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鑫坤:为啥这些京剧唱词不能仔细琢磨?

 cxag 2018-12-13


1.在《红灯记》中,李奶奶的唱句“革命的烈焰一定(要)大放光芒”。“要”字的“主语”应是人和有思维的动物及其群体。比如:我要,你要,中国人民要,蚂蚁要搬家,猪要出逃……等等。

“革命的烈焰”是抽象名词,不可能‘要’如何如何,应将‘要’字改成‘会’字,以表示人们的强烈愿望和坚强信念。 

    2.在《赵氏孤儿》中,三次出现下列道白:“如果三天内找不到赵氏孤儿,就要将晋国中全国的同庚婴儿统统杀死!”这是明显的蛇足句。应改成“将晋国的(或晋国中的)同庚婴儿统统杀死!”

在漫长的岁月中,几乎所有的演员都作上述“蛇足”道白,这就令人不可思议了。 

    3.《洪洋洞》[二黄快三眼]最后一句,“因此上,臣的病重加十分”。前面两句“去了我左右膀难以飞行,为此事终日里忧成疾病”,因果关系显然已讲明。“因此”这个副词后面是必然结果。生了病就“必然”重加十分吗?欠妥!生病后,至少有三种可能:稳定、缓解和加重。笔者认为,以近日来代替‘因此上’是一种可取的选择。 

    4.“为什么…所为哪桩”。《二进宫》中杨波有句唱词“为什么恨天怨地颊带惆怅所为哪桩”

句中有两个疑问词,即“为什么”和“所为哪桩”,而且分别出现在句首和句尾。这有悖于中文文法。应该去掉或改掉一个疑问词。笔者认为,将“为什么”改成“龙国太”是一种可取的选择。修改后的唱词为“龙国太恨天怨地颊带惆怅所谓哪桩”。 

    5.“他乡以外”。“家乡”与“他乡”相互依存。从大的方面看,一个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只有

“家乡”或“他乡”别无选择。换言之“家乡”以外是“他乡”,“他乡”以外是“家乡”。人们常把某省某市或某县当成自己的“家乡”,超出某市某县范围,即离开了“家乡”,到了“他乡”。《乌盆记》中的刘世昌有句唱词“可怜我命丧“他乡”以外。刘在定远县被赵大夫妻所害,是命丧

“他乡”,而不是“他乡”以外的“家乡”,所以应将该句唱词改成“可怜我命丧‘家乡’以外”。也可以改成“可怜我命丧‘他乡’异界”。 

    6.“未必一定”。《凤还巢》中程雪娥有以下两句唱词,上句是“倘若财物随了愿”,下句是

“也未必一定害人结仇怨”。词典中对“未必”的唯一注释是:“不一定”。事实上,“未必”是

“不一定”的雅称。比如“不一定”如此,“不一定”认可,“不一定”赞同就比较“土”。而“未必”如此“未必”认可,“未必”赞同就比较“雅”。然而,“未必”与“一定”不宜一起搭配。如果将下句中的“未必”换成“不一定”,就变成“也不一定一定害人结仇怨”,显然欠妥。笔者认为,应将“一定”两字删去,该句便成为“(也)未必害人结仇怨”,这样,就与上句更为平衡了。 

    7.“恨马谡失街亭令人可恨”。“恨马谡失街亭”已是一个有动词“恨”的完整句子,相当于

“马谡失街亭令人可恨”,后面再加一个“令人可恨”就显得很不协调。事实上此句是明显的病句,也可以说是错句。应将‘恨’字改成‘小’字,这样该句便成为“小马谡失街亭令人可恨”。

    8.“祖居有数载”。《乌盆记》 [反二黄慢板] 中有下列刘世昌的唱句。杨宝森大师的原唱词是“刘世昌祖居有数代”。唱的悦耳动听,感情真切。后来,从磁带中得知,有人将“代”字改成

“载”字。这样就出问题了。“祖居”顾名思义是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习惯上一代人与上代人相差二十年。‘载’者,‘年’也,祖居与“数载”无法搭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