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苑键弹(11)梦欣:竹枝词猎艳(7)

 清江野老 2021-02-03

竹枝词猎艳

★梦欣(郭业大)

(七)

  上面评述了陈榕滇和晋风的二首山水诗作,二首均以垂钓人为中心观赏风景,写得很美,忽然想起元代诗人迺贤有一首《月湖竹枝词》也有垂钓的情节,不妨拿来作一比较,其诗曰:

五月荷花红满湖,

团团荷叶绿云浮。

女郎把钓水边立,

折得柳条穿白鱼。

  这诗与陈、晋二诗不同,属于人在景外的写法。虽然景中也有人(女郎),但她是“景物”,被作者当成一组风景描绘入画,而叙述者即诗人则隐身于景外。这种写法类似于写生作画,画面客观、逼真,较少主观的感情色彩。月湖因荷花而美色盈满,女郎因垂钓而风姿入画。红花,绿叶,青柳,白鱼,还有把钓折柳的姑娘,色彩缤纷,十分抢眼。古人写山水风光自然景色的竹枝词,这种人在景外的写法较为多见。如刘禹锡《竹枝词》十一首中写巫峡风光的这一首:

巫峡苍苍烟云时,

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

由来不是此声悲。

  白居易《竹枝词》四首中吟咏瞿塘峡风光的这一首:

瞿塘峡口冷烟低,

白帝前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

寒猿晴鸟一时啼。

  杨万里写岭南清远峡风光的《峡山寺竹枝词》:

一滩过了一滩奔,

一石横来一石蹲。

若怨古来天设险,

峡山不过也由君。

  从以上所举这些诗作可以看到,由于人在景外,风景物象的组合不受时间链的约束,创作时比较灵活,可以先得句尔后再组合成诗。阳朔人的这首《漓江倒影》或许便是这样写成的,其诗曰:

雾散江清碧影投,

轻舟点破晃如钩。

斜竿抛上青峰顶,

钓起浮云次第游。

  作者在游历漓江时,对漓江倒影的奇观感受极为深刻,因而便寻思用什么句子来描写这一奇观。苦苦思索时,诗思突然奔涌而出,“斜竿抛上青峰顶,钓起浮云次第游”的妙句先蹦到稿纸上。尔后,作者才依韵安上前两句。你看,因为漓江的水清澈得看见浅底,两岸的翠绿山峰倒影在水里如同真的一模一样,当船夫把手中的长竹竿插入水中时,竹竿恰似“抛上青峰顶”。因为天上的云团飞过,也在水里浮现,船在走,云也在移动,所以水中倒影中那云彩的飘移又好似被竹竿拨弄起来似的。这倒影成景以假乱真的景象正是漓江最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前人也咏过无数描写水中喜见青山倒影的奇观,最有名的诗句,如宋人翁灵舒《野望》中的“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忽”字传情),金人元遗山《泛舟大明湖》中的“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更佳”二字传情),清人袁子才《兴安》中的“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分明”二字传情)。这些诗句的共同特点是虚中见实,假虚为实,句中寓情,韵味绵长。阳朔人吸收了前人这些奇思妙句的精髓,吟出比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好诗句来:“斜竿抛上青峰顶,钓起浮云次第游”(“钓起”二字妙)。有此二句,这诗便“艳”绝了。

  稍感不足的是前二句似较粗糙,如首句中的“碧影投”三字。诗题已言“倒影”,而倒影的奇观正由后两句妙笔描出,这“碧影投”三字便有蛇足之象。本来应该让读者自个欣赏,自个寻味,不料作者却把谜底先自抖开了,有唯恐读者不明白这“斜竿抛上青峰顶”是怎么一回事似的。这跟那些喜欢给自己的诗加注解的写法走得很近,殊不知诗贵深婉。假如当初李商隐给自己的《锦瑟》诗写上几条脚注,省得后人争论了千把年,明白是明白了,但那诗的魅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斜竿抛上青峰顶,钓起浮云次第游。” 阳朔人用诗的语言描绘出的这一自然景观,就象一幅美妙的山水画。但假如让最好的画家画出这一景象,恐怕也有一定的难度。至少是“钓起”这一状态便没那么容易表现。这就是诗与画的区别。画形象容易,画意象难。因为形象是天生自然之物象,看得见,或许还摸得着;而意象却是人心营构之物象,想得出,但看不见。你可以看得见浮云在水底飘游,你可以看得见斜竿直插入浮游的云团里,但你怎么看得见斜竿“钓起”浮云?原来这“钓”的情节是联想出来的。联想和通感,是诗人营构物象妙造自然的重要手段。由此又可以让我们知道,即使是人在景外的山水诗,尽管诗人描绘的景象不象人在景中那样带有较多的主观感情色彩,但心与物的交融,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依然是再造景象诗意自然的重要前提。诗人笔下所描写的景象,并不因为叙述者的隐藏而显现与人无关,相反,它是主客交融的产物,已融进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及艺术创造。

  下面再来读二首同样写惊见水中倒影景象的好诗,看诗人们还能翻出什么新招数。先看爱国者的《秋之物语:薄雾》:

