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

 墨香笙樵 2018-12-17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第二十集

黄姚镇——乐善好德

《记住乡愁》主题曲《乡愁》词:

多少年的追寻,

多少次的叩问,

乡愁是一碗水,

乡愁是一杯酒,

乡愁是一朵云,

乡愁是一生情。

年深外境犹吾境,

日久他乡即故乡。

游子,

你可记得,

土地的芳香;

妈妈,

你可知道,

儿女的心肠。

一碗水,

一杯酒,

一朵云,

一生情。

 黄姚镇——乐善好德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20170201《记住乡愁》第三季第二十集)

 

清晨的阳光穿过峰丛,超过古屋的山墙,挥洒在黄姚古镇的几方水池之上,古镇里早起的人们陆续来到古井旁边,挑水、洗菜、洗衣服,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古井之水流过五个水池,哪里取水,哪里洗菜,哪里洗水,哪里洗手,无需有人提醒,一切遵循村规民约。古井又称“仙人井”,传说,古镇上曾有一位阿婆照顾卧病在床的媳妇十余载,不离不弃,其善良厚德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于是七夕这天,七仙女降临井边施法,让井水有了神力,阿婆担回井水让媳妇喝下,病痛竟然不治而愈。从此,古镇人把这口井称为“仙人井”,古井之水称为“善水”,还把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定为“提水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到井边焚香担水,立誓行善积德,祈求去病消灾,千百年来,黄姚古镇上的人们就这样被善水滋养着,心怀善念,乐善好德。

记者韩佳:“‘仙人井’的井水清澈甘甜,它不仅满足了黄姚人的生活日常,还滋养了黄姚人的心性。井水流入小溪,小溪汇入姚江,穿古镇而过。黄姚,这座被溪流环绕,被青山环抱的古镇,跟江南水乡的古镇比起来,大有不同,它显得格外小巧秀气,幽雅宁静。也正转为如此,很多人把它比作‘梦境家园’,在这里,小桥流水,青砖黛瓦,无不深藏着人们对家园的深深眷恋。”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东北部漓江下游。南方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黄姚山水灵秀,素有“小桂林”之称。宋代时,因为此地人家只有黄、姚两姓,故得名“黄姚”。明末清初,从广东南海、高明、鹤山等地,迁入大量客家人,使世居黄姚的姓氏达到30多个,也使黄姚镇初具规模,形成“九宫八卦阵”式的街道格局,清乾隆年间到民国是黄姚发展的鼎盛时期,家家经商,户户开店,手工业和加工业兴旺发达,这条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板街上,留下了无数商旅印迹。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黄姚镇居民黄运化:“现在我们就绕着姚江的石板街,我们看这条街就叫‘鲤鱼街’,为什么叫‘鲤鱼街’?你看脚下,”记者韩佳:“鱼的形状。”黄姚镇居民黄运化:“对,我们黄姚人做善事的时候有一种习惯,就在河里面放生鱼,黄姚的工匠,修到这截街的时候,发现这里有一快石头很像鱼,所以不忍心把它凿掉,就保留了下来,相当于把这条石鱼放生了。”记者韩佳:“但问题是这一条路都比较平坦,就这里凸出来,不会绊倒人吗?”黄运化:“这条鱼很有灵气的,虽然它在路中间凸出来,从来没有绊倒过过路的人。”

黄姚人相信,善能聚人,德能聚财,留下了石鱼的“鲤鱼街”,曾是黄姚最繁华的街道,“千街万街不如黄姚街”,说的就是当年盛景。那时,黄姚古镇上商贾云集,商号林立。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在此汇聚交融,汉族与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长期共存,相处融洽,黄姚因此成为湘、桂、粤三省交会处的商贸重镇。

