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云卷云舒01: 保险行业与保险公司的好与坏(2) 下面,谈谈对A股保险公司的看法。 2. 保险公司...

 荆楚棋客 2018-12-17

下面,谈谈对A股保险公司的看法。

2. 保险公司

2.1 中国平安:鹤立鸡群

说中国平安鹤立鸡群,有两层含义。

首先,中国平安可以讲是一朵“奇葩”,和其他公司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一是中国平安是唯一一家具有保险、银行、证券、信托等全牌照的综合性金融集团。二是平安不仅搞保险、银行等金融业务,而且还是热衷于新技术,是个“技术控”。大家知道,无论是保险、还是银行,金融行业的关键在于保守,而技术创新则需要的是大胆,能够将这二者集于一身,更凸显了平安的与众不同。三是中国平安的民营性质和体制明显不同于人寿、人保等国有保险公司。

其次,是中国平安的表现太过优秀。下面,就从3方面来粗略的看看平安的表现。

1、保费收入增速遥遥领先

按年报中的已赚保费口径,从保费总收入来看,2012-2017年平安的年均增速为21.9%,其余四家为2.0-14.1%;从寿险业务来看,平安的增速为23.5%,其余4家为2.0-13.5%;从财险业务来看,平安为18.9%,其余2家分别为9.7%(太保)和14.7%(人保)。具体数据参见图2:

图2 2012-2017年保费收入增速对比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根据图2中的数据,除了中国平安和人保财险业务以外,其余公司的总保费和寿险、财险保费收入增速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寿险新业务价值规模和增速双双领先

2017年,平安寿险的新业务价值达到674亿元,不仅超过了人寿的601亿元,而且远远高于其他3家(62-267亿元)。从增速来看,2012-2017年平安新业务价值年均增长33.4%,依然领先于其他4家公司,参见图3。

图3 2012-2017年新业务价值对比

按照这种趋势,平安和老大哥中国人寿在内含价值方面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如2012年时,平安寿险内含价值为1775亿元,仅为当时中国人寿的1半左右(53%),而2017年已经达到了人寿的2/3(68%)。

3、财险综合成本率低

2010年以来,平安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平均为95.3,分别较太保财险和人保财险低2.7和1.4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中国平安是A股最为优秀的保险公司。

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便是一枝独秀的平安,也肯定有不足之处。个人感觉有2点可能需要注意:

1、股权结构分散。平安年报中就明确指出:“本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控制人”。平安的实际股权结构如何,股权分散对平安的影响,本人无从知晓。好在尽管股权分散,但公司经营权非常稳固。不过有万科的先例,让人多少有些担心,希望是杞人忧天吧。

2、管理团队的稳定。马总是公司的创始人,也一直是公司的领导者,对公司的贡献与影响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而且马总正值壮年,再领导公司十几年恐无问题。不过如果管理团队出现变化,势必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影响。同样,希望这也是在杞人忧天。

2.2 中国人寿:英雄迟暮

中国人寿一直都是国内寿险的一哥,不仅历史长,而且现状无论是保费收入、内含价值等都明显领先于对手,绝对担得上英雄二字。

说到迟暮,让我们回到2012年:中国人寿已赚保费3221亿元,是居第二位的平安寿险的2.4倍,其寿险老大的地位何其稳固。而短短5年后,中国人寿已赚保费为5069亿元,规模虽依然领先,但仅比平安寿险高出32%。

当然,面对平安寿险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寿也在努力。一是大力发展期交业务,压缩趸交规模。如2012年时,长险首年业务的保费收入中,趸交、期交占比分别为64%、36%,而2017年这一占比发生了反转,变成趸交占36%、期交占64%。与此同时,中国人寿也积极拓展人险渠道,控制银保渠道。如2012-2017年个险渠道的保费收入从1798亿元增加到3537亿元,几乎翻了一番;而同期银保渠道的保费收入从1289亿元变为1135亿元,还下降了12%。

从结果来看,中国人寿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如2012-2017年,其长险首年收入仅增加了40%,而新业务价值增幅达到了189%。不过,如果与平安相比(增长323%),还是稍逊风骚。

