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心和谐是中医养生|心|内心和谐

 果果w65k9gp8te 2018-12-15

内心和谐是养生的重点

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既需要物质生活中的饮食的滋养,又少不了精神生活中情绪的调节。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调养——养心比养生(生理)更为重要。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古方中医研究显示,人的心理活动和人的生理功能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可以使生理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人体生理功能,从而使人体健康受到影响,诱使疾病的发生。

心态是养生的保证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幸福,因此人要首先做到内心和谐,才能遵纪守法、道德高尚。也就是说,道德心是建立在人的真实自我与内心和谐基础之上的,否则道德心就会成为阻挡人格发展的牢笼,或者成为膨胀自我与打击别人的伪道德。

但要注意的是,人的欲望、想法、情绪没有好坏,不能说开朗乐观就是“好”的,内向悲观就是“坏”的,因为想法、情绪都不能控制,它们来源于我们所受的教育及人生经历。而人能够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为。这样就把不道德的想法与行为分开,让人在行为与环境接轨的同时,尽量保持心灵的自由,为那些与自己的想法与情绪拼命抗争、不得解脱的神经症患者找到了根本出路。

养生要从养心开始

养生的重点在养心。张功和解释说,因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无时无刻都在影响我们的身体,身体是心理的载体。慢性细微长久的作用于人的身体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如果不关注心理,等于是抓小放大,犹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而身体养生的原理也很简单,哪里弱就补哪里。可恰恰就是那些补,把心理的信号给灭了。比如中医理论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如果没有心理养生的概念,往往会忽略这些被伤的五脏六腑的信号作用。其实,在养生活动中,如果忽视情绪、心理的因素,往往会酿成一些难以弥补的后果,比如一些英年早逝,猝死的“精英”们,很大原因就是情绪过于剧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