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工智能简史》拜访朱小燕教授

 昵称37263053 2018-12-15
 在诸多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中,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尤为特别的一个。这不仅因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研究上一马当先,在江湖上被尊称为“贵系”,更是因为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到现在为止唯一的一个以人工智能命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中国人工智能简史》的写作中,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着独一无二的位置。

左林右狸近期拜访了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听实验室主任朱小燕教授讲述了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和代表人物。从1987年开始筹建至今,实验室经历了80年代中起两次人工智能浪潮的起落,人工智能也开始到了收获的季节,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

在朱小燕老师的讲述中,最打动我们的是朱老师亲自推动的、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变生活的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98年启动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当时需要处理的表格数量数以亿计,单凭人力处理难以胜任,用机器处理成为共识。由于OCR技术在当时还不是很成熟,原定的主流方案是机器扫描手绘条码的方案,OCR只是备用。但在随后的OCR方案的测试中,朱小燕老师采用神经网络并行处理加上纠错算法的方案不仅速度远高于其他投标者,更是将错误率、拒绝率降低了一个数量级,OCR出乎意料的表现使得统计局更改了方案,最终弃用了原定的条码扫描而采用更便于调查员手写操作的手写填表OCR。

第二个故事是中国第一套Windows下运行的盲人计算机操作辅助软件“北极光”。这套系统软件诞生于2000年前后,运用了语音合成、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包含盲汉、汉盲转换,文字编辑,盲人邮件管理,盲用打印机驱动等一系列功能,过去在盲校,老师都是明眼人,他们会读盲文,但无法像真正的盲人一样依靠触感摸盲文和扎盲文,过去盲校给盲人摸的盲报可能一个月也不更新一次,而有了这个系统之后,盲校的老师就可以从网上找来新闻转成盲文,偶尔有错的地方可以很容易在电脑上修改后用打印机打出来,每天都可以出盲报供盲人阅读了。这套软件被用于全国第一次盲人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成为帮助盲人认识世界的有效工具。

人工智能改变生活,这在今天来看并非一句空话,但在十几二十年前,将人工智能技术落地要比现在困难得多。回顾当年的研究,朱老师坦言老一辈研究者的严谨好学和勇攀高峰的精神对其影响颇大,并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线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早期的故事,欢迎加入左林右狸的知识星球一起扒更多好料:网页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