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家花园,踏雨寻香江南名园——苏州2日(1)

 阿榧榧香 2021-08-20

★旅游地点:苏州木渎古镇之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位于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畔,门对香溪,背倚灵岩,是江南名园之一。

它的首任主人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苏州大名士沈德潜,道光八年沈氏后人将院落转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接手后进行了扩建,更名端园。因为本身就是诗人,往来最多的当然是诗友,于是留下了大量的吟咏佳篇。

光绪年间,木渎首富严国馨买下端园,又修葺一新,其母欣羡前贤,便更名羡园,当地人却还是习惯称其严家花园。

从木渎古镇各个景点的收费标准就可以看出来,严家花园是木渎绝对的颜值担当。从严家花园的占地范围来说,也是几个园林中最广的,占地足足十六亩,堪为木渎私家园林之最了。

建筑学家刘敦桢更称其为“苏州园林之翘楚”,可惜的是旧园被日军炸毁,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是一九九六年重建的。

大凡私家宅邸,中轴线上的建筑都是主建筑。所以,我惯常的参观路线,也是从中轴线开始的。

第一进是门厅,其实光看门厅,还真想象不出来这座私家园林的规模会有这么大,可见苏州人低调做人的风格。纵然是第一首富,咱也应该财不外露不是?

第二进是怡宾厅,应该是迎接宾客的地方,屏风是一幅彩绘,应该是严家花园的平面图,看着规模确实很大,楼阁榭轩错落有致。

厅里泊着的花轿很精致。海棠花轿这名字听起来就十分香艳,全轿由六百五十块银杏木雕花板拼接而成,全部用木榫衔接,不见金属构件。轿身镂雕着吉祥图案,例如百子闹春、五子夺魁、麒麟送子等,玻璃上则是彩绘图文,也是吉祥的图案,像是鲤鱼跳龙门、鹤鹿同春等。

看起来,应该是有品级的官员和夫人乘坐的,严家花园的后两任主人应该到不了这样的八抬大轿级别,可能是沈德潜及其夫人的乘轿。

第三进尚贤堂是明式楠门厅,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就苏州而言也是比较少见的。整体色调淡雅素净,雕刻简洁疏朗,门前有清代砖雕门楼,本身也是一件比较精美的艺术品。尚贤之名,也就是追慕前贤之意。

从尚贤堂旁边的门穿越一条幽长的备弄,可以进入左侧的花园,这里被称为春景区,大概区内栽种的还是以春花为主吧。

清荫居是一组古典建筑,看着像是园林小品,期间不乏花窗、长廊、轩榭,陈设简洁,墙上挂着国画山水。

静中观则更加简单,白墙黄匾,半敞开式的建筑,大概是与家人或友人在这里休闲品茗的所在吧?观前一树茶花,倒是开得正好,还有的花树,隐隐可见新芽。

天井里有一株古玉兰树,这是羡园为数不多的遗存。不过现在并非春日,玉兰树也只是光着枝丫,看不出古树的风华正茂。苏州正是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距离,想要掐准了时间来趟苏州,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友于书屋是一组独立的庭院,偏居一隅,十分幽静,确实是一个可以专心攻读的藏修密处。

从地图上看,澹香轩、织翠轩和锦荫山房呈三角分布,中间有一组假山。真走起来,总会绕着走回来。轩都不是很大,布置得很雅洁,很适宜春日赏花的所在。

延青阁在池澹香轩以北,离池塘不远,在一组建筑中也算不上出色。阁中的陈设看起来也颇新,想来并非什么旧物。

鱼趣轩位于池塘旁边,虽然东路的花园规模并不大,建筑显得格外紧凑和密集,但置身亭中,倒还真能领略一番鱼之趣味。所谓的鱼趣,也就是倚在栏边喂食锦鲤,看着它们争抢着来觅食而已。

“闻木樨香”因为轩外多桂树而名,木樨,就是桂花的别称,因而也是赏月的好去处。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园主人会在这里焚香点烛,供拜月神。严氏子孙折桂嬉戏,取的也是“蟾宫折桂”的寓意。

再往旁拐过去,就是中轴线的最后一进,这里有两幢建筑,分别是见山楼和眺农亭。

见山楼不用说,无非是说登楼可观灵岩山。不过现在这幢两层小楼并不开放,所以我们也无法登楼。

眺农亭的名字有点意思,似乎古时候的书香门第,也很重视耕读传家。尽管并不真的当个农民,却也颇重农事。

从这里可以通往花园的右路,这片区域比左侧大得多,主要是水域面积很大,除了一片较大的池塘外,还有两片小一些的水域,连通了花园的右路建筑,使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都显得灵气满满。

环山草庐说是草庐,其实不过是主人的自谦。从漏空花窗里看出去,竹影丛丛,绿意葱葱,分明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如果再携一张琴,弹奏一曲《兰操》之类的高雅琴曲,果然是文人墨客最爱的调调儿。

一座宽敞的平台临水而筑,隔水相望,湖石假山绵延起伏,虽然不能与真山相比,却也颇有趣味。

一树蜡梅疏影横斜,临水照影,越发显得湖水清浅。浮动的暗香,也把这一处园中的小园衬托得更加动人。

这里的一方小花园堪称严家园中园的杰作,不管是假山溪山,还是折桥清水,都彰显了江南园林的小巧精致和巧夺天工。

站在折桥上看檐下一树黄梅,站在轩窗外,则可以透窗看着这一幅山水小景。移步换景,景景不同。

忆梅和疏影斋无疑是因梅花而得名的,也就是说这里的梅花最美。可惜的还是没到梅花季节,不过看到蜡梅,我们也可以想像得到梅花的风姿了。

听雨轩和清苑轩也是这个小园的一组建筑,说是轩,不过规模比一般的轩要更大一些,可能是因为连在一起,设计别致,走着走着总会不知不觉又绕回去。

海棠书屋是严家花园两个书房中的另一处,这座书房是供严家子孙读书的地方。因为园内遍植海棠而得名,也有园主以海棠抗涝耐寒嘉勉子孙的意思。

一旁是“盎春”也是很应景的,海棠自然盎着春意。海棠花盛时节,正是春浓之际,处处都是盎然的春意。

假山上有座宜两亭,不知道是适宜哪两种状况,旁边也没有看到说明的牌子,可能被我们疏忽了吧?于是,我们就天马行空地猜测了一通,我觉得比较靠谱的猜测,大概坐在这座亭子里,可以看到两个季节。一边是以梅花为代表的春景,而另一侧则是以荷花为代表的夏景吧。

过清漪桥,就是且闲亭,这也是园主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追求,其实何尝不是对我们现代人的规劝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且闲下来看看风景听听雨声,也未必不美。

走到山塘书院的时候,适逢演出开始一小半。既然门票里含了演出,虽然看大半场未免有点小遗憾,不过看了看时间,如果等下一场的话,还需要大半个小时,还是进去了。

踏雨寻香疏影前,盎然春意绽花笺。

一支昆曲歌新事,两段评弹唱旧年。

——七绝

自驾游:苏州木渎古镇之严家花园

1月仲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