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潜伏》中,站长的职务对应现在什么级别?他一共管理多少人?

 扬眉剑客 2018-12-15

这是一个我在头条问答的解答,现在搬运到这里。

《潜伏》中,站长的职务对应现在什么级别?他一共管理多少人?

《潜伏》这部电视剧,反映的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往事。国民党军统局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戴笠生前为军统局,戴笠摔死之后改为保密局。军统和保密局的编制是不一样的!而国民党特务组织既是军队编制,又区别于军队管理,自主性较大。因此,它的建制比较混乱,规模体量过大,权力过于集中。

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大肆扩充,所谓的“法定编制”,根本只是糊弄军委会的官僚们的。大量外勤,潜伏特务,情报员根本不会上编制表。对外公开身份的工作人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1945年9月,军统拥有的公开武装力量,比如军委别动军,忠义救国军等大约10万出头,公开编制和身份的军统工作人员有5万。其余派至日占区、香港南洋、日本朝鲜、解放区,以及国军各团以上单位、国内各城市、大学中学及社团组织的秘密特工、情报员等不少于15万,这些人都是秘密身份。也就是说,实际上秘密特工一般都是军统站编制人数的四五倍左右。因此,军统时期的实际工作人数一般会超编,所以比保密局实际编制人数要大很多。

《潜伏》中,站长的职务对应现在什么级别?他一共管理多少人?

至于国民党保密局的编制,沈醉在他的《国防部保密局内幕》一文中详细的介绍过保密局的编制,即保密局外勤各省站的编制,按国防部核定的人数分为三种:

如上海、南京、天津、北平、四川、云南等大一点的地区称为甲种站(《潜伏》之中的军统天津站即为甲种站,站长为少将军衔,对应现在的军级干部),为160人(编制以外的工作人员,则为这个数的5倍,天津站站长实际可以管辖1000人以上);

安徽、贵州、新疆等称为乙种站,110人;

更小一点的地方称为丙种站,只有60人。

因此,保密局时期的编制比军统局是缩编的,缩减了大概三分之一。

《潜伏》中,站长的职务对应现在什么级别?他一共管理多少人?

以保密局时期160人的甲种站为例,其详细编制如下:①站长、副站长、书记、情报编审、译电员,各一人;②人事、总务、会计、交通等科室主管,各一人;③助理书记、助编、司书,一至两人;④搞学运的学运指导员、搞工运的工运指导员、直属省站的情报员,若干人;⑤保密局本部督察室,派往分站的督察员,若干名。(督察员受督察室和站长的双重领导);⑥保密局本部电讯处,派往各分站的电讯支台工作人员若干名。支台下辖若干组,每组设有组台,由支台直接和保密局总台联系。(支台工作人员不受站长领导,直接向本部负责)。

以上人员,全部是正式编制,都是吃皇粮的公务员。

文/怀疑探索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