苍天凝目作愁思,

云遇峰峦举步迟。

忽令狂风江畔过,

怡然水底见山姿。

  此诗初读,颇不以为然,因为觉得“怡然水底见山姿”就是翁卷《野望》“忽于水底见青山”的翻版,且“忽”之含义也有惊喜、喜出望外、乐不自持等不确定之模糊内容,似比“怡然”内涵更加宽泛。但读多几遍,便慢慢体会这“怡然”也有其“醇美”之味。原来,爱国者的“水底见山姿”之“见”并非为观赏山水倒影而“见”,与翁卷“水底见青山”专为写青山倒影景象之“见”不同,前者乃借水底露出山姿来写“薄雾”之消散,后者则以水底倒影之清晰写水天澄碧的景观。从这一层区别来说,翁卷的“水底见青山”句结而意尽,因为水天澄碧的景象已挑明,无须再寻思言外之义,而爱国者的“水底见山姿”句结而意未尽。意所以未尽者,“水底见山姿”并非景象的终结而是景象的取证。取证什么?回头看第三句:一阵狂风从江面扫过,江中景象便明朗起来,不用说,刚才之所以看不清楚,是因为有障碍物。显然,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这障碍物就是“薄雾”。于是,由结句这么一寻思,就切中题目了。作者要写薄雾,却不正面写,读遍全诗,没有一字一句是写薄雾的,只管迂回曲折,从中暗示,直到薄雾已完全消失之后,读者这才恍然大悟:“苍天凝目作愁思”者,薄雾生矣;“云遇峰峦举步迟”者,薄雾迎矣;“狂风江畔过”而薄雾被吹散矣,薄雾顿失而“水底见山姿”矣,如此,又何尝不是每一句都在写薄雾呢!这么看来,这“怡然”果真有深味了。不过,这首诗我们也就不能归类于山水诗了。

  再看小猫爱跳舞一首《和海外山人“漓江秀色”》诗,诗中也写到山水倒影,其写法更加有趣。其诗曰:

漓江雨后景犹新,

相看水中天上云。

直下轻舟来撒网,

莫教山影被鱼吞。

  自从翁卷的“忽于水底见青山”,到袁枚的“船在青山顶上行”,到阳朔人的“钓起浮云次第游”,可以说,山水倒影的景观已被千余年间的诗人反复描述过,而后人的描述又每每再现奇思,别出新意,似乎已到了“眼前有景道不得”的地步。不料,这小猫不但爱跳舞,也喜欢啃咸鱼头。啃来啃去,居然也啃出一丝新味来。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小猫这首把山水倒影奇观写出新意思的诗作还是一首和诗。一般来说,和诗属于应制诗的一类,应制诗写得很美很有文采很有技巧不难,难的是写出真情实感。而小猫这一首却有真情实感洋溢于字里行间。怎么解释?一种最大的可能是,小猫游览过漓江,期间就被漓江清澈透明的水质及青山白云在水里倒影的奇观所征服而感动过,而这一份情感竟久久难以忘怀。当读到海外山人一首《漓江秀色》诗时,立即触动这尘封的情感,于是无须费力便写出一首情感浓烈的好诗来。因与作者素未谋面,未能将此猜测求证于小猫,就权当一种存疑之解读吧。

  说小猫这和诗,情感浓烈,并非妄言。一是“相看”有情。相看,可以有两种释义,一是指同游漓江的人一起看,一是指作者自己一个人看。笔者的理解是后一种。那么,自己一个人看怎么会是“相看”?原来这“相看”是指作者看“水中天上云”,而“水中天上云”也在看自己,这是李白“相看两不厌”之“相看”,情感极深。二是“撒网”近痴。“相看”之际,一群鱼的出现,搅乱了诗人看水中倒影的兴致,于是竟“直下轻舟来撒网”。但撒网的目的,并非要捉鱼,而是要把鱼群赶走。诗人这么气急败坏地跳到小船上去撒渔网,急于把鱼群赶走,其行动理由竟是生怕鱼群把“山影”吞掉。这有点近似孩童般的天真。诗人的情痴,有时比孩童更天真。然而,正是这一份天真,才反衬出这水中的倒影有多迷人。如果说,翁卷的“忽于水底见青山”,是一分惊奇,袁枚的“船在青山顶上行”,是三分感叹,阳朔人的“钓起浮云次第游”,是七分神迷,则这小猫的“莫教山影被鱼吞”便是十二分的情痴了。

  各有奇思,各有佳构。不必报怨前人把山水美景都写尽。有心机,有灵气,眼前之景任凭前人如何一再说过,依然可以说出新意,关键看你如何说。

作者简介

  梦欣,本名郭业大,网名汉景天、星光老人。自号品艺茶庐。籍贯广东潮阳。曾居深圳,现居旧金山。1948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南师大历史系。曾执教于潮阳一中,后离职自谋职业。自小喜好古典文学,七十年代师从邓其熙先生学习文艺创作,有诗词作品及诗词评论差可交流。

————————

挑战古诗词

————————

诗苑键弹  精彩回放

(1)(2)(3)(4)

(5)(6)(7)(8)

(9)(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