记者韩佳:“清雅的黄姚古镇,在历史上远离战乱烽火的侵扰,曾有过许多古老商业的辉煌和传奇。但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最让黄姚人铭记的,还是那一个个人与人之间,有关于善德的温暖故事。数百年来,一代代黄姚人以言传身教,传承着属于自己的善德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在黄姚古镇的新兴街上,有一座清幽的古宅,名为“圣旨府”,曾是清代一位读书人的故居。贺州市博物馆馆长胡庆生:“这条街原来有个叫梁都的人,他的父母从小就叫他积德行善,长大以后做人们的模范,榜样。后来光绪皇帝就表彰他的父母教子有方,而且给他发了个圣旨,所以这里就有一幅圣旨,也叫‘圣旨府’。”清光绪年间,梁都任广西迁江县训导,辅佐知县处理教育方面的事务。任职期间,梁都经常走访少数民族聚居地和贫民家庭,他发现私塾里很多有才华、有抱负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无力升上县学考取功名。于是,他把这些好学生的名字,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向县官谏言,多开一个班专门吸收这样的学生,可是县官认为,多开班就意味着多投入,不好办。但是,梁都却不想放弃。贺州市博物馆馆长胡庆生:“他就把自己的俸禄、俸银,就是现在叫工资,就全部捐出来,捐到什么地步呢?连给他父母办寿的钱,他都拿出来了。我们可能就没想到,他的父母听到这个事以后,不仅没有批评他,还鼓励他,肯定他,说,孩子,你做了这件好事。”梁都的执着和坚持,最终感动了当地百姓,大家纷纷捐资捐物,支持他办学,于是,一批壮族、瑶族和苗族的学生,以及汉族贫民子弟,得以从私塾升入县学读书。后来,梁都的事迹被上表到朝廷,光绪皇帝得知后深为感动,颁下圣旨,褒奖梁都父母,“善教家风,教子有方”。 贺州市博物馆馆长胡庆生:“皇帝给他们家这么一块匾,‘教子有方’的匾,对他一个宣传。这样,黄姚的老百姓,就从中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榜样,然后,每家每户都以他为榜样,教自己的孩子,做善良的人,行善良的事。”家教为善,黄姚人从小受到善行善举的耳濡目染,这让善德像种子一样,早早根植于他们的内心。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对古镇人来说,修桥铺路是行善积德的事,也是黄姚人一生最应该做的善事。方圆不足四平方公里的黄姚镇内,就有珠江、姚江和兴宁河穿镇而过,形态各异的十五座石桥横跨河面,连接两岸。这些桥不但造型美观,而且坚固实用,黄姚也因此被称为“石桥博物馆”,形成了“有山有水,有水有桥,有桥有亭,有亭有联,有联有匾”的独特风景和不文景观。这一座座石桥,一个个亭台,都与黄姚人的善德有关。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位于亭子溪上的这座平板石桥,就是由当地的几位寡妇捐建的。相传,清代初期,一年春夏之交,姚江暴发水患,一位小贩从亭子溪涉水回来,不料,失足坠河,被大水冲走,赶来的妻儿痛不欲生,还好被黄姚镇上几位寡妇劝住,才没有轻生。河边时有发生的悲剧,让这几位妇女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其中一位就提议,姐妹几个一起出钱,为乡民们建一座石桥,另外几位听了,纷纷响应。然而,封建社会的妇女们,要靠一己之力捐建一座桥,这可谈何容易。为此,有的姐妹卖掉了陪嫁首饰,有的熬夜替人缝补洗衣,赚到的钱,大家一文一文地凑在一起,历时三年,终于凑够了银两。姐妹们悄悄请来做工的人,又买来长石,在亭子溪上架起了这座三米多长,近一米宽的简易平石桥。石桥连通了去往昭平县城的陆路,大大方便了乡邻出行。后来,当人们得知,捐桥的是黄姚镇上的几位寡妇,无不交口称赞,于是,就把这座桥叫作了“寡母桥”。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清顺治年间,昭平知县陈定国来到黄姚,被修桥的故事深深打动,可是听到桥名唤作“寡母桥”,又觉不雅,于是题下“枕漱”二字,取“枕流漱石”之意。300多年过去,如今的石桥上依然人来人往,成为古镇乐善好德之风的历史见证。