总体感觉,今天的中国人寿虽然在规模上依旧领先,但业务发展迟缓,经营缺乏亮点,特别是在平安的陪衬下,让人不禁会有英雄迟暮、美人白头的感叹。

2.3 中国太保:中规中矩

2017年,太保寿险保费、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分别达到1723亿元、2140亿元和267亿元,与中国人寿和平安寿险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距,但与新华保险和人保寿险相比又有明显的优势。在财险方面,太保保费收入达到1000亿元左右,与人保、平安仍有较大的差距。

从速度来看,2012-2017年太保寿险的保费收入、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等主要指标增速除落后于平安寿险外,总体上都要快于其他公司。在财险方面,保费收入增速和人保财险大体相当,但明显低于平安财险。

总体来看,说起中国太保,个人感觉是平平淡淡,既没有突出的亮点,也没有明显的不足(太保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偏高需要关注)。当然,如果从自身来看,太保还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的。如以2012-2017年为例:

1、营销人员数量从27万人增加到87万人;

2、寿险新业务价值率从17.8%提高到39.4%;

3、寿险、财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11%、188%提高到245%、267%。

2.4 中国人保:强弱组合

说中国人保是强弱组合,是指其财险很强、寿险很弱。

先看人保财险:一是国内财险老大,规模保费约3500亿元,是平安财险的1.6倍,市场占有率达33%(寿险大哥中国人寿的市场占有率不过20%);二是尽管基数大,但2012-2015年其保费收入年均增长仍达14.7%,虽低于平安财险,但比全国财险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三是2012-2015年财险ROE平均达到21.9%,同期平安财险为21.8%、太保财险为11.1%。

第二是寿险:一是内含价值697亿元,在5家公司中居于末席,不足中国人寿的1/10。二是2012-2017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增速分别为14.5%、5.2%,均居于末位,尤其是新业务价值增速和其余4家(23-33%)相比差距明显。三是新业务价值率偏低。人保年报没有提供新业务价值率的指标,如果按照新业务价值/首年保费来算的话,人保寿险的新业务价值率仅为5.7%,同期中国平安39.3%、中国人寿44.4%、太保寿险39.4%、新华保险39.7%。究其原因,个人判断主要是由于发展阶段和发展策略的不同造成的。尽管人保寿险也在加快发展个险渠道和期交业务,但为了迅速做大寿险业务,人保还是高度依赖银保渠道和趸交方式的,参见图4。

图4 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对比(2017年)

总体上看,中国人保仿佛就像是一个强壮的大哥带着一个弱小的老弟的组合。由于目前小弟太弱,不仅没帮上什么忙,反而成为了大哥的累赘。如2012-2017年人保财险的ROE平均达到了21.9%,而整个集团的ROE仅为14.8%。

2.5 新华保险:努力转型

关于新华保险,个人的最大的感觉是“慢”。2012-2017年,其保费收入年均增速仅为2.0%,而全国平均水平是21.8%,即便是中国人寿也达到了9.5%。由于速度低,其保费收入已经被人保寿险在2016年超越,成为了5家公司中的老末。究其原因,最直接的就是代理人规模发展缓慢,2012年时新华保险的代理人数量为20.4万人,2017年是34.8万人,虽然也增长了71%,但是要远远低于平安人寿170%、中国人寿128%、太保人寿196%的增幅。

第二个感觉是面对挑战,新华保险也很努力,正在积极转型,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2012-2017年,尽管保费收入总量停滞不前,但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善:

1、健康保险和传统型保险快速增长,原先分红险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被打破。2012-2017年,分红险的保费收入从900亿元降至519亿元,降幅达42%,而同期健康险和传统型保险的保费收入分别增长了441%和2814%。

2、持续优化渠道和交付方式。一是个险渠道占比已经从2012年的44%提高到2017年的80%;二是首年保费中期交比例从45%提高到93%,参见图5。

3、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保持较快增长。2012-2017年间,二者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了23.7%和22.0%,虽较平安还有一定差距,但总体居于前列。同时,新业务价值率也从13%提高到40%左右。

图5 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和结构变化情况

个人感觉,新华保险虽然还不是一个“好学生”,但还算上进。希望能够通过能力,转型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