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对做官到底有多大的执念?

 老鄧子 2018-12-15



在远古的动物崇拜和图腾文化下,诞生了猴的十二生肖,从古代起,猴子一直是机灵、智慧的象征。


宋 易元吉 《猿猴摘果图》

 

宋代“猴画”在民间绘画中十分风靡,大量作品以“猴”为表现题材,达到了猴画的顶峰。古代人画猴,不仅仅是画一个兽类或者动物那么简单,因为“猴”与“侯”谐音,象征官运,猴不仅是灵性可爱的动物,亦是十分吉祥的灵物。


 

宋代是画猴的兴起朝代,出现画猴专门家:宋代易元吉(11世纪)长沙人便是画猴的专家。起先他以花鸟为主,见名家赵昌之作,自认无法超越,所以另辟蹊径开始练习画猴,最后因此成为了古人画猴之最。

 

宋 易元吉《缚猴窃果图轴》

 

一只小猴,一手抓着木梁,俯身向下,试图窃取散落在地上的鲜果,虽被绳子缚住,但仍不失机智聪敏,猴儿狡黠的神情里,透出无限的专注,一心一意专注于窃果。在宋人笔下,猿猴如孩童般调皮、机智、贪玩,饶富生趣。

 

宋 易元吉《猴猫图》

 

这幅图中,被拴在柱子上的猴子,怀里抱着一只猫,面露得意色,左边的猫,紧张而又警觉地望向猴子,猴子被栓在树桩上,两只小猫脖子上都系着红色丝带,“猴“与”候“相通,“猫”与“耄”相通,猫和猴一起,寓意“富贵长寿”。

 

宋 易元吉《三猿捕鹭图》

 

左边的猴儿伸出手臂,向上张望,身旁另一只猴子,望向下方《三猿捕鹭图》,“鹭”与“禄”谐音,寓意官职爵位,带有加官进爵,禄位高升的美好寓意。

 

除了易元吉,整个宋代,亦有许多以猴子为自己创作源泉的画家,画出了许多猴子的佳作,作为对他人或自己做官的一个祝福。

 

宋 毛松《猿图》

 

这只赤耳红面、毛茸茸的猴子安安静静地蹲坐于地,仿佛陷入沉思的样子,在画眼球时,瞳孔旁边也用了泥金,显得神采奕奕。

 

宋 佚名《子母猴图》

 

这幅图中母猴蹲坐地上,闭嘴抿鼻双眸炯炯,子猴窜在母猴背上扭头张望,右手欲抚摸母猴脸部,右手紧拽小猴尾巴,形象刻画生动传神,“大猴背小猴”之构图,即为“辈辈猴”,谐音有“辈辈为候”的含义。

 

 

 

宋 马兴祖《猿鹿图》

 

高高在上的长臂猿,望着树下驯服的小鹿,右边的小鹿望向树上的另一只猴子,画面左边边缘位置,添加三只小猴子,动静大小,变化丰富,猴子不仅仅是一只猴子,它通过眼神可以传情,目光尤其吸引人。和鹭鸶一样,“鹿”也谐音“禄”,表达的依然是期望当官,享受俸禄的主题思想。


宋 易元吉《猿鹿图》


除了“猴”与“侯”、“猫蝶”与“耄耋”,“鹿”与“禄”,我们的先人还有许多用谐音表达的吉祥祝福。

 

想知道中国人都用哪些刁钻的谐音来含蓄表达祝福吗?

 

这些谐音的祝福使用起来有什么禁忌?

 

谐音祝福画片的流传,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好处?

 

敬请收看今晚21:40播出的《收藏马未都》之《千年纹华绘吉祥(一)》,来听文化人马未都先生说说,中国传统吉祥纹饰的美好寓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