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善本,收藏之源

 rhg上善若水 2018-12-17
古籍善本  逆势上扬

一页宋版

一两黄金

他们从历史的尘埃中走来

只言片语已成黄金

从磬书到竹简

从帛书到线状古籍

中国古代书籍承载着文明

凝结着人类的智慧

数千年来

佳书善本层出不穷

古人览卷凭栏

收藏诗意人生

拂去尘埃展现光华

在今天

古籍善本收藏方兴未艾

是收藏冷门中的热门

著名文物收藏家刘建业娓娓道来

为您讲述小书本里的大文化

    


讲师简介



刘建业:


文博研究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咨询鉴定专业委员会前秘书长

潜心研究中国文物鉴定40余年

尤擅书画和古籍善本的鉴定


什么是古籍善本


善本,简单讲就是好的书本。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书本。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唐以后,雕版印刷术出现,书籍开始出现版本的概念。


古籍善本的地位


中国的收藏活动源远流长,历代收藏家迭出,收藏品类也五花八门,形成了非常璀璨的中国收藏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使得大量艺术珍品得以保存。


▲甲骨文


近几年最受追逐的历代书画、历代陶瓷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这类收藏从明代开始就达到了一个高峰。但古籍善本的收藏跟这类艺术品的收藏不同,古籍善本的收藏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收藏的源头


▲竹简


为什么是传统文化收藏的源头?


早在瓷器、玉器等这些艺术品没有出现以前,古籍善本的收藏已经开始了。从目前查到的资料看,早在三千多年前,在西周就开始了书籍版本的收藏活动。西周时期,国家专门设立机构“藏史”,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称的国家图书馆。从现在得到的资料中,我们发现大家所熟悉的老子就曾经做过西周藏史的院史,也就是说他是我国第一任最早的图书馆馆长。


现在各个领域都在供始祖,比如说鲁班爷是木器行的始祖、孙思邈是中药始祖、神农氏是中医的始祖。那么我们现在的图书馆、书店的祖师爷就应该是老子。西周时期,三千年以前,瓷器还未出现,书画也未形成门类,所以那个时期,这些收藏都谈不上,但古籍善本的收藏却已经成为一个系列。


▲老子


到了战国时期,书的收藏、研究、保管就更成为知识分子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春秋战国时期都出现了一些大收藏家,他们也都是收藏古籍善本的,比如战国的苏秦,他就是非常著名的图书收藏者,他家的藏书有几十篓。因为那个时候是书卷、竹帛,所以只能放在篓里。还有一位大学者叫惠施,他有一本书叫《惠子》,是诸子百家之一。这个人的图书收藏也是非常著名的,《庄子》中记载道:“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就是说惠子收藏的书有五车之多。我们所熟知的成语“学富五车”,就是指的惠子。战国时期的图书收藏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苏秦


由此可见,古籍善本的收藏可谓是历史悠久,根据不同版本书籍收录文献多寡,校勘精劣程度,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劣本的差别。书籍版本出现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


(本文根据文物宝库频道《文物大讲堂》刘建业老师讲座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