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生辰八字

 海洋风8899 2018-12-16

生辰八字,简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月日时共四柱干支,每柱两字,合共八个字。生辰八字在中国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中国道家、星相家据此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

八字预测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李虚中的三柱、到徐子平的四柱,到人体生物节律学传授的四柱太阳律月亮律,每一个阶梯的递进,都包含着历代学者与社会实践活动者的辛勤付出。

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在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

在历书中,年的干支与日的干支基本都有,而月与时的天干可以依据年、日的干支按口诀推算得出。现在可以用专业的软件排出。

计算节律

提示

排八字是一项基本功。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不少网站已有提供在线排盘服务,非常方便。此外,更有万年历应用,可直接提供每天的干支历,还能转换不同的历法日期。排四柱其实很简单,秘籍或技术含量主要包含在

运气的立法与流年与四柱或六柱与运气节律关系的把握。如果不懂得自己太阳律月亮律,预测的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

排年柱节律

年柱的依据是干支历的干支纪年。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而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划分。如某人在公历1998年农历正月初三生,由于98年交立春是正月初八853分,因此此人的年柱为97年之丁丑,而非98年之戊寅。所谓年节律,就是以年柱为基点形成的运气。如果不了解年节律,就无法把握到固有的运气。

排月柱与月

月柱的起法如下,就不再论述。所谓月节律就是传统的大运。这不是标新立异,而且大运小运这些概念无法对年节律、月节律(传统叫大运)、日节律、时节律(传统叫小运,当然传统小运的起法因为失误,传统上只好废弃不用)等进行系统的描述。大运大预测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把握到完整的运气节律,预测才不会有大的失误。

月柱的依据是干支历的干支纪月。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二十四节气的12个主气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交节后为下个月。  

我们用的农历也叫夏历,跟干支历是不同的历法。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从寅月开始,到丑月结束,一共12个月。而农历存在闰月,有时会出现一年13个月的情况。下面以寅月为一月,都配上数序会更清楚记忆:

 

一月寅月      二月卯月       三月辰月       四月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午月      六月未月        七月申月       八月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戌月     十月亥月        十一月子月      十二月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月柱中每月的天干有所不同,虽不像地支那样固定,但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参看年上起月表。

"五虎遁"年上起月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口诀记法: 凡甲年、己年,一月天干为丙,二月天干为丁,其余类推。

排日柱与日

日柱的起法下面有论述。这里说一说日节律,所谓日节律当然就属于以日柱为基点形成的运气。日节律与命主的吉凶祸福关系密切,《人体生物节律学》实践证明,如果命主要发生不利的事情,除了流年或时律不安静,还必须存在日元不安静(日节律不安静就属于日元不安静的一种),其作用与价值无与伦比。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二月己巳日至今,中国干支纪日从未间断。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纪日法。

日柱,就是用干支来记录日序。干支纪日每六十天一循环,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日柱,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始顺时针到亥时,十二个时辰为一天,每一个时辰占两个钟点。日与日的分界线在不同八字派别上有两种分法:一种是以子初来划分的,即晚上的十一点。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另一种是以子正划分,即凌晨零时正是一天的分界点;零时前又叫晚子时,零时后叫早子时。(海洋注:本人认为第一种分法较合理,古人本来就不是按照时钟来划分的,而且把一个时辰一分为二也不合理)

排时柱与时

排时柱方法下面有论述,这里说一说时节律。时节律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其就是对传统小运术语的进一步规范。时节律也简称时律,在人的命运行程与流年一样具有当政主事的功能。比如,预测一个人当年能不能升官,主要看当政主事的岁运是不是具备财局或官局或印局等;如果一个人当年要发生不利的事情,当年必须流年或时律不安静。另外,预测吉凶祸福到月日或时,时节律的把握都是关键。

古代中国人民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时柱,就是用干支来表示时辰,即(依照24小时制):

