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寒冬,家有糖友的内分泌医生这样给家人支“暖”招!

 昵称2899943 2018-12-14
原创 糖医生 2018-12-12 17:57:44
抗寒冬,家有糖友的内分泌医生这样给家人支“暖”招!

最近得闲,终于在寒冬渐至的时节,从省城驱车2小时回了趟老家。老家的母亲身体不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多年,作为医生的我,只是在电话中嘘寒问暖,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心中未免愧疚。


抗寒冬,家有糖友的内分泌医生这样给家人支“暖”招!


“暖”招之一:测血糖前要“热身”

刚进家门,母亲一见我,像见到了救星:“儿子,快帮我看看!”我吓了一跳。原来母亲正在使用家用血糖仪测血糖,但手指也挤不出足够的血量。

“是这样的,”我解释道,“冬季寒冷,手指的血液循环不好,针刺后不易出血,尤其是手凉时针刺更不易出血。”

母亲问道:“那该怎么办?”我告诉她,冬天查血糖时,先用35-40℃的温水浸泡双手10分钟,待双手变暖后再洗净双手。然后自然下垂采血侧的手臂10-15秒钟,再用拇指按揉采血部位,直至采血部位皮肤发热为止。这样就能保证获得足量的血样。


抗寒冬,家有糖友的内分泌医生这样给家人支“暖”招!

“我只知道,冬天血糖容易波动,要经常监测,但还真不知道测血糖前要‘热身’呢!”母亲打趣道。

“暖”招之二:洗澡宜“温”不宜烫

吃完晚饭,母亲洗了个澡。从卫生间出来,母亲觉得有些头晕,我和妻子赶紧将她扶在沙发上坐下,测了血糖,很正常,再量血压,比平时低了些。患有高血压的母亲一直在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我去洗手间试了下母亲洗澡的水温,居然有点烫手。

“妈,您的洗澡水温度太高了!”我有些责备她,“这样很危险!”


抗寒冬,家有糖友的内分泌医生这样给家人支“暖”招!


母亲满脸疑惑地看着我,我继续解释:“过高的水温可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心、脑血管也会缺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有些糖尿病患者有特殊情况,站立时血压比坐着、躺着血压低,洗‘烫’水澡后可能会晕过去!洗澡后感觉头晕的话,需要立即坐下或躺下,松解衣领,检查血糖、血压。”

母亲点点头:“水温应该控制在多少?冬天老觉得皮肤痒,水热一点会舒服些!”

我告诉她,水温以40℃-42℃最适宜,即温水浴,沐浴时间10-15分钟即可。母亲感叹说:“洗澡还有这么多讲究啊!”“对啊,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容易发生皮肤瘙痒,频繁地用烫水洗澡,适得其反。”

我补充道,“冬季每周洗2-3次澡就好,不要用碱性肥皂,也不能用力搓澡,不然越洗越痒,洗澡后可涂抹润肤霜。”

“暖”招之三:运动“暖”字当头

第二天清晨6点多,母亲准备出门锻炼,被我喊住了。我有些着急地说:“妈,冬天出去锻炼,晚一点才好!”母亲回过头,像做错事儿的孩子,问道:“儿子,你让我不要空腹运动,但我吃过早饭了,为啥还不能锻炼呀?”

“冬天早上特别冷,这让糖尿病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糖、血压都会增高。在七八点钟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锻炼比较好。”

我说着,从包里拿出新买的帽子和手套给她,“锻炼也要保暖,必须预防感冒和冻伤!还有,运动前记得热身5-10分钟!”

抗寒冬,家有糖友的内分泌医生这样给家人支“暖”招!

“真是孝顺的儿子!”母亲乐得合不拢嘴。最后我叮嘱她,如果室外地面有结冰的情况,最好避免外出,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做操、打太极拳之类的就好。

“暖”招之四:“暖足”要得当

晚上,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母亲说脚有点冷,想用热水泡脚。妻子打来热水,母亲刚要把脚放进去,我赶紧阻止:“等一下!”

以前给母亲买了测水温用的温度计,拿来一量,水温高达46℃!母亲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感觉迟钝,这样的水温泡脚很容易烫伤,造成糖尿病足。

抗寒冬,家有糖友的内分泌医生这样给家人支“暖”招!

我告诉母亲,泡脚前最好用温度计测水温,水温不要超过40℃。等母亲泡完脚,我又仔细帮她用毛巾擦干,检查足部有没有破损,这是泡脚后必须的步骤。准备帮她穿上袜子时,我才发现袜子偏小、偏紧。

我说:“妈,这袜子也要换换了!”母亲还有些舍不得:“明明还可以穿呀!”我解释说,糖尿病人在冬天要穿吸汗、透气性好、宽松的棉袜,既能保暖,又可避免足部外伤。

我正说着,母亲给电热毯通上了电。这是她的习惯,睡前1-2小时开启电热毯,睡觉时关闭。

“这次我没做错吧?”母亲调皮地问。我笑着点头,继续补充:“因为周围神经病变让您感觉温度的能力变迟钝了,如果用‘小太阳’之类的取暖器或暖风机时,也要避免近距离直面反射罩,免得烫伤了都浑然不知。一旦烫伤必须立即就医。”

“暖”招之五:心情也要“暖暖”的

在家的时间转瞬即逝。很快,我即将踏上返回的路途。母亲的情绪有些低落。这种情绪在冬季本身容易出现,影响血糖、血压的控制。

我一边安慰母亲,一边告诉她要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对于控制血糖很重要。即使天气寒冷,也要让心情“暖暖”的。适当运动,培养点兴趣爱好,都是舒缓情绪的好办法。

抗寒冬,家有糖友的内分泌医生这样给家人支“暖”招!

作为儿子,我应该常回家看看,以尽孝道。作为医生,我将这些“暖”招记录下来,期盼在这个冬天,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暖意。

除了以上这些,

在寒冬里还有三点要提醒糖友们注意:

1. 血压常监测

冬季由于寒冷,血管收缩,血压会比其它季节有所升高,除了注意全身保暖外,有高血压者每天监测一次血压,通常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放宽至150/90mmHg以下。

没有达到此范围的需要到医院就诊调整药物。未合并高血压者每1-2周监测一次血压。

2. 严防痛风发作

受凉是痛风发作的诱因之一,临近春节的冬季也是鱼肉大餐上桌,因此痛风患者除了坚持用药保持血尿酸控制好之外,还要加强关节和足部保暖,大鱼大肉浅尝辄止,避免饮酒,尽量戒烟。

3.谨防血脂升高

冬季节日不仅带来可口的食物,每天的体力活动也减少了。此时还要谨防血脂升高。管住嘴迈开腿,大道理谁都懂,贵在坚持。

还有别忘了,过完冬季,去医院查一下血脂,别让高血脂损伤咱们的血管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