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屋子是什么模样?那时候的伎乐表演是个啥场面?当时贵族的“房中乐”是个什么鬼东西?这些有趣的问题,本来无解,可是随着一件“蝎子粑粑独一份”的文物出土,这些无解的难题,竟让2000年后的现代人,知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读者朋友如果对上面的三个问题感兴趣,那就让小编给您一一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81年11月,按照歌词上唱的,那是一个冬天。绍兴市坡塘公社知青砖瓦厂的临时工们,干的依然是热火朝天。可是他们推着翻斗车,到狮龛子山西坡取土时,一个临时工高举的䦆头落下,只听“轰隆”的一声响,䦆头竟掉落到被无意刨出的黑窟窿里。
这个黑窟窿足有面盆大小,还“嗖嗖”地往外冒着一股股的腐朽臭气。领工干活儿的队长很有经验,他点燃了一把蒿草,丢进了黑窟窿,借着蒿草被点燃后的光亮,他发现几米深的黑洞里,好像有一些奇形怪状的青铜器。
很显然,麦芒掉进针眼里——凑巧了,今天他们一镐头下去,竟刨出一座古墓来。
绍兴市文管会的领导得知消息,急忙亲自带队,赶赴现场。这座后来被称为绍兴308越国贵族墓的发掘,就风风火火地展开了。
这座古墓,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墓葬,这是一座带有壁龛的土坑墓,在这座墓中,考古工作者一共出土了1224件越国时代的文物,其中比较珍贵的有青铜器17件,玉器6件,玛瑙饰品102件等等。其中一位老专家在处理一堆因腐烂叠合,糟朽变形,已经粘连的漆木器的时候,在漆木器的中间,竟出现了一个手指粗细的青铜柱子。柱顶还立着一只大尾鸠鸟。
这样诡异的青铜器,这位老专家,虽经验丰富,可是他也是第一次见过,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探铲子,一点点地将漆木器分层启下,暂放一边,一个通屋高17厘米,面宽13厘米,进深11.5厘米的青铜屋宇,就出现在专家的面前。
看这个模样古朴的青铜房屋,这位老专家兴奋得差点叫出声来,这种青铜房屋,真的太有研究价值了。这件文物受到了“熊猫”似的重点保护,被送到了绍兴市的文管会,随着青铜房屋里面腐烂的漆木渣被清理干净,一个更令人欣喜的场面出现了——这个青铜屋宇里,竟然还有六个手指长的乐伎,在表演者自己的拿手绝活……
这件文物最后被定名为伎乐铜屋,它真的是开天辟地,头一回面世。而这种新鲜度三个加号的国宝级文物,最后被送到了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经过浙江省考古专家的多年研究,这件伎乐铜屋竟出现了三个“悬疑重重”的谜团。
首先第一个谜团:这个伎乐铜屋,可是战国时代越人的房屋模型?
有的专家直接判断,这个伎乐铜屋,就是越人的房屋实物模型,而且还有房脊柱顶上的大尾鸠鸟——这就是越人的鸟崇拜习俗。
可是反对的专家却说,这个伎乐铜屋并非是越人房屋的实物再现“立体图”,他应是经过了匠人加工的艺术品。
接下来的谜团是:莫非这些伎乐人在为贵族主人,进行着一场“房中乐”的表演?

专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这些伎乐人将衣服都脱掉了。“房中乐”是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贵族之间的一种私密的高级享受,因为是见不得光的东西,历史文献上的资料不多,故此,这个铜屋伎乐人如果是在做此类表演,真的是揭露了一个千年的谜团了。

最后的谜团是:难道这些伎乐人在进行着一场巫蛊活动?
越人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迷信的民族,每遇干旱、水患和瘟疫等等的灾情,他们都会求神保佑,而求神之前,都要进行献祭,献祭中的一个环节,就包括了伎乐人的表演。
可是有专家对这个判断进行了反驳:献祭是严肃的事儿,让伎乐人不穿衣服,很显然,这个与理不合!……
这件伎乐铜屋上,充满了各种难解的谜团。小编不管是是非非,还是对对错错,相信随着专家们不断的努力,随着越国埋在地下的文献,出土越来越多,上面那些“难解”谜团,总有一天会拨开云雾见青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