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鸣 周凤鸣,蚌埠市人,一九七七年蚌埠二中高中毕业,自幼跟随宋元初胡荔萍老位老师学画,一九七三年初中二年级时参加了蚌埠市首届夏季美术学习班,一九七五年高中时期水粉作品‘光荣的义务’参加了全省青少年美展。一九八0年参加工作并在同年到上海纺织花型研究所进修一年,得到了老一代画家黄幻吾刘继卣的亲临指点,一九八一年调入蚌埠毛巾厂设计室从事花型创作工作。 周凤鸣现为中国意象油画研究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皖北分会副秘书长,新当代艺术研究会成员,蚌埠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山画院研究员。参加了润墨坊书画群及梅林轩书画院,长期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其作品曾在省市及华东地区参展,并切在南京晨报蚌埠日报淮河晨刊及‘都市风’书刊多次发表。 艺术感悟:传统而力求创新,把传统文化作为书画之本源! 当今,许多花鸟画作品个性不足,缺乏艺术活力和时代生命力,画家在艺术语言的探索上难以形成新的笔墨造型观。画家周凤鸣的花鸟画作品却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令观者领略到磅礴的气象和昂扬的精神。这正是他努力探寻中国花鸟画发展方向的结果。 周凤鸣的画作,最打动人心的便是画幅中蓬勃向上的气韵。这种气韵是花鸟画的一种意境,也是花鸟画的灵魂。从他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二个突出特点。一是“大”——胸襟大、气象大、境界大。周凤鸣的作品既能充满活力、繁密满幅,又能删繁就简、言简意赅,总能形成气韵撼人之势。 二是“意”,他抒写自己的感受,倾吐肺腑之言,明心见性,画如其人。他继承传统,又在现实生活中寻求那种旺盛之气,从而在作品中形成了视觉的张力和撼人的气势。他的作品充满了动力、活力和进取精神,饱含着创新意识。这种精神和意识也代表了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艺术取向。 周凤鸣画作中的写意精神十分突出。他的用笔大气、率意,用墨、用色酣畅淋漓,在书写意味中体现出一种生命的“元气”,笔势美感与墨色韵致营造出画面的意象之美。他的作品往往不为物象所限。在心游物外、得意忘“形”中,其笔下的花鸟在无羁绊、无约束、无定势的情态下随性而发,形成了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图像,而这种图像又恰恰契合了意象精神的一种图景。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为当代花鸟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为花鸟画创作带来了活力。周凤鸣对写意精神的重新诠释,使其画作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