记者韩佳:“黄姚古镇现存有300多间明清老宅,走在古镇里,就好像穿越了时空。身边这一间间老宅,不经意间,就会跟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名字联系在一起。70多年前,在抗日的烽火岁月里,黄姚曾经承载着民族的苦难和希望,是很多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同胞的‘庇护所’和‘大后方’。”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家住鲤鱼街的劳求强大叔,今年77岁,他曾亲历过这样一段往事。黄姚镇居民劳求强:“当时很多人来黄姚的,当时黄姚已经家家户户住满了人,人满为患了的。”1944年11月,桂林沦陷,大批民众从桂林疏散到了黄姚,国难当头,黄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接纳和善待着来此避难的同胞。黄姚当时有30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面疏散到黄姚的民众则有8000多人,当时的黄姚,无论寺庙、祠堂,还是学校、民舍,都住满了避难的同胞,但是黄姚人毫无怨言,家家都是尽己所能。当时,劳求强家也住进了三家人,一天下午,一位全身瘫痪的瘦弱男子,被担架抬着送到了劳求强家,虽然家里已经住满,但是,劳求强的父母还是决定再挤一挤,腾出一间房来让他居住。黄姚镇居民劳求强:“我父亲就腾出自己住的房间,宁愿住到舂米磨谷的磨坊去,我姐姐和我,和我父母亲,我们四个人住在磨坊里面。”当时,劳求强一家并不知道,这位躺在担架上的男子,就是中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和科普作家高士其。高士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在一次试验当中,不幸感染病毒致使终身残疾。劳求强:“我姐姐帮他挑水,我母亲有时候帮他煮一下早餐,有时候有好菜捧给他吃,过年有什么土特产,也捧给他尝一尝,当自己家人一样看待。”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当时,和高士其一起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一大批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何香凝、欧阳予倩、千家驹、莫乃群、张锡昌等都曾在黄姚居住。欧阳予倩是中国著名的戏剧艺术家,时任广西艺术馆馆长,与京剧大师梅兰芳并称“北梅南欧”,他领导的广西艺术馆也在那一时期,搬进了黄姚镇的吴家祠堂办公。虽然条件极其艰苦,但这些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仍旧心系国家与民族,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元旦,在黄姚的古戏台上,欧阳予倩带领广西艺术馆成员,举办了一台元旦晚会,演出了《铁蹄下的歌女》、《卢沟桥问答》和《放下你的鞭子》等许多抗战节目。贺州市博物馆馆长胡庆生:“他们这些剧目感染力很强,老百姓反响也很热烈,大家也深受鼓舞和感染,然后就喊口号,说‘抗战必胜’!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一场晚会就给我们的黄姚群众,一个很深的爱国主义教育,然后也激发了大家抗战的热情和必胜的信心,以后,我们黄姚的很多群众,就这样走上了革命道路。”

黄姚人的善良感染着这些文化界的人士,当欧阳予倩、千家驹等人,得知黄姚群众有开办中学的强烈愿望后,立即成立筹备会,为黄姚创办了第一所中学和第一个图书馆。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1945年8月,抗战取得了最终胜利,渡过了难关的避难群众,也陆续离开了黄姚。离别之际,高士其为黄姚古镇留下了一首深情的小诗《别了,黄姚》,他在诗中将黄姚比作他“避难时的保姆”,“患难中的朋友”和“乱世间的爱人”。黄姚镇居民劳求强:“‘别说我们不喜欢小草屋,在你温暖的怀抱里,滴落了疏散人的泪珠’,很多人感动,看到我们家里面,他自己也很感动,看到我们家里照顾他。‘如今,抗战胜利了,我们得回去,别了,我们避难时的保姆’。当时来这里避难的,30多年前,我看到他的诗,登上《广西日报》,我才知道他的身份。大家都是落难人,我们是贫苦农民,都是应该互相照顾的。”

黄姚人无私接纳了近万名落难同胞,为他们在战乱中提供了一处温暖的庇护场所,而那些接受帮助的文化界人士,又为古镇人带去了进步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为当地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贺州市博物馆馆长胡庆生:“这个财富就是精神财富和历史财富。当然,我们黄姚人他们可能就认为,积德行善这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会求什么回报。所以他们用一种很朴素的情怀,去坚守他们的道德。但是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时刻,他们用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人的小善,慢慢汇聚成一个对国家民族有益的大善大德。我们觉得这种善和德,不仅仅是黄姚人,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都是要好好坚守的。”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穿越历史的时空,如今的黄姚人,依然把“崇德扬善”视为信仰,以善德作为立世之本。徐向前和爱人一起经营着镇上一家专做黄姚豆豉的老字号。黄姚豆豉是黄姚最出名的特产,清朝时,不仅成为皇家贡品,更远销东南亚,古镇人爱吃豆豉,一日三餐,宁不食米,不可无豆豉。作为上门女婿,徐向前必须努力学习,从岳父那里得到杨家古法制作豆豉的真传,才能成为“杨晋记豆豉”的传承人。古法制作豆豉的工序极其繁杂,其中最为累人的环节是簸豆,为的是让蒸熟的豆子,能够迅速而均匀地散热,不至于因为闷熟过头而影响了质量。:“主要是手特别酸,麻木了,但是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两只手臂包括腰,这些都很酸。所以可想而知,传统的做法就是这样很辛苦的。”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徐向前也曾想过偷懒省掉这道工序,却被岳父狠狠地骂了一通。为此,翁婿两人一个礼拜都没有说话。徐向前妻子的七叔公杨和安,见翁婿两闹矛盾,便拿出族谱教导小徐:食品即良心,绝不能偷工减料,更不能以次充好。做豆豉,除了学技,更要学道。:“我们杨家主要有一条‘清白传家守四知’。‘四知’就是指‘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这‘四知’主要是做事要凭自己良心做事,做生意要老实。”杨家的“四知”祖训,要求子孙做人做事要以良心为底线,以善德为上线,做事,即使别人没有看到,也不能做昧良心之事,做人,则要以善立世,回馈社会,这才叫善德。在七叔公的教导下,小徐明白了杨家以善立世的传统。从此,他学做豆豉更加卖力,也更加用心,对待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对于每一锅豆豉都精益求精。学徒两年之后,“杨晋记”的木印终于交到了他的手上,同时,一份责任也传递到了他的身上。

