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07-23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原创2021-07-19 00:03·趣史微视频

陕西曾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在黄土之下埋藏着无尽的历史兴衰。不过随着人类活动的足迹加大,埋藏在陕西大地2000多年来的青铜器陆续出土。

而陕西杨家村就有一个青铜器窑藏,出土了27件重量级国宝,谁曾想这些文物竟然是农民一锄头敲出来的。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农民一锄头挖出青铜窑藏

2003年1月19日这天,眉县杨家村的五位村民王宁贤、王明锁、王拉乾、王勤宁、张勤辉,一同来到村砖场北坡进行取土。当地人盖房子都会来这里挖土,因常年取土,使得原本几十米高的土丘变成了小土崖子。

王宁贤等人之所以来取土,还是受到了一户乡亲的委托,这户人家准备建造新房子,因此找上他们几人帮忙挖土。

中午吃过饭后,王勤宁、张勤辉两人开着自家新买的2辆拖拉机,约上其他3人,一同来到村北砖厂的公用土场挖土。当时拉上一车土可以赚得3元钱,大家合伙干活效率更高。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在一番分工后,由王明锁、王拉乾、王宁贤三人来到距离地面10米高的地方取土,而开着拖拉机的王勤宁、张勤辉两人负责装土。

因不远处有祖坟,王宁贤特别嘱咐其他2人,取土时一定要绕过正前方,不然对自家祖先是大不敬。就这样,分工完成后,大家开始紧张的装土,因此时正值冬天,气温比较低,大家干活十分卖力。

然而,到了下午4点半左右时,此时依旧“阳光高照”,王拉乾却有了意外的发现。他挥舞着洋镐,挖着挖着感觉到土质有些疏松,因附近有坟墓,他怀疑是不是挖到古墓了,毕竟村子里挖到古墓的情况太多了。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心里正想着,谁知一镐头下去,挖了70-80厘米的土,紧接着一大块干土滚下悬崖。而洋镐也发出了“嘭”的空饷声,随后露出了一个碗口大小的洞。

这一变化让土崖上的三个人惊讶不已,王拉乾生怕洞里有什么东西出来,连忙跑到一边去。但紧接着他又跑向前,嘀咕道:“下面是棺材吗?”

旁边的王明锁见状,连忙放下洋镐,爬到洞口观望,因此时光线仍然比较好,透着阳光可看出里面泛着青光,必然是青铜器,估计能拉上一车。

几米外的王宁贤问讯后,立马赶了过来,他让两人让开,再次顺着洞口朝里面望去,这一望让他大吃一惊:“天啊,我看到了什么,里面好像有几个青铜大鼎,上面有耳朵,散发着幽绿的光芒,且它们摆放整齐,似乎沉睡了几千年之久。”

作为一个普通村民,为何王明锁、王宁贤这么肯定里面是青铜器呢?原来,杨家村可不是普通的农村,这里多年来挖出了众多文物。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据史料记载,陕西眉县是农官后稷教民稼穡的地方,也是仰韶文化的遗址所在地,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而眉县杨家村位于陇海铁路北坡塬脚下,处于周原中心南侧,在西周时是岐邑、丰镐的交通要塞之地,著名的交通干线“周道”刚好经过这里。

杨家村东西长约0.5千米、南北宽为三百米,村子里常住人口三千五百人,同时也是西周遗址,面积为两万平方,其北部为黄土台塬,南靠渭河,在这片古老的村庄之上,曾多次出土过“国宝”。

早在1954年时,杨家村就有村民在农田耕作时,意外挖出了4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其中有2件为价值颇高的彝驹尊,还有2件为彝方尊。而到了1972年时,村民王双海挖土时,意外挖出了一个重量达78.5千克的铜鼎,专家研究后发现上面刻有二十七个铭文,记录了周成王妃姜将土地赠予贵族的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这口铜鼎夜间会散发着月光一般的光泽。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听闻后,曾专门对铭文进行研究。后来,王双海得到了荣誉证书、八十元、一把铁锹。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彝驹尊

1985年时,杨家村一村民在休整农田时,意外挖出了十八间西周编钟,然而,这个村民为了一己私欲,和境外人员合谋,想要将编钟卖到海外。公安机关高度警觉,并顺利截获,其中三 件一组的编钟被评为一级文物。

1991年,杨家村又出土了数十件文物,不仅包括青铜器,也挖出了瓷器等。因接连多次在杨家村挖取了重宝,但不时有村民将文物占为己有,当地政府特意派出了文管员,日夜进行巡逻看管,避免有人挖到宝贝不上报。随着当地政府的教育和宣传,村民们也了解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不少人挖到文物后主动上交。

因此,这次发现了众多文物后,王宁贤等人又惊又喜,感叹道:“我们村又出宝了,又挖出文物了。”悬崖下的张勤辉、王勤宁两人听了后,也急急忙忙走了上来,经过了确认后,五个人均肯定挖出了文物。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主动要求上交国家

那么挖出了这么多文物,该如何处理呢?