夜半--子时(23:00-0:59)     鸡鸣--丑时(1:00-2:59)       平旦--寅时(3:00-4:59)

日出--卯时(5:00-6:59)      食时--辰时(7:00-8:59)        隅中--巳时(9:00-10:59)

日中--午时(11:00-12:59)    日昳--未时(13:00-14:59)      哺时--申时(15:00-16:59)

日入--酉时(17:00-18:59)    黄昏--戌时(19:00-20:59)      人定--亥时(21:00-22:59)

夜半者子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而天干却不同,可查日上起时表。

"五鼠遁"日上起时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上表和口诀的用法与年上起月法类似,如丙申日卯时的天干是辛,即辛卯时。

 

大运排法

阳男阴女顺排,阴男阳女逆排,一般排八步运,以月柱干支为基准,如甲申年丙子月生男,为阳年生男,以丙子为基准,大运顺排,其大运为: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若是甲申年丙子月生女,为阳年生女,以丙子为基准,大运逆排,其大运为:乙亥、甲戌、癸酉、壬申、辛未、庚午、己巳、戊辰。起运数:大运数的起法,以三天折合一岁计,即一天折合四个月,一小时折合五天。

流年排法

以生年干支为0岁,再顺行排列为1岁、2岁、3岁等,不分男女或年柱阴阳。比如甲申年出生的男女命。0岁的干支为甲申、1岁的干支为乙酉、2岁的干支为丙戌,其它的流年干支按六十花甲子的顺序依次顺推即可。

四柱推命

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寅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批八字"。依照天干、地支内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休咎祸福,运用四柱推算命亦称指迷算命。

四柱推命这类算命方法之所以又称星命术,是因为它是由古代占星术演变而来。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天地是对应的。地域九州的分配同星象是对应的,芸芸众生同星象是对应的。构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在天上也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相对应。太阳代表阳、月亮代表阴,这样阴阳五行学说同星象学结合到一起。人的命运由星象的五行之气左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星象五行之气,所以命运不同。四柱推命是由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四时五方(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五方是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十二宫、星宿神煞("四柱神煞"意思相同)等几部分及其他们之间关系所构成,下面分别由许先潮介绍。

四柱八字排定之后的程序就是推命,即根据八字来推断命运,推断的内容包括大运、小运、流年、命宫、用神、星宿神煞等。

排大运的头一步是求出起运的岁数。凡天干逢甲、丙、戊、庚、壬阳年生的男性,以及天干逢乙、丁、己、辛、癸阴年出生的女性,从本人生日的那天顺数到下一个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个。其余称作""),以三天为一岁;反之,若阳年生的女性及阴年生的男性,从本人生日那天起逆数到上一个节止,也是三天为一岁,剩余的一天抵四个月,一个时辰抵十天。

第二步是排大运的天干地支。大运的干支是根据生月的干支推排出来。起运的岁数如果是顺数,则由生月的干支下一个干支顺排下去;如果是逆数,大运干支就从生月干支上一个干支依次倒排上去。如生月是辛丑,顺数的大运干支依次为壬寅、癸卯、甲辰、乙己、丙午……逆数的大运干支依次为庚子、己亥、戊戌……。

大运的每个干和支各管五年吉凶,看天干时可结合地支一起看,看地支时可单独看。

小运,又叫行年,是小孩未交大运以前的吉凶运数。小运的推断同大运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小运以时辰干支为基点,按大运推算方法推算。小运是用来补大运之不足,但不如大运重要。

流年,就是求卜之人要求算命那一年的年份。算命者一般以流年支干情况结合命元八字推算命元当年情况,是凶是吉。

用神,指八字或大运中代表自身的日柱起扶持补救作用的一种五行代称。日干五行太弱的,就安以生我或我生同类之五行扶持;太强的,就要以克我或我克者抑制。如果命局中用神得力则为二命,无用神可取则为下命,在星命术中,看准用神是算命准与否的关键之一。例如日干乙木者,生不逢时,又少同类扶持,若其八字或大运中有生我的水,就可逢凶化吉。如果是日干乙木生于春月,则不仅自身强旺而且扶持太多,如有制木之金,即官煞为用神,可以抑强而致平衡。

