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术国培研课教案—五年级美术上册《7.偶戏》

 能不能馆 2018-12-13

课   题

7.偶戏

备课人

李伟

备课年级

5年级

课  型

 欣赏.评述

课    时

1

知识与技能

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偶戏,了解有关偶戏的文化及其发展,知道偶戏在造型表演等方面的特点,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偶戏的不同特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偶戏的了解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在观察材料、欣赏造型和色彩、参与表演等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体会民间艺术的美感,增强传统文化意识和时代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偶戏资料的交流和对传统偶戏的欣赏,认识并感受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体验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祖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创造生活乐趣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偶戏的文化,加深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并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教学难点

对偶戏表演艺术的感受,对艺术形象特征的理解与评述。

教学工具

提线偶等实物  偶戏表演视频资料

教  学  流  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理念

导入

 

 

 

新授

 

 

 

 

 

 

 

 

 

 

 

 

 

情境教学,师生互动布袋偶表演《幸福拍手歌》掲示课题,板书:7.《偶戏》

 

一、了解偶戏的历史、种类、特点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

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2.视频资料展示偶戏的种类及特点

   (1)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

   (2)布袋偶:又称掌中木偶,演员用手直接操纵,因而动作节奏明快迅捷有力。

   (3)杖头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和两根手杆进行表演的。

   (4)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隔亮布进行表演。

3.讨论交流

1)你觉得它们在造型、制作和表演上有什么特点?

2)你能发现它们在材料、色彩、表演上又有哪些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吗?

4.视频资料展示外国的偶戏表演

思考:与中国民间传统偶戏表演有哪些不同?

5.实践操作表演偶戏活动

 

    

 

 

 

 

 

 

 

 

 

 

 

 

欣赏

 

 

 

 

 

 

 

 

 

学生讨论交流

 

 

 

 

 

思考回答问题

 

操作表演

运用生动的表演互动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的视频资料,能更好的了解偶戏的种类、特点,并能更好的感受偶戏艺术的美

 

 

 

 

 

 

 

 

 

 

 

 

 

在比较中突出偶戏的不同特点

 

通过表演体会偶戏带来的乐趣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偶戏,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继续传承这一戏曲宝库中的瑰宝。

 

7、偶戏

 

1)提线木偶  

2)布袋偶   

3)杖头偶  

4)皮影戏       

课 后 反 思

教学中要多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学生民间艺术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做好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