其实经过政府的政策宣传,大家对文物的处理有了共同的认识,那就是上交给国家。王宁贤称:“1985年那件事你们还记得吗?那个村民挖出了西周编钟,没有选择上交国家,反而是私自贩卖,最后被判决死缓,后来经过减刑才变成有期徒刑,2002年12月份才释放回来。”

王宁贤顿了顿,又说:“这里我年龄最长,依我看还是要抓紧上报给政府,毕竟文物是国家的宝物,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

王宁贤当时已经五十岁了,在他们五个人中年龄最大,因此他的话大家也会听从。更何况村里经常进行普法教育,并将《文物保护法》张贴到村里多个地方,这也让村里人都有较强的文物保护意识。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当地有不少文贩子,只要村民挖到了什么文物,神不知鬼不觉地卖到这些贩子那里,青铜器可卖出好几十万元。但王宁贤等人并不心动,毕竟金钱再多也不如文物本身的价值值钱。

在一番讨论后,五个人连忙用上土块封住洞口,并约定任何人不能先对外透露,且由离家最近的王宁贤回家打电话上报政府,由王明锁、王拉乾负责看管现场。

为了不引起村民们的怀疑,王勤宁、张勤辉装作没事人一样,将装满土的拖拉机开到五组村民家中。

很快,王宁贤走回家里,妻子还很好奇,为何天还没黑就回家了?王宁贤并没有解释什么,连忙拿起家里的有线电话。他将家里的大门关上,四处找电话簿,但只上过2年级的他,识字不是太多,再加上又十分紧张,急得浑身冒汗,电话本都被汗湿。

可拿着电话簿硬是找不到文物局的电话,结果回家半个小时还没什么动静。留守的四个人着急了,让王明锁赶紧回王宁贤家里看看什么情况,避免出现意外。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王明锁到了后,发现急得满头大汗的王宁贤,这才知道他因太紧张,电话一直没打出去。就这样,在王明锁的帮助下,这才打通了宝鸡文物局的电话。

不过当时市文物局已经下班,值班室接到这通电话后,立马叮嘱王宁贤返回现场保护文物,不要破坏现场,也别让其他村民靠近,等待文物工作人员前来。

接电话的是文物局博物馆科长陈亮,这天是周末,他负责值班,和王宁贤的简单沟通中,他了解到这次挖出的青铜器数量众多,这可是了不起的发现。且他还得知,现场没有电,一旦天黑就很难展开考古挖掘工作,必须快点赶到现场才行。

就这样,陈亮又立马打电话通知眉县文物局局长赵兴海,组织专业人员到达现场抢救。因过去半个多世纪,杨家村出土了太多国宝,此次听闻又发现了数十件文物,赵兴海十分激动,他知道这批文物一定不简单。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随后,赵兴海立马指派文物股股长和县文化馆的人火速赶往杨家村,先对现场进行保护。紧接着,赵兴海又立马将此消息上报给正在值班的县领导。

领导得知消息后,立马打电话给县公安局,要求由马家镇派出所安排警力人员,维护现场的秩序,避免有人哄抢文物。

就这样,到了下午六点半后,博物馆的人到达村口。此时王宁贤正在焦急地等待着,见汽车进村后,王宁贤立马走了上前。此时车上下来了人,问道:“谁是王宁贤 ?”