在大运中看用神有三种情况:一是八字中没有用神,在大运中又重新遇上,这是很好的命。二是八字和大运都没有对自己强有力的用神,这无疑是凶命,三是八字中无有对自身天干扶弱抑强的用神,而恰巧在大运中遇到,这在命书中是大缺大补,大偏大纠的命,本命原本不好,可一行到大运,不是大补就是大纠,来了个彻底大翻身。

总之,一个人的八字或大运中,用神被冲被克害相当不吉的,反之,用神得辅佐或相助,就可化凶为吉。

 

天干地支

古代中国人民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为十个,计有: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为十二个,计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用以记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成六十个单位,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终止共计六十,称为六十甲子。古代中国人民用这一方法记载年、月、日,因而复始循环不断。

古代中国人民正把一昼夜的时间分成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从卯时开始代表现代的早晨5点及6点,以此类推经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子时、丑时、寅时为一整昼夜。

天干地支不但是古代中国人民进行星命测算的工具还是计时算刻的历法,并在中国从历史、文化到日常生活都有关联。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应该说是古代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是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和世界的看法。阴阳五行学说原本分阴阳五行两种说法。阴阳学说来自《易经》,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学说将世界的变化归集于阴、阳,这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变化。阴阳不是固定的,它们会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互相转化。阴中包涵着阳的成份,条件成熟可转化为阳。阳中带有阴,一定条件下又可化成阴。固此阴阳又可分为阳中之阳、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等四种,由此不断分化并转变而生成世界万物。

五行说是将世界万物都看作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五行不断的运动变化才创造出这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因此世界万物都带有这五种原素的内在气质。而五行之间以相生相克关系又影响着由它们构成的事物的总的气质。五行的相生相克是指五行的一种对另一种是促进的就是相生,是约束的就是相克。相生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因为木材可以点火,火可使万物燃烧成炭,而灰土之中可炼出金属,金属遇冷可凝结水汽成水,水又使树木成长。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因为木能破土而出,土能阻挡水的泛滥,水能使火熄灭,火能使金属融化,金属结成刀斧又能杀死树木。

以上只是对阴阳五行的简要说明,阴阳说同五行说相结合使其涵义更加复杂丰富,并同社会的政治、学术之哲学、经济之运行相结合构成中国文化的各个方方面面。

天干地支阴阳五行

星命术认为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两性。而阴阳的此消彼长是由五行的相生相克引起。而人身本身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同世界的多变相对应,由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所涵阴阳五行之气可测知某一生命运。人身是由五行和合而成,五行在人身的不同禀性又是由他出生时太阳的光线,地球的吸力,星宿的位置气候的不同等多种现象决定。出生时的自然环境不同,五行之气也不同,因而有了千差万别的人生命运。

天干地支的阴阳配合很简单,是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即天干阳性计有甲、丙、戊、庚、壬,阴性计有乙、丁、己、辛、癸,地支阳性计有子、寅、辰、午、申、戌,阴性计有丑、卯、巳、未、酉、亥。

天干地支同五行的配合略显复杂。天干中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中寅、卯属木,巳、午属火,辰、戌、丑、未属土,申、酉属金,亥、子属水。

