李稻葵博士 说一个很客观的案例(网上可以搜的到),大多数西方领导人在体育上都有一技之长,甚至是职业运动员出身:美国前任财长亨利鲍尔森就曾是大学校橄榄球队的明星球员,IMF主席拉加德曾是一位花样游泳运动员。因为运动员需要异于常人的身体条件,且一定具备有特殊的心理素质。 为什么说运动员出身的人,在社会中往往脱颖而出?他们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也就是逆商思维很高。一个能赢的团队一定也是经历过许多逆境的团队,不可避免有过失望、恐惧、质疑、懊恼……尤其在千变万化的比赛场上。 在比赛落后的情况下,人必须摒弃杂念,千万不能纠结在“真惨、真倒霉”的心态上,也不能妄想一举定乾坤,而是集中精力想好下一个球,才能把握住赢回来的机会。这种机会往往转瞬即逝,必须保持住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捕捉到。这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美国最负盛名的大学联盟——常青藤联盟最早就是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若干所大学的美式足球运动体育联盟,而非知识学术评比。可惜现阶段我们的教育还是太关注孩子的语数外学习成绩,太注意奥数比赛等等。在全球化经济大发展时代下,只懂得奥数,不懂得与人博弈,似乎不太能适应时代变化。 如果在孩子成绩还说得过去的前提下,多学一点符合身体特长的技能,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比赛,这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孩子未来也会终身受益无穷。 更多儿童素质教育领域专业知识,请持续关注动博士!喜欢的话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