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七 1957年陕西省神木县匈奴墓里出土的汉金怪兽,它现在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它的造型非常像《山海经.南山经》中所记录的蛊雕。 我们之前在盘点山海经中发出婴儿怪叫的怪兽的时候已经介绍过蛊雕。 根据《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是食人。 就是说这只怪兽是一只吃人的妖怪,住鹿吴之山上,长得像雕却头上长角,鹿吴之山物产丰富,虽然没有花草树木,但是有丰富的金属和矿产以及玉石等稀缺矿物,泽水就是从这座山发源,一路向南流入滂水。 关于蛊雕也有一些比较有趣的传说,据说历史上与和氏璧齐名的一块玉璜就是在一只雄性雕栖息的巨石下发现的,后来这个不起眼的玉璜竟然换了20座城池。 光从描述和造型上来说,这两个物体确实是非常相像,但是仅凭此就要得出史前文明是真的这个结论我觉得是不科学的。 《山海经》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书。据说他最开始是大禹和伯夷在治理天下洪水后,为了宣扬他们的霸主地位铸了九鼎,然后在九鼎上课上的山海图。 只不过后来山海图和九鼎一起遗失了,人们根据山海图写下了文字版的《山海经》,西汉的刘向父子进行了第一次校稿,留下了我们今天所见版本中的《山经》。 这样说来,《山海经》最早的一个版本可能是出现在夏初。而是20世纪陕西省出土的汉金怪兽,我没查到更多资料和介绍,根据命名规则和出土位置推测大概是汉朝的文物。 这样看来,《山海经》的成书时间应该应该要比汉金怪兽早很多年。就像我们今天有很多画家或者是雕塑家以及手工艺者热衷于创造山海经题材的工艺品,那时候留下汉金怪兽的人说不定也是个山海迷。 那匈奴墓出土的汉金怪兽也很有可能是当时热衷于山海经的手工艺者铸造的。 如果一个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你就说这种怪兽是真的,并以此得出史前文明都是真的我觉得这个结论是非常荒唐的。 山海经衍生品需要大家支持呀~还差98个订单就可以发货啦啦~喜欢的多多支持~还有希望大家多多赞赏作者,这样才更有动力码字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