在以上配合中还有不同。第一,天干的五行之气比地支的五行之气强一些。第二,因为天干地支有阴阳之分,所以同属五行之一的天干或地支也有不同。如同为属木的甲、乙,甲是阳木,为栋梁之木,乙是阴木,为花果之木。第三,地支中每三字组成五行之一种,第一字为初兴,第二字之气为极盛,第三字为渐衰,代表了所属五行的发展变化。第四,地支除本气之外,还包含一个或数个天干的成份。分别是子的本气是癸水;丑的本气是己土,还兼有辛金、癸水成份;寅的本气是甲木,而兼有丙火,戊土;卯只有本气乙本;辰的本气是戊土,兼有乙木和癸水;巳的本气是丙火,兼庚金和戊土;午的本气是丁火,还包括己土的成份;未的本气是乙土,兼有乙木和丁火;申的本气是庚金,兼有壬水和戊土;酉只是本气辛金;戌的本气是戊土,兼具辛金及丁火;亥的本气是壬水兼具甲木在其中。

关系说明

五行五方四时关系

五方是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行及其代表的天干地支各有所主的方向。即东方主甲、乙、寅、卯之木;南方主丙、丁、巳、午之火;西方主庚、辛、申、酉之金;北方主壬、癸、亥、子之水;中方主戊、己、辰、戌、丑、未之土。

五行的方位对于星命术十分重要。通过一个人的八字所包含的阴阳五行所属就可知到其所属方向,通过相生相克之理可知吉凶。例如八字属木命的人往东最有利,往南、北也行,但不可西行,因为往西则木被金克。火命的人最好向南,往北则犯水。金命的人宜往西,往南则受火制。水命的人应该往北,往中央之地则不吉。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天干地支及五行在四时之中各有盛衰之不同表现。星命理论详见(出生时间与命运)中以旺、相、休、囚、死分别代表五行在四季中盛衰表现。旺是旺盛之意;相是次旺,有辅佐之意;休是休息、停止之意;囚是衰落、被阻止之意;死就是克制而无生气之意。一般来说,当令者旺、我生者相、生我者休、克我者囚、我克者死。

春季里万木复苏,所以以木为当令者,木为"",所属干支为甲、乙、寅、卯、辰等。与木相生的是火、所以火在春季里属""。而生木的是水,所以水在春季属""。克木的是金,金在春季属""。而木克的是土,所以土在春季属""

夏季为流火之季,以火为""。所属干支为丙、丁、巳、午、未等。火生土,所以土在夏季里属""。生火者木,木在夏季属""。克火的是水,水在夏季里属""。火克的是金,金在夏季属""

秋季为金黄收获之季,以金为""。所属干支为庚、辛、申、酉、戌等。金生水,所以水在秋季属""。生金者为土,土在秋季属""。克金的是火,火在秋季属""。木在秋季属""

冬季为寒冷凝水之季,以水为""。所属于支为壬、癸、亥、子、丑等。水生木,木在冬季属""。生水者为金,金在冬季属""。克水的是土,土在冬季属""。水克火,火在冬季属""

土在星命术中是旺于四季之行,即土在一年中四季的最后一月为旺季。

在应用中应如何应用上述理论呢,举一例说明。一个人八字属木,为木命之人,应当先于春季则生命旺盛,而生于秋季或四季中最后一个月就成了囚,死之命而生不得势了。

干支的自然属性     

    阴阳天干地支(简称干支)之,是解开人体奥秘之迷的代数密码,是人体产生化学反应的分子式,是鉴别人体阴阳五行之气是否平衡的解码器

干支的发明,将抽象的阴阳五行学说,变成了具体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得见,得着的物质或事物之。四柱命理学就是利用干支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来进行对人体科学的研究和预测,所以才能产生出神奇的功能。      

(一)天干的阴阳属性 

  天干,一共有十个,天干的排列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规定:甲、丙、戊、庚、壬五个天干为阳;乙、丁、已、辛、癸五个天干为阴。即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天干代表天,称天元,主动。

(二)地支的阴阳属性 

  地支共十二个,地支的排列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规定:子、寅、辰、午、申、戍六个地支为阳;丑、卯、巳、未、酉、亥六个地支为阴。也是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地支代表地,称地元,主静。   干支的五行属性与象  

