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家散文:小巧玲珑的先蚕祠花园

 吴越尽说 2018-12-15

作者:杨传泳


 

    苏州园林因其水乡特色和江南韵味而名扬各地。201887,苏州市公布了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苏州园林总数为108座,苏州也从园林之城正式升级成为百园之城。其中吴江就有9座园林入选,盛泽的先蚕祠花园也在其中。

在盛泽,先蚕祠(又称蚕花殿)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现存规模较大的蚕神庙宇。《盛湖志》中提到:先蚕祠,俗称蚕皇殿,祀黄帝、神农氏及其妃嫘祖。在大适圩百嘉桥北。道光二十年,里中丝业公建。右有园亭、树石、小桥、围廊、书舍。先蚕祠花园建于1840年,距今已有178年之久。花园本为盛泽丝业公所及农会办事的场所,在咸丰年间,吴江县丞署寄居于该祠别院。日寇侵华期间驻扎日军,花园受到损坏而残破不堪。解放后,花园曾作粮管所仓库。1999年,政府耗资526万元对先蚕祠进行全面修缮,花园重现风采。

按照习惯,人们游览先蚕祠花园一般自北向南行走,在蚕皇殿祭拜蚕神嫘祖后,再向西由东门进入庭院。该园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形状呈长方形。园子以山水为主景,小巧玲珑,园内的建筑、花木和山石配置相呼应,与苏州园林写意山水的特征不谋而合。值得一提的是,花园格外讲究文化意趣和地方文化传统,并充分结合了盛泽的丝绸文化特色。脚步沿着狭窄的曲径之路走去,便可来到一方名为蚕神仙池的池塘,池塘上方是挹翠桥,人称康乐幸运桥。桥上雕着十分雅致的花纹,桥下群鱼戏水,借着阳光可以见锦鳞发出的闪光,甚为逗人。水池周围密布着山石,错落有致。碧绿细长的迎春花垂枝拂水,随风摇曳,让人喜爱。相传池水为蚕神仙水,可供游人香客掬水抹脸,但不得洗手,否则就是罪过。

跨过石桥,拐向东南隅,便是一座假山。这座假山由太湖石堆砌而成,呈灰白色。假山下有一龙门洞,如果游客走入洞中会感觉十分凉爽。穿洞而过,在不远处就可看到一排用石头堆成的台阶。台阶略显土黄色,棱角分明,年代虽久却仍旧质朴雄浑,抬头望去颇为壮观,寓意步步高。传说若在此兜上三圈,会带来好运。游人拾级而上可在此小憩观景,若仰视可见对面的树木,一排排的树木下便是临水楼阁。整座花园空间虽不大,但是不同类型的假山连成一幅幅画面,有池水相衬,也有东墙嵌置的砖雕作点缀,可见造园者的别具匠心。

游毕出园,便是广场。若遇上小满节,可欣赏一出小满戏。在花园的西面是吴江丝绸陈列馆,游客可在此领略吴江辉煌的丝绸文化和繁荣的丝绸产业。

   吴江日报20181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