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45年,赵孝成王赵丹逝世,子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前244年,赵偃任命李牧为大将,率军攻击燕国,占领了武遂(河北省徐水县)、方城(燕长城,燕国沿着海河支流漕河所建筑的长城)。李牧是赵国防守北部边疆的优秀将领,曾经领兵驻扎在代郡(河北省蔚县)、雁门(山西省右玉县),防备北方匈奴部落(柏杨先生注:王庭设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匈奴”第一次出现)南侵。 李牧带兵,很有意思。当时,人事任免和税收分配,都由李牧说了算。他每天杀牛宰羊,将士的伙食搞得扛扛的。严格训练骑射技能,严守关卡,派出大量侦察兵打探敌情,同时申明号令:如果匈奴来犯,我军立即收拾起人马、牛羊、物资,退入堡垒中固守,有胆敢逞强出击者,一律处斩!这样,只要一发现有匈奴来犯,各烽火台立即点起烽火报警,人畜物资呼啦啦全部收回,只守不战。就这么整了好几年,李牧是一仗也没打,但匈奴也没占到什么便宜。于是,匈奴人都认为李牧是鼐脓包蛋,就连赵国的守边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帅没血性,是个胆小鬼。赵王(书上没指明,按时间推测应该是赵孝成王赵丹)为此而责备李牧,但李牧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不作变动。赵王愤怒,派其他人取代李牧统兵(不知派的是谁)。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新任将领屡次率军迎击匈奴,屡战屡败,损失惨重。匈奴尝到甜头儿,三天两头儿来犯,使边境骚扰不断,百姓无法耕作、放牧。虽然很没面子,赵王还是硬着头皮请李牧复出。李牧说自己有病,不见赵王使者。可是赵王也铁了心,非让李牧重新出马不可,李牧无奈,提条件说,非让我去,也行,那我怎么带兵您别干涉,我才敢接受您的命令。赵王说,好好,只要你去,你爱干嘛干嘛。 【大破匈奴】 李牧重返边境,还是老一套。匈奴又是好几年毛都抢不到一根,都骂李牧这个胆小鬼不是个东西。赵军每天吃得好睡得好,还不断有赏赐,都憋着劲儿想跟匈奴打一场大架。李牧看兵养得差不多了,于是备齐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曾获过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将他们全部组织起来,进行作战训练,并大力组织放牧。匈奴人小规模地入侵,李牧指令部队佯败,还专门丢弃数十人给匈奴,告诉匈奴赵国守军有多脓包云云。单于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率大军来犯。李牧节节败退,引诱匈奴大军深入,然后派出两支奇兵从左、右两翼包抄匈奴后方,大破敌兵,斩杀匈奴十多万人马,顺便扫荡襜褴(读如搀兰)部落、东胡部落、林胡部落。匈奴单于领残兵向北逃去,此后十多年不敢再接近赵国边境。
前236年,赵悼襄王赵偃逝世,子赵迁继位,是为赵幽缪王。赵迁的母亲本为娼妓,赵偃爱她死去活来,竟然把原太子赵嘉罢黜,立赵迁为太子。赵迁品行恶劣,全国闻名。
前234年,秦将桓齮(读如椅)率军征伐赵国,在平阳(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击斩扈辄,斩杀十万人。赵迁任命李牧为大将军,领兵在宜安(河北省藁城市西南)、肥下(藁城市)与秦军会战,秦师大败,桓齮逃回秦国。赵王因此封李牧为武安君。
前232年嬴政出动大军进攻赵国,一路军队抵达邺城(河北省临漳县南邺镇),一路军队抵达太原,分别攻克狼孟(山西省阳曲县)、番吾(河北省磁县),李牧率军迎战,秦军即行撤退(自秦孝公以来,秦军什么时候有过不战而退的情况?只能说明,又在李牧手里吃了瘪,大败而归)。
前229年,秦国派大将王翦、杨端和进攻赵国,赵国派大将李牧、司马尚领兵迎战。秦军无法取胜,于是,秦国故技重施,派人用重金收买赵迁的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诋毁李牧和司马尚,说他们企图谋反。赵迁信以为真,便派赵葱及齐国的将领颜聚取代他们。李牧不接受命令,赵迁派人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三个月之后,王翦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迁和他的将军颜聚,赵国实际上已断了气(赵国前太子赵嘉又拉起个小朝廷,残喘了一段日子)。 【将星陨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