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教学习

 二道6889赵海波 2018-12-15
 情绪心理讲座听后感
                   
     今天有幸听了心理教师李老师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
今天的讲座,老师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情绪的调节问题。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及反应,它是一种状态,一种特质,一种主观体验。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情绪体验被感知和调节的,情绪无处不在,它是先天具有的,例如人类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情绪的体验来源于生活事件的感受,同时它又与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情绪,而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中的情绪也不相同,阅历不同,性格不同,对于事物的情绪也就大相径庭了。
那么,是什么影响或是支配了我们的情绪呢?老师讲到,情绪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客观事物的性质,需要,心理唤醒度,态度,个性,年龄和性别。也就是说,影响情绪的因素是复杂的,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心情也因此复杂而多变。
与情绪不相同情调是一种伴随着感觉而产生的情绪状态,似乎感受物体本身就带有特殊的情感负荷。而心境则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境使人振奋乐观,朝气蓬勃。在乐观快活的心境下,甚至遇到巨大的困难使人们也不会灰心丧气。相反,消极的心境使人颓丧悲观,愤怒的心境则使人易迁怒他人。由此可见,保持积极的心境是十分重要的,而学会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则是保持积极心境的必要条件。
一、要学会调整情绪
首先必须要知道怎样识别和判断情绪,它包括自我情绪的识别和他人情绪的识别。只有认识了自己的情绪,理解了自己的情绪,才能对症下药,去管理自己的情绪。简单来说,情绪的调节包括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和反应调整几个步骤。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的环境下反应出来的情绪不相同,当发现自己正处于不适应的情境中时及时的换一个环境对情绪的调节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没有办法更换环境,那么我们还可以选择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控制情绪。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认知的改变来调整情绪,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可以改变我们对这个事物的看法,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如果我们的某种情绪已经被激发,比如我们愤怒或是悲伤,我们该怎么做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及时地进行反应调整,抑制情绪发反应的的趋势。
主动控制情绪
1.自我暗示法:当要发怒时,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有害无益”
2.自我激励法: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思想来鼓励自己。
3.回避法:在苦闷、烦恼时,集中精力做一件有意义或感兴趣的事,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
4.转视法:同一事物,从同一个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情绪,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可能发现其积极意义。
5.心理换位法:就是与他人换一个位置,站到对方角度想问题,体会别人的情绪与感受。
6.升华法:苦难和挫折,不是人们能够回避的,它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善于调节情绪的人,能把这种情绪引向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方向。
今天的讲座让我对情绪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不仅是对自己的情绪,还有对他人的情绪。学会控制情绪是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必不可少的技能,今后我一定尽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帮助家人和朋友调整情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