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树人4——孩子的选择(jinzhon or ninhai。)

 边关风雨图书馆 2018-12-16

百年树人4——孩子的选择(金中还是宁海。) - 言午君 - 言午君的博客

  品茶是一种快乐,人到老年回味过往的一切也是幸福。

很快,孩子初中三年完成了学业,面临着升高中的问题。nihaii中学的老师和他谈过,想让他留在本校完成高中的学业,为ninhai中学拿个升学指标。这对于当时的nihai很重要,那些年各个中学对优秀生源的竞争非常激烈。其实都一样的,有了优秀的学生只要老师教学略微认真些升学指标肯定高,因为优秀的学生在一块他们之间,竞争更加激烈,这样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就是人们常说的:鲇鱼效应。为此我还和jingzhon的老师教数学的潘蔚高老师联系过,他原来是我的数学老师。潘老师认为我的孩子的天资不错应该是棵可以培养的苗子,他说考试我只能在我力所能及的权限范围里提供些帮助,其他我就不好说。我很明白他的意思,当然每次竞争都有失败的可能。

回家后我和孩子谈了,他说再考虑考虑。很不巧的是就在那个时候我生病住院,急性阑尾炎必须开刀。虽然毛病不大,但对于我这个千疮百孔的家来说还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住院费要八百元。事后报销我得先拿出这笔钱,当时病情十分紧急当时就开刀,住院费先欠着,老伴回家一筹莫展到处筹钱。第二天中午孩子来到医院看望我的病情,他从他的衣兜里拿出三百元钱。说这是学校给的留在本校的奖学金,也就是说他已经决定在ninhai读完高中了。

这个让我两难的选择是孩子替我完成的,我的心里也不好受啊。可以说是孩子为了我,牺牲了可能是他的前途啊!在本校读书高考风险还是有的。看着我很不好受的样子,他明白我有啥想法。我知道:爸,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亮的,你放心我会努力的,向你保证考上大学。我想的是ninhai中学对我还不错,我不能忘记它的好处啊!是啊!他说得也对,不能这样做人的。我的心里有些释然了。因为我没能完成大学教育,就很想让孩子完成大学的学业,尽可能的多读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想法。

至于孩子真实的想法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也没问过。是不想问呢?还是不敢问呢?不好说。没想过?在发展方面到了jin中也许会有和在ninhai不同的变化也难说。是的金子总会发亮的,不管它在哪里。此话不假。

在高中学习期间他更加努力,每天读书读到很晚大概十点。还在图书馆看书,锻炼身体。他的知识面更加广阔了,一次好像是南京的服务导报记者去学校开座谈会。他也去了,讨论的题目是怎么关注贫困学生问题。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孩子认为应该给那些贫困的孩子以经济上面的帮助等等。我的孩子说:如果一个鱼塘的出了毛病,鱼在里面无法生存,我想光是靠换水不行,增加养料也不行。可不可以把塘里的水抽干,挖出里面的污泥杂物,好好的清理一下,再换上干净的水。这个思路可不可以呢?贫困家庭形成贫困的条件很多,如果抓住主要矛盾好好的解决一下,那么解决这个困扰多年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很快地解决了。关于这个讨论回家他也没说,直到有一天他拿回来一张报纸,是那个记者送来的。我才看到上面的那段话。好家伙,他的想法还真的有理啊!我很高兴孩子终于有出息了,有自己的主意了。不错,不错。

最后让我感到放心的是:一次学校开家长会,同学和家长一起参加。选了几个学生发言别的孩子怎么讲的我记不清了。他的发言很简单,他说:我爸妈对我的成长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在我成功时给我泼瓢凉水,让我感到清醒。在我失败或者受到挫折时在我的背后推一把,让我更加有力地前进。就这么几句话让我觉得有醍醐灌顶之响,脑洞大开,我心里暖洋洋的。说罢,坐在下面的家长们窃窃私语,说些啥我不知道。我想一定是赞我的孩子呢!

其实,他也有考得不好的时候,有一次它的化学考了三十几分。回家很懊丧地低头,怕我骂他。我摸摸他的头:没事的。我并不希望你每次都能拿满分来家,要是这样上学还有什么意义呢?下次考的要比这次多上几分行不?爸爸希望你每次考试都有进步,学习就是在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可以及时改正的过程,它就是这么简单。就这样他度过了这次难关,我也收获了成功的教育理念。不要总是死盯着几分,十几分的差距。有时候鼓励比打骂更有效。

读死书孩子的成绩多数是很平稳的高分,可是到了社会这所大学后他的后劲不一定更大。成绩起伏不定的孩子在学习上发飙的可能性是有的,因他们主要的精力没用在课堂学习上,课余知识的摄入很丰富,只要有了机会他们就会爆发出来的。在老师眼里他们是冲锋队角色,孩子老师给他的评价是:高中别人是读出来的,你(指的是我的儿子。)是玩出来的。 

社会上获得成功的是那些不守成规的人,他们的思路更加活跃。循规蹈矩的人只能做下手,不能独当一面的领导全面工作。

后面就是他的高考了,后面再做介绍。

谢谢,各位朋友,这点经验也许会有点用处。

本文写于二零一六年三月十八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