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一百年神庙,能让洪水乖乖绕道,专家无法解释,却被小孩破解

 来来永胜 2018-12-17


我们在建房子时,为防止洪水淹没,大多会选择在离河水较,地势较高处。不过在陕西省却有一座城隍庙,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建在沙滩上,每当发洪水,岸边房屋都随河流飘走,可洪水遇到它却神奇般的绕道而行。


一次还能说是巧合,但次数多了那真是神了,难道是庙里的城隍爷显灵?还是其中另有蹊跷?对此专家也是疑惑不解,没成想却被3个中学生揭开了谜团!

这个城隍庙位于陕西省宁陕县城以北5公里的长安河的沙洲之上,并建于乾隆50年(178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在这里每年的平均降水量高达900毫米,是洪水高发地区,可每次洪水过境时,碰到它就会自动分成两路,避开城隍庙向下流而去。


在当地也就盛传“金鸭浮舟”的故事,说这里的风水好,而城隍庙下有一只金鸭子,每当遇到洪水时,金鸭子就会托着城隍庙随洪水一起升高,因此城隍庙淹不了、冲不毁。



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还是当不了真,直到2006年时,宁陕中学有3名学生通过现场勘察,才发现其中的端倪。原来在沙滩最北端,有十多块形似犀牛的巨石,当地人称为犀牛背。首先,犀牛背为龙头的生根石群,在这里起到了与黄河抵住山相同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对上游的河水分水导流,河心洲位于大河的一个拐角处,河水对于弯道产生一个巨大的离心力。加之犀牛背的阻挡,使四分之三的河水,涌向老城村所在的凹按。这时就会给人一种城隍庙升高了的错觉。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这些巨石群,类似于我国古代水利杰作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堤”,在分洪导流,保护城隍庙。真不得不佩服我国古代建筑师智慧,采用的科学设计方法,洞悉其中规律,才能使得城隍庙保存至今。

而这几个中学生更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