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津战役中,刘亚楼34万大军压境,势单力孤的陈长捷为什么不跑?

 山地之仔 2018-12-15

解放战争是一个双方实力逆转的过程,我军从实力相对较弱的一方,经过三年多的鏖战,实现了军事上对国民党军的反制。1948年平津战役开打之前,我们已经解放了东北,调集了东野近80万的机动部队入关作战,这样平津战役就成了一场以多打少的富余战,在开战前我军就占据了主动。刘亚楼上将作为东野的参谋长,在辽沈战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作为独立的总指挥去打一场大战役(攻打天津),这样的建功立业机会还是非常难得的。为了攻克天津的陈长捷兵团,刘亚楼指挥34万解放军(含华北解放军一部),在1949年1月做好了对天津国民党守军的战前准备。当时国民党军只有不到13万人,双方的兵力之比接近3比1,这样悬殊的力量对比下,国军天津城防司令陈长捷为什么不早一点逃跑呢?

首先,傅作义总司令严令陈长捷,天津务必死死守住。陈长捷是参加过抗战的国军中将,对于上级的指令从不违背,何况除了领导关系之外,傅作义和陈长捷私交甚好,既然北平的傅作义说了要坚定地守住天津,陈长捷纵使知道力有不逮,也没有逃跑或投降的打算了。何况北平距离天津如此之近,陈长捷相信一旦天津有事,傅作义必定派援军过来相助。结果傅作义继1个月前害惨了新保安城内的郭景云之后,又坑了陈长捷。傅作义本身的思想波动都很大,是战是降并没有拿定主意,就等着看解放军对于天津的态度,结果陈长捷就在傅作义这样的犹豫中,和他的13万守军都被歼灭了。

其次,陈长捷部没有突围的条件。由于我军兵力上的优势,天津城内的国军事实上插翅难飞。在东北解放之前,我军在华北实力有限,人数也有限,这也是为什么华北解放军不是独立的野战军的原因,但是东野入关之后,迅速消灭了傅作义的精锐嫡系35军,郭景云也吞枪自尽,东野迅速在京津布局,近100万兵力把京津围得水泄不通。这时纵使陈长捷作战勇猛,也无法将主力带出天津,强行突围只会造成重大杀伤,天津一丢北平同样保不住,索性死守不突围。

最后,陈长捷非常信赖自己的城防部署。我们知道天津是北方仅次于北平的重要大城市,城高河深,又加上陈长捷所部经营多年,将城防工事修筑得固若金汤。陈长捷在平津战役之前又对天津城外进行“坚壁清野”,烧掉了大量村庄,赶走村民,为城防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因此陈长捷自信天津就算守不住,顶个两三月问题不大,这期间傅作义自然会进行援助解围,若届时解放军久攻天津而不下,华北战局就会产生重大变化。

虽然陈长捷的算盘打得响,但天津战役的最后结果是,刘亚楼指挥的30万大军锐不可当,从发起进攻到全歼国民党守军,只用了不到短短的30个小时,天津这座北方重要工业城市快速解放,而顽固的陈长捷也沦为了阶下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