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龙逄墓

 三驾马车1966 2018-12-17

发布时间:2015-10-16 16:03:28



安效民

关龙逄是夏末大夫、谏官。民国诗人初方元有诗云:“死谏开先第一人”。据传:龙逄死后,归骸河南本郡,葬于今灵宝市函谷关镇孟村,原冢大数亩,人们为其竖碑上书“夏直谏臣关公之墓”,历代过往官员必到墓前拜谒,传为习俗。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诗篇。清末民国初年,墓旁还有陵庙。后来,陵庙在战火中被夷平,墓前立碑也毁于战火,现仅存数尺高的土冢。据说,墓冢是在关龙逄死后,由士兵们从千里之外用背带装运来的黄土垒成的,其占地达四、五亩之大,中间高8米。当地村民介绍,站在土堆上向四处看,这里是最低的位置,然而从远处看,这里却是最高的地方。据老人说,墓中还有砖制结构,砖有36厘米长,16厘米宽,厚有6厘米。1956年灵宝县(已改为市)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任君王。他继位后,不思改革,荒淫无度。关龙逄把绘制有古代先王功绩的“皇图”展示给夏桀,奉劝他要像夏朝的祖先大禹、夏启、少康那样节俭爱民,体察民间疾苦。同时劝告夏桀说,如果他再那样纵欲享乐,挥霍无度,亡国灭顶之灾就要降到他的身上。面对关龙逄的苦言相谏,夏桀不但听不进去,反而一怒之下把“皇图”烧毁,并下令处死正直的关龙逄,以此禁绝士人劝谏。关龙逄死后,再也没人敢出来说真话了。这样,夏王朝贤臣绝迹,言路闭塞,朝廷一天天腐败下去,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最后被商汤诛灭,500年的夏王朝从此结束。

  关龙逄出生在安邑(今山西运城西北)一个奴隶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生性善良、深明大义,对奴隶富有同情心。他的幼年正值夏朝明君发在位时期,内部纷争停止,将士英勇善战,边界得以巩固。后来,关龙逄也被选为大夫。但是,桀弑父继位后,施行暴政,残杀忠臣良将,蹂躏黎民百姓,天怒人怨,朝政日衰。大夫关龙逄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常常直言进谏,力劝夏王桀收敛自己的行为,体恤百姓。时间一长,好大喜功的桀便对关龙逄产生了厌恶和反感。

    据《纲鉴易知录》记载,关龙逄52岁那年,向夏王桀进谏说:“人君廉恭敬信,节用爱人,故天下安,而社稷庙固。今王侈糜嗜杀,民惟恐君之后亡矣!人心已去,天命不佑,盍少俊乎?”然而,桀并不听他所劝,关龙逄就站在那儿不动也不离去,结果惹恼了桀,一怒之下就将他杀掉了。

    关龙逄之死还有一说:夏王桀让关龙逄陪他到瑶台观看炮烙之刑,夏桀问他:“观看这种刑罚快乐吗?”关龙逄答道:“快乐!”桀反问他:“观看酷刑为何不悲伤?”关龙逄答:“天下人认为最苦的恰恰是君认为最乐的,我是君的臣,为何不高兴呢?”桀说:“现在我听你说,说对了我就改正,说的不对我就对你施加酷刑。”|关龙逄说:“我看君头上悬着危石,脚下踏着春冰,头顶危石无不被石覆压,脚踏春冰无不下陷。”桀笑道:“你是说国家灭亡,我要同国家一起灭亡。你只知我要灭亡,却不知你现在就要灭亡吗?”于是,桀对关龙逄施以炮烙之刑,关龙逄赴火而死。  

    夏桀杀了关龙逄后,更加肆无忌惮。而在此时,商民族日益兴盛起来,一举灭了夏朝,夏桀逃亡到安徽南巢(今安徽巢湖),后死于亭山。

  关龙逄虽遭受了炮烙之刑,但由于他敢为民请命,勇于犯上死谏,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拥戴。后人为纪念这位刚直不阿的忠臣,在埋葬忠骨之处用黄土堆起一座占地近10亩的庞大墓冢。在墓的周围,种植了松柏,使整个墓地显得肃穆庄严。后来,他们还建了一座关公祠,祠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夏直臣关公之墓”。据史料记载,石碑是唐代开元十三年(725年)立的,唐太宗李世民东巡时还到墓地致祭;祠堂是宋朝绍圣四年(1097年)所建。对此,古《灵宝县志》也有记载:“龙逄赴火而死,归骸本郡,葬于县南5里孟村之西原。冢大数亩,唐为立碑,大书夏直臣关公之墓。”

    民国诗人初元方还专门写了《关龙逄墓》一诗:“死谏开先第一人,千秋从此解批鳞。空言盛世能旌善,抔土何曾表直臣。”

    据说,历代过往官员必到墓前拜谒,沿为习俗。清末民初,墓前还有陵庙。如今,由于年代久远,关龙逄墓仅存一座一丈多高的土冢。虽然关龙逄墓已经荒芜,但其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常有一些考古专家或历史学家到这儿进行考察。

责任编辑:范心雷    

文章出处:函谷关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