王宁贤立马应允,不过怕有人冒充公家,王宁贤还特意检查了他们的证件,这才在前面带路,就这样,几个人小跑来到了现场。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专业人员到了现场后,小心将覆盖上面的土块揭开,并用上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向下照射,这才确定其为青铜器窑藏,且大鼎套着小鼎,铜鬲挤在鼎中间,简单粗略地数了数,发现最少有十多件铜鼎,且还有好几件鬲,也有其他的器物。

考古人员知道,这是一起十分重大的文物发现,其价值非同小可,立马拿出手机拨打电话,向上级通报了具体情况。

值班的副县长听闻后,立马又给公安打去电话,要求加强警力支援,他本人也立马奔赴现场,还要求电视台记者跟随,拍摄文物出土的全过程。

同时,考古人员又立马给宝鸡市文物局汇报相关情况,市文物局领导听闻后,立马决定赶往现场。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晚上七点五十分,市文物局局长张润棠、市考古队长刘军社携带两名文物考古专家来到现场,而眉县相关领导也已到达地点。

此时杨家村的村民陆续前来围观,公安干警维持现场秩序。张润棠见现场如此混乱,生怕时间一长恐生变故,决定放弃详细考察、绘制图纸,靠摄像机、照相机拍摄弥补,直接进行文物抢救工作。

就这样,八点左右,张润棠当即下令,由市、县文物工作人员抢救性挖掘。在勘探发现,土窑直径为一点八米,宽为一点四米,高为一米,只能容纳两个人进去。而土窑壁上有明显的挖掘痕迹,且顶部土质比较宽松。

为了方便文物挖掘,村干部和县、市里的干部选定了十八位村民负责文物的传送工作。不过因天太黑,村干部又立马组织群众架设了临时电灯。

这些事情处理完成后已是八点四十分,文物考古人员正式对这处窑藏进行抢救性挖掘工作。当窑藏洞口打开至高70cm、宽50cm时,满满的青铜器呈现在众人面前,在电灯光的照射下显得十分壮丽和震撼。

迎面的是三件大鼎,且小鼎套在大鼎上叠放,里面还有铜鬲、铜盘、铜壶等文物,一个考古专家大呼:“这一定是2003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实这不仅是2003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是21世纪至今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在抢救文物时,专家、村民合理分工、有序进行文物搬运工作。每搬运一件文物,都要先进行拍照记录,并测量文物尺寸、记录书写文物卡片,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放入文物内部,再依次传递到村民手里,并放在文物考古车上。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第一个接到器物的村民是王永刚,他激动地说道:“我们庄稼汉就是有力气,就算再重也不嫌重,不过一定要安全转运,不能逞能。”就这样,十八个人从上到下,每两人接送一件文物,并向下传递,一一传话要小心再小心。

出土的第一个大鼎高为51cm,口径为43.5cm,其重量为九十斤,更让考古专家大为兴奋的是,其内部有一两百个铭文,尽管还没有对铭文进行研究,但专家就足以兴奋起来,大家知道这次的考古发现一定能震惊全世界。

第二件文物是一件小鼎,其重量为十斤左右,内部也有铭文,且占据了内壁三分之二的地方。下面几个青铜鼎也是如此,都有着铭文。要知道有铭文的青铜鼎和没有铭文的价值差别很大,有铭文的各个都是国之重宝。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接下来又出土了铜盘、铜壶、铜鬲等,每件文物都会先拍照测量,再登记、传送、装车,每个环节的人员都无比认真仔细,大家根本就没任何疲惫的感觉。尤其是传送文物的农民,他们平时习惯了锄头、洋镐、铁锹,如今传送文物就像抱着婴儿一样认真仔细,且相互间都会叮嘱 “小心”!

在搬运大件的青铜鼎时,工作人员也会叮嘱小心、轻放,器物的耳、足不能太用力,不然很容易就会断掉。而覆盖在青铜器上的如同麦秸一样的东西,只要手指头轻松一碰,直接化为灰土,这也表明这堆青铜器堆放时间之长。

到了晚上十点半,经过了2个小时的努力,窑藏内的文物清理一空,并对文物编了二十八个号,不过其中有一个铜壶出土时,壶盖和壶身分开,按照考古规律要分别记号,实际上出土了二十七件文物。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其中有十二件铜鼎、九件铜鬲、两件铜壶,匜、盘、盂、盉各一件。一切结束后,装载文物的车队满载而归,朝着眉县文化馆驶去,晚上十一点,二十七件文物登记入库。尽管已经忙碌了五个多小时,但每个人都没有疲惫感,反而万分喜悦。

其中一个文物专家,清理完文物后,一屁股坐在了窑藏现场,热泪盈眶,对这次的文物挖掘十分满意。

而在临走之前,市文物局局长、眉县副县长分别向杨家村的村干部、村民表达了感谢,并承诺政府一定会为保护文物的人给予奖励。

深夜十一点多,清理工作结束,这批文物在公安干警的护送下来到眉县文化馆。县委副书记马效全听闻后,立马来到现场观看国宝,并表示一定要做好安保工作。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创八项中国考古之最