和善之风在古镇人家世代传承,使得这里民风质朴,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温情。千百年来,街坊邻居相处得亲如一家。

记者韩佳:“在黄姚古镇,街坊之间打招呼都是用亲属称谓,这个叫表哥,那个叫二婶,给人的感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特别近,整个古镇的人都是亲戚,是一大家族人,特别温暖。经过一番打听我才知道,原来在黄姚有这样一种说法,同姓即一家,也就是他们认为,只要是同一姓氏的人,无论你来自哪里,都是一家人。”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20世纪80年代,一位姓杨的老人,从外地搬到了黄姚的龙畔街上,老人患有眼疾,生活不便。古雪英阿姨的夫家姓杨,见新搬来的老人与她夫家同姓,于是一家人就把他当作亲戚看待,以叔公相称。黄姚镇居民古雪英:“因为他的眼睛不方便,一个人也没有媳妇,没有儿女,后来我们就帮他做一点,毕竟他上了年纪了。”古雪英常叫自家孩子,放学以后去给老人帮忙,因为两家相隔几条街,开始的时候,小孩都不太理解,去了几次就不愿再去了,古阿姨就对孩子们说,这是家里的亲戚,我们不帮谁帮。从此,孩子们常去老人家里走动,黄姚街上的很多人就以为两家真是亲戚,老人晚年的时候,因为身体多病,常有思想负担,古阿姨一家就耐心开导他。黄姚镇居民古雪英:“他说是啊,你们都很乐意帮助我,我怕拖累你们,这样子。我们不怕的,我们就把你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后来,古雪英一家就真的把老人接到了家里来照顾。有了“家人”的陪伴,老人不再觉得孤单,热热闹闹地度过了温暖的晚年时光。古雪英:“他走的时候,棺木是我们家出的,堂兄帮出点钱,一起埋葬他,每年清明节我们都去拜祭他,不图什么回报。”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黄姚镇——乐善好德

和古阿姨一样,家住黄姚金德街的林意容大姐,也是个热心人,黄姚街上无论哪家有了大事小情,都爱找她帮忙,街坊邻里,几乎每个人的手机里,都存着林大姐的电话号码,遇事首先就会想到找她。黄姚镇居民林意容:“因为小时候我有这种想法,人家帮过我一次,我就帮人家两次。”林大姐家七个姐妹,她排行第五,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孩子多,姐妹们常常挨饿,个子都很瘦小,街坊四邻看着都很心疼。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但是大家所给予的帮助,让林大姐一直铭记于心。黄姚镇居民林意容:“隔壁的阿婆阿婶,看到我们家里几个孩子,饿得个子又小又瘦,这时他们就看你们几个孩子饿成这样子,还是到我们家里吃红薯米吧,给一点你们吃。”黄姚人的善良,在林大姐的内心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最近这些年,黄姚镇上的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去打工,镇上留下了不少留守老人,林大姐就经常走家串户地,去探望和照顾他们。一位阿婆上街时不小心摔伤了腿,家里无人照顾,林大姐知道后,连续三个月去给阿婆搽药,悉心照料,直到老人康复。如今,林大姐家已是四代同堂,她的老母亲已是93岁高寿,冬至这一天正好是老母亲的生日,给长寿老人做豆腐酿,是黄姚古镇上的人们敬老爱老的一项传统。黄姚镇林意容:“老人生日,还是过节什么事,酿豆腐酿的,里面是有心,好包圆的,是‘团团圆圆’,这样来。”记者韩佳:“噢,是有心的,把自己心包在里面。”除了豆腐酿,林大姐的爱人还特意制作了长寿簸箕宴,邀请街坊四邻的老人们一起过来分享,祝愿所有的老人们健康长寿。

善水滋养善心,善行育就善风,乐善好德的古镇黄姚,历经千年风雨,如今更具魅力,江水清幽,慢慢流淌,每当节日,家家户户点亮柚子灯,沿江流放。黄姚人祈愿这远流的灯火和江水,能为黄姚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片尾曲《月亮看我》(《记住乡愁》第三季第16-20集)

 

月亮看我时

我会想故乡

一把油纸伞

动人的脸庞

撩开雨丝看你

撞见了白墙

回头问灰瓦

说你叫丁香

月亮看我时

我也看月亮

太多的旧时光

来不及珍藏

月亮看我时

我也看月亮

太多的新时光

只争朝夕忙

太多的新时光

只争朝夕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