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石,嘯傲所常樂也

 闲情偶的 2018-12-14



中国人的精神大多是儒释道融合的产物,我们的传统艺术美学,多源于自然,于天地之内,生于万物,别构灵奇。你很少看到别的文化,可直接从河边寻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在林间觅一根枯木,不作人工,静置案头,已然成为艺术,自然的造化即是人文审美的最高标准。




自然的审美是脱离世俗的物质观,以及人为制定的价值评判标准。眼光和修为的高度,决定案上石头的美感。赏石之乐,所谓:太似媚俗,不似欺世,似与非似之间,方可妙趣横生。


石头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物质生命,万年沉积诞生于地球之表,苍古而悠久;一次是艺术生命,被人拾取欣赏于心神之间,清奇而当下。前者属自然之功,后者乃文人之趣。




山水訓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

丘園,養素所常處也;

泉石,嘯傲所常樂也;

漁樵,隱逸所常適也;

猿鶴,飛鳴所常親也。


-- 林泉高致




拳拳一掌、盈盈一尺的石头,在文人看来是一个大千宇宙。



怪石小而起峰,

多有巖岫聳秀嵚嵌之狀,

可登幾案觀玩,

亦奇物也。


-- 南宋 趙希鵠 [洞天清錄 怪石辨]





一块自然界的普通石头,入室登堂,演变成为一个承载人文审美的艺术角色,其原因并非地理矿产的稀有和物质元素的珍贵,而正是由于作为欣赏者的人,赋予了这些没有生命的石头具有人的灵魂与情感。






萬仞峰前一水傍,

晨光翠色助清涼。

誰知片石多情甚,

曾送淵明之醉鄉。


-- 宋 程師孟




观雅石之气需明理,盲崇于玲珑剔透,险峻飘飞的相石标准,往往沉迷于浮滑、轻佻之俗套。




中国古代赏石之气息即是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之气息,静心养正,与天为徒,以古为徒,循章观变,正心在中,定能万物得度。










古典赏石微信公众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