1月20日,陕西省文物局局长张延皓、两名副局长带领着众多文物专家,紧急赶往眉县,对杨家村窑藏现场和文物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在专家的判定下,将其列为重大 发现上报陕西省委、省政府、国家文物局。文物专家王占奎兴奋道:“第一眼看到这些出土的青铜器,只能用欣喜若狂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张延皓局长还主持了文物保护工作会,对文物的养护、安全保卫、考古清理等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确定成立了陕西考古所、宝鸡市考古队、眉县文化馆在内的考古专业人员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杨家村窑藏和周边地区进行全面清理调查。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就这样,文物、历史、考古、古文字等专家联合作战,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了清洗养护和适量除锈,并发现出土的二十七个文物中,其中二十四件有铭文。而文物是否有铭文、铭文字数是评定文物历史、科学价值的主要衡量标准,可见这批文物的价值有多高。

1月20日,眉县县委也召开了会议,研究如何负责文物的安保工作,并给文物馆下拨了一笔钱加固库房。不过眉县文物库属三级风险、防范单位,不便于如此珍贵的文物存放,因此省文物局下令,将文物押送到宝鸡博物馆。

就这样,1月24日这天,尽管天下着大雪,但在县领导、公安局长亲自率队押运下,这批青铜文物被送到宝鸡博物馆存放,这之后,联合考古队对二十七件国宝进行了文物的清理、研究工作,李学勤、李伯清、马承源等著名专家纷纷赶往宝鸡研究。

研究发现,这批窑藏为西周晚期文物,距今两千八百年左右,其文物造型十分精美,且组合十分完整,包括食器、水器、酒器、礼器等,体型颇为硕大、其中最大的铜鼎高为五十八厘米、口径为五十厘米,重量为四十六公斤;铜壶高为六十厘米,铜盘口径为五十四厘米。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让专家们颇为兴奋的是,此前初步研究的24件有铭文是错的,新一轮考证发现件件都有铭文,最少的有十一字,字数最多的是三足附耳盘, 其铭文为三百七十二字,比著名的微氏墙盘还要多出八十八字。

同时,铜盘、铜鼎上的铭文内容丰富,光是三百个字以上铭文的青铜器就多达十三件,这二十七件文物的铭文字数为四千多字。西北大学考古赵教授激动表示:“这件青铜盘的出土,在西周青铜器考古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专家彻夜的考古研究,发现窑藏主人应该是西周后期周宣王时主管林业的官员,其青铜器铸造时间应该是周宣王四十三年。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专家李学勤表示:“这批文物的发现是近十年来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只能用震撼两字形容,铭文上有年月、月相、干支4个要素,对推算西周历谱十分重要,为研究夏商周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对中国艺术史、科技史的研究上也有十分重要意义。”

这些铭文记载了单氏家族先后辅佐十二代周王的历史事迹,也记录了西周十二位王的丰功伟绩,述说了整个西周史,也破解了西周诸王划分之谜,和司马迁《史记》记载一致。且铭文中出现的“周孝王”,以往只在史书上可见,但青铜器铭文上一直没记载,此次发现也为其正名。

这些文物为建国出土文物以来铭文最长的,且铭文多为优美的文词,读起来很是通顺上口,且推断西周时就有记录家谱的习惯。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当然,关于西周著名的“国人暴动”以及后续的“共和”政权,也一直被史学家争论,“共和”到底是什么?从铭文中推算,共和时期应该不是单独纪年方式,不过这和长安韦曲出土的吴虎鼎铭文有矛盾,不过眉县青铜器的出土,对进一步研究“共和”属性有重要意义。

总结来说,杨家村窑藏创下了八项中国考古之最,一是首次发现记录一个家族的二十七个青铜器出土于一个窑藏的记录;二是首次发现西周青铜器窑藏;三是首次系统介绍家族八代世系事迹的铭文;四是铭文最多的青铜发现;五是完整记录西周纪年青铜器中年份最高的;六是记录周王朝最多的发现;七是首次发现“考(孝)”刻于铭文之上;八是首次发现铭文最多的铜盘之“逨盘”。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正因这二十七件文物价值之高,陕西文物局、宝鸡政府、眉县政府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个人奖励了二十万元,其中王宁贤等五村民每人奖励两万元,村委会获奖3.6万元,其他单位也有获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