    干支的五行属性,是指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中,不同名称的干支,各具有不同的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属性。    干支的,是指不同的干支除了有各自的阴阳五行之外,又同时还各具备有各自的事物之象、时间之象、空间之象、人体之象、疾病之象等。

    干支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上穷无纪,下极地理,中尽人事。现以归纳法原理,将干支的自然属性及,分别介绍如下,这是《天干地支治病学》最基本、最根本的原理,希读者熟记。

   (一) 天干甲,地支寅     五行:阳木。     天象:雷、温、风。 

    空间:甲、寅为东方,寅又为东北方。     时间:寅为春季的农历正月。(即立春之日起——惊蛰节之时止)。 人事:栋梁之材,阳刚、仁慈、果断。     身体:胆、头、神经。 

疾病:胆经之疾,头部病、伤,神圣痛症等。     五色:青、绿。     五味:酸、涩。     

中药:归胆经。     数字:3 

  (二)  天干乙,地支卯     五行:阴木。     天象:风、温。     空间:东方。 

时间:卯为春季的农历二月 (即从惊蛰节之时起——清明节之时止)。     人事:仁慈、温柔、美丽、顽强。     身体:肝、肩、筋。 疾病:肝经之疾,肩部疼痛,筋痛病,惊风、中风等。     

五色:青、绿、碧。     五味:酸、涩。     中药:归肝经。     数字:8 

  (三)  天干丙,地支午     五行:阳火。   天象:太阳,火、暑、热。     空间:南方。 

    时间:午为夏季的农历五月(即芒种节之时起——小暑节之时止)。

    人事:正大光明,文明礼貌,热忱,开朗,急性。     身体:小肠、目。 

疾病:小肠经之疾、目疾、热证、高血压等。     五色:红、赤。     五味:苦。     

中药:归小肠经。     数字:7  

    (四)  天干丁、地支巳     五行:阴火。     天象:星、热。 

    空间:丁、巳为南方,巳又为东南方。 

    时间:巳为夏季的农历四月(即立夏节之时起——芒种节之时止)。

    人事:奋斗、追求、礼貌、心平气和,温柔。     身体:心、目、血、舌、音。 

疾病:心经之疾,目疾,血疾,舌疾,声疾等。     五色:红、紫。     五味:苦。     

中药:归心经。     数字:2  

    (五)  天干戊,地支辰、戍     五行:阳土。辰为湿土、水库戍为干土、火库。 天象:霞,湿度。 

    空间:中央土(指人的出生地点)。辰又为东南方,戍又为西北方。

时间:长夏。辰又为春季的农历三月 (即从清明节之时起——立夏节之时止)。

戍又为秋季的农历九月(即从寒露节之时起——立冬节之时止)。    人事:博大、宽厚、善良、好静。     身体:胃、鼻面。 疾病:胃经、鼻面之疾,肿块,结石,皮肤病,湿疹、疮毒等。     五色:黄。     味:甘、淡。     中药:归胃经。     数字:5 

    (六)  天干已,地支丑、未   五行:阴土。丑又为湿土、寒土,金库;未又为干土、热土,木库。 

天象:云,湿度。 空间:中央土。丑又为东北方,未又为西南方。    

 时间:长夏。未又为夏季农历的六月 (即从小暑节之时起——立秋节之时止);丑又为冬季农历的十二 月(即从小寒节之时起——立春节之时止)。   人事:奉献、信用、博爱。   身体:脾、鼻面、肌肉。 

