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女----是怎样被构造出来的?

 青岛田骏 2018-12-14
        网络上有不少美人图片 ,有的可能是一个实存的客观对象;有的可能是作家的画作,现今更可能是电子艺术合成,我们都认为是很美的。亚里士多德认为:
        作为“美”,“诗”的真实(这里的诗指的是“艺术”)肯定高于现实的真实。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无论现实中一个美女再美,也必然有那么一点点瑕疵;而“艺术”的美是艺术家把世间所有“美”的精华集中在那张最漂亮的脸和身段上,还有比这更美的吗?
       康德认为,审美的契机有四:它是无概念的感性形象;悬置功利意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
       其中的“共通感”,就是大家在审美经验中对美有一个共同标准,所以都感到很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女性“审美”的前提是:首先有一个女性这样一个客观对象,这是基础,无疑,这个对象是客观的,至于她到底美不美,在未进入审美主体以前,她就相当康德说的那个“物自体”,等于是个未知的X,或者对于“未知者”而言,这个审美对象实际上等于不存在。
     如果按照"刺激---反应”审美观,首先是这个女性就像一个未知“物自体”,刺激了审美主体的感官后,是后者感到一种“愉悦感”,欣快感,继而断定这个女性是美的。对于国人而言,一般就是如此定位的;
      但英国美学家立普斯则认为,你之所以感到一个女性很美,不在于这个女性本身,而是在于一种审美主体的“移情”。什么是“移情”呢?就是审美者在面对这个审美对象前,脑子里早就有了一套“审美标准”,比如眼睛啊,脸蛋啊,鼻梁啊,耳朵啊,嘴巴啊,身段啊等等,都有一个个对“美”的标尺,当他看到一个女性后,就把这些标尺“投射”到这个女性身上,瞬间就衡量出来了:当一个女性面向我走来,我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判断出----这个女人真美啊!
     这其实就是说:女性的美不是客观的,而是审美主体以“美”的标准对审美对象的判断,正是由于每个审美者对“美人”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这才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之说。
      但另一个英国的艺术哲学家布洛,无论对“刺激----反应说”还是立普斯的“移情说”都不同意,他提出了我们人人皆知的“距离说”----也就是“美”产生于距离。并且他对这个“距离”作出详细解释。第一,这个“距离”必须是“适中”的,过近了或过远了都不会产生“美感”;第二,这个“距离”主要还不是“空间距离”,而是“心理距离”。
     “距离适中”说的是,正好有这样一个“度”,空间距离太远,看不清;而其距离太近,总有瑕疵;而心理距离呢?我与这个  MEI女没有丝毫沟通,甚至连说话都听不懂,越是美的出奇,可能就感到越是惊异甚至恐惧。心理距离太近呢?这类太近一般就是生活距离太近了,你的妻子与你一起锅碗瓢盆,一个被窝睡觉,不但空间距离没有了,心理距离没有了,就连身体距离也没有了,原先恋爱期间,婚后小蜜月那种美,漂亮大幅度滑坡,美感大部分消失了,其实就是“距离消失”了。但是也有“小别似新婚”之说,这一别,又产生了“美的距离”。
     “距离感”好像是一种“神秘感”,对神秘的渴望是驱动人类追求强烈因素之一,一旦到手,这类神秘感就消失了。据此,当美女为妻子后,必须与丈夫保持一定距离,亲热要有“度”,因为“度”的消失就是“美”的消失;
      关于对美女的构造学说,还有像“格式塔同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等等,就不赘述了......
      现今美的空间距离表现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民族,对“美”的标准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像欧美一些民族的男性认为中国影视明星章子怡最美,但在中国对  美女 排名中她进不了前10。再漂亮的黑人女性,无论在欧美还是地球东方也算不上大 MEI 人。这些属于“社会审美经验”,所以康德那个“共通感”是有条件的。
       感官的“美”毕竟是一种“肤浅的美”,一个再漂亮的女性也就是那么几十年,40岁以后,那些美的特质就滑坡了,所以寻偶不要过于在乎“美感”,心理的美比起前者重要得多,从新婚走到相濡以沫的夕阳,就是一个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想一想,在夕阳红霞中,一对银发皱纹手挽手缓步在绿荫小道,一阵微风吹来,片片红叶起舞----这也不是很美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