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水中月,不是镜中花。 若隐若现浓雾里, 雾凇满枝桠。
花朵恋枝条,花串成树挂。 不惧彻骨严寒冷,夜雾升腾水升华。 雪皑连天涯。 恰逢一夜雾凇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西北风送来了冬季的严寒,也送来了雾凇的旖旎。夜深人寐之时,上帝之手悄悄地将这件银装素裹的礼物放置人间。早上醒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好似银菊怒放。枝条间的雾,晶莹剔透的凇,有的像珊瑚,洁白无瑕;有的像白菊,迎风斗妍;有的像雪莲,盛开在冰峰山巅。 银色里透着墨绿,枝条上挂满结晶。凇花松软洁白,一尘不染,就像温柔的少女,晶莹剔透,楚楚动人。而凝结在垂柳上的雾凇,宛如飞流直下的瀑布,尤为壮观。 当真是“恰逢一夜雾凇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江寒水清 两岸琼花凝 雾凇,俗称树挂。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420年—479年)所编的《字林》里。 “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
实际上,雾凇就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吉林的雾凇岛,你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 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同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却是这四处自然景观中最为特别的一个。 “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凝”是吉林雾凇奇观那仪态妖娆、独具丰韵的典型概括,也是天人合一的最好注释。 因为吉林雾凇景观的出现,除了大自然鬼斧神工外,还有着很重要的人为因素。 从吉林市溯流而15 公里,便是丰满水电站。大坝将江水拦腰截断形成了巨大的人工湖泊——松花湖。湖水通过发电机组后温度升高,载着巨大的热能顺流而下,对形成雾凇的两个必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极为有利。 寒冷的气候和温暖的江水互相作用,形成了潮湿的水雾,直接凝华为雾凇,附着在岸边的树木上形成了“雪柳” 、“雪松”现象。就连路边的小草,也被雾凇包裹得毛茸茸的。 日出日落,上千野鸭鸿雁惊渡鸣飞,银凇红日,美景最为奇绝。江心孤岛,农家庄院,万木披银,千树琼花。仿佛置身奇幻仙境中,普天洁净而无一片尘埃。 每到冬季,总有人不远千里来到此地,顶风冒雪欣赏这冰清玉洁的雾凇美景。 雾里看花花不语 淞上飞雪雪难言 一年之际在于春,欣赏雾凇在于晨。若时间宽裕,也可“夜看雾,晨看挂,近午赏落花”。 每个时段内都有它不同的美。 “夜看雾”是指在雾凇形成的前夜,松花江上出现的江雾。一般会在夜里10时左右出现,继而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升腾着、翻滚着涌向松花江两岸。 一般来说,当夜的江雾越是浓重,次日的雾凇景观便越是壮观,这也成为了吉林雾凇预报的重要依据。 “晨看挂”是说清晨起来看“树挂” (雾凇)。经过一夜的浓雾,树木被江雾染得一片银白,在眼前豁然呈现出一个银色梦幻般的奇妙世界。 花草树木披上了节日盛装,垂柳苍松 , 凝霜挂雪 , 如朵朵白云。一切变得如梦似幻、隆重而圣洁。 “待到近午赏落花”是描述观赏雾凇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9点以后,阳光、微风怀着对雾凇的妒忌,促使凝结在树枝上的雾凇开始脱落。最初只是一点一片的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的跌落。 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在空中形成五颜六色的雪帘。 谁说雪只是雨的精魂,冰的残骸,它们都是冬的精灵。有的热烈舞于空中,有的怯怯藏于树上。 盛夏之火,深冬之淞,是空气里轻跳的珊瑚海,云朵般坚硬的棉花糖,红鼻子驯鹿角上的冰花,是冬最乖巧的孩子。 这一刻,你惊叹于造物的神奇,忘记了地铁的拥挤和雾霾的重压。只会感叹“四季轮回多造化,机缘何止万千宗。思来兴致最佳处,应属眼前看雾凇。”
浓缩了时空,太阳膨胀了, 胀开了厚厚的胎衣,云散开。 雾聚雾散,淞来淞谢。 犹如春去冬来。
感谢大自然赐给我们如此奇妙的风景, 感谢岁月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珍惜时光, 如何去珍惜生命中稍纵即逝的美丽。
当岁月在慢慢告别, 生命太短,像三更的梦呓,昙花一现, 转眼间,雾凇就丛林脱下了素衣。 但不妨碍我们把心中的美丽留在世间, 愿我们都能成为雾凇一样剔透的精灵, 在智慧的相伴下慢慢老去。 ?国粹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