    疾病:脾经、鼻面之疾,湿痹、疮毒,肌肉疼痛,皮肤病等。     五色:黄。     五味:甘、淡。     中药:归脾经。     数字:10 

    (七)  天干庚、地支申     五行:阳金。     天象:月、燥。 空间:西方,申又为西南方。 

    时间:申为秋季的农历七月(即立秋节之时起——白露节之时止)。

    人事:义气、果敢、毅力、暴力。     身体:大肠,筋骨。 

    疾病:大肠经之疾,筋骨疼痛之症等。   五色:白。   五味:辛。 中药:归大肠经。 数字:9 

 (八)  天干辛,地支酉     五行:阴金。     天象:霜、凉。     空间:西方。 

    时间:酉为秋季的农历八月(即从白露节之时起——寒露节之时止)。  人事:刚中有柔,尊贵,标榜。     身体:肺,胸。  疾病:肺经之疾,胸部之疾,气管炎等。   五色:白。 五味:辛。   

中药:归肺经。  数字:4 

    (九)  天干壬,地支子     五行:阳水。         天象:雨,寒冷。     空间:北方。 

时间:子为冬季的农历十一月 (即从大雪节之时起——小寒节之时止)。     

人事:柔顺,智慧,多动,易怒。     身体:膀胱,三焦,小腿,血,骨。 

    疾病:膀胱经,三焦经之疾,腿部之疾,血疾,骨痹,寒证。     五色:黑、蓝。     五味:咸。 

    中药:归膀胱、三焦经。     数字:1 

    (十)  天干癸,地支亥     五行:阴水。 天象:雨,冰雪,寒冷。 空间:北方。亥又为西北方。 

    时间:亥为冬季农历的十月(即为立冬之时起——大雪节之时止)。

    人事:聪明,冷酷,纯洁,动中有静。     身体:肾,心包络,耳,血,足。 

    疾病:肾经,心包经之疾,耳,血,足疾等。     五色:黑,蓝。     五味:咸。 

中药:归肾,心包经。     数字:6   

干支在四时五方的旺衰 

    四柱命理学家认为,无论在任何一个季节,任何一个方位中,都是有一种五行处于旺的状态,一种五行处于相;一种五行处于休,一种五行处于囚;一种五行处于死的状态。旺、相、休、囚、死这五个不同的专用名称是用来反映各种五行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方位中,各具有不同的旺衰程度。

    ——当令者旺。当令,是指得时、得地的意思。如:木在春季72天和或在东方时,就表示木当令、得时、得地,这是木旺的信息标志。故当令者旺。

    ——我生者相。相,表示次旺的状态。如火在春季或在东方,我为木当令而旺,我生者为火,故火在春季或东方得木生而为相。     ——生我者休。休,为退休、休息的意思,表示事物为弱的信息标志。如水在春季或东方时,木当令而旺,生我木者为水,木旺盗泄水气,故水因泄气而休。

    ——克我者囚。囚,是衰弱的标志。如金在春季或东方,木当令而旺,克我者为金,衰金敌不过旺木而成反克局面,故克我者囚。

    ——我克者死。死是指被旺所克者,则生气全无而衰极的情况,并不代表事物的死亡。如土在春天或东方,木当令而旺,木我所克者为土,故木克土,旺克衰,土因被木克则土死。以木当令来解释五行在春季或东方的旺、相、休、囚、死五种旺衰状态,那么其它五行的旺衰状态,都可以仿此而确定。

      干支五行在四时、五方不同状态下的旺、相、休、囚、死,就是衡量干支五行旺衰程度的标准和法则。表示各种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量变程度,并告诉人们,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位中去了解、掌握相同事物中的不同现象、不同原因,使之找到解决的办法。如职业病、地方病、流行病、疑难病等,都与四时五方之气的旺衰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因此掌握了天干五行之气在四时五方的旺衰,也就知道了人体内阴阳五行之气的旺衰,这就为研究职业病,地方病,流行病、疑难病等的防治方法,提供了全新的原理和思维方法。

    干支五行的旺衰原理,告知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才会健康长寿,反之,则会损害人体的健康。如《素问·四气调候大论》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就是旺而不要太过或 衰而不要不及的意思,此论述就是人生中的养生之道,是预防、治疗疾病的根本原理和法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