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距离产生美:“美”为什么需要“距离”的成全?

 青于墨啊 2020-03-24

日常生活中大家常说“距离产生美”,意思大概是说人会比较容易忽略与自己“距离”近的东西,而遥不可及的事物往往容易让人觉得美。距离对美的形成是否就是决定性的?“美”何以需要“距离”来成全?

没错,是的。“美”一方面是客观存在,但当人参与审美活动中来后,“美”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举个小例子:

两个女生,闺蜜。不约而同地在网上购物,买到了同一件裙子,然后俩人就兴奋地聊起来,就聊她们为何会在没有商量的前提下买了同款。她们得出的结论是:一是这条裙子本身就好看——“美”是客观存在的;二是她俩眼光乃至三观一致——“美”又有一定的主观性。

总而言之,“美”很复杂,“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距离”,就是在审美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变量。

提起这个“距离”,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空间上的距离。那就从空间上的距离说起吧。

要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需要保持合适的空间距离。苏轼的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可见,不同的空间距离给人的审美感受也是不同的。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登山俯平野,万壑皆白云,身在白云上,不知云绕身”,说的就是在一定的距离之外观赏原本寻常的山壑,给人的感觉像仙境、美丽而富于诗意。

西方绘画注重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与再现,追求在二维平面的空间中呈现三维立体的空间视觉效果,因此会采用几何透视画法来营造视觉的距离,如近大远小。这种在绘画中所表现出的空间距离让绘画产生节奏美感。

可见,适度的空间距离可以改变人的审美态度,空间距离也不能够太近或太远。太近,就领略不到事物的整体美;太远,就看不清事物的细微之处也难以完全领略事物的美。

其实,与空间距离对应,时间距离同样造成审美差异。

由于人对某些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多半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而审美对象有时也不是一下子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人的眼前,时间不同,审美对象的美感也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原本不美的东西会变得很美,反之,有些原来大家普遍认为比较美的事物,过段时间后重新审视又发现其实没有那么美。

前者如,陶渊明的诗,在他生前身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人们都不认为他的诗是好诗。现在我们提起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常将其视为六朝文学理论扛鼎之作。然而,刘勰在这部著作中却对陶渊明的诗只字未提。陶渊明的诗在北宋才迎来“春天”,经过那帮宋代文人尤其是苏东坡的“吹捧”,陶诗逐渐经典化。

后者如,宫体诗。宫体诗风靡六朝,甚至在初唐时期仍有余波。但是唐初的一些诗人已经意识到宫体诗是浮靡的、不健康的、阻碍诗歌进步的,因此,他们百般贬低宫体诗,在创作上也是一副与宫体诗划清界限的姿态。闻一多先生曾经有过精妙的比喻,宫体诗在一些初唐诗人眼中,那就是个“罪人”。当然,我们现在看文学史上的各类现象,应该更包容、更客观,宫体诗在形式上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

时间距离也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审美主体全方位认识对象需要充足的时间,时间距离过小,人往往看不到审美对象真实的面貌;而时间距离过大,又容易会使人产生遗忘。如“久居之处无美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等就证明审美时间过长也会影响审美效果。

由于实际生活和审美对象之间有距离,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才容易产生美感。当然,这里所说的“距离”除了泛指意义上的时间距离或空间距离,更是一种“心理距离”。

1912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布洛发表了《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提出了“心理距离说”。他认为在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要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即要抱有一种非功利的,纯粹的,无目的态度去欣赏对象。“心理距离”是产生美的根源。只有当主体与对象之间保持着一份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时,即保持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对象对于主体来说才可能是美的。

陶渊明《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能在闹市中居住感受到的是田园美景而没有感觉到车马之喧,全在于“心远”。也就是“心”的净化与超脱,一种超越功利的审美心态。

又比如说,对于同一棵大树,木匠看到了木材,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形态特征,而一位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也就是说,只有画家从审美的角度审视这一棵树的。

而画家之所以出现审美的眼光,正是在于一种“无目的”的审美心理。正如朱光潜认为:“就‘用’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然而,我们又为何来讲美呢?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饥渴。”

也就是说,如果从事物“有用”和“无用”实用目的的角度去判断美或进行审美活动,将造成审美障碍,也就偏离了文学创作和文学审美活动的原本目的。只有对显示出来的实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才使得人们对客体消除了实用价值的判断,产生美感的体验。

即便没有功利心,人也不能与审美对象距离太近。比如说疲于城市生活的人向往优美平淡的乡村,殊不知久在乡村中的人也会羡慕繁华热闹的城市生活,陌生化的心理距离给审美对象加上了一层极大的“滤镜”。

布洛本人举的例子是说如果一个人怀疑妻子不忠诚已经很久,那么他就不适合去欣赏《奥赛罗》这部戏剧。他去剧院看这部戏,一定比别人更能理解奥赛罗,更能感同身受,然而正因为过度的代入感,会让他忘记欣赏戏剧本身的美。他在看戏的时候想的全是自己的遭遇,与艺术距离过近,反而很难更多地去理解戏剧。

要之,审美活动中心理距离同样要适度。

不论是哪种距离,距离在审美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美,的确需要距离的成全。

“距离产生美”用于日常生活中讲一种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智慧,是没什么毛病的。父母子女、夫妻、朋友、同事等关系皆可适用。人与人之间有距离是正常的,即便是父母子女之间。人与人就像两个运动的分子,只有拉开了距离才会相互吸引,只有距离才会在双方内心产生美的体验。

因此,无论审美对象是人还是其他事物,作为审美主体,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视角与心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