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西的困局

 文殊院士 2018-12-17

你在线的那头,饱受风霜,我在线的这头,享受春光;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念着我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艳阳里,想着你大雪纷飞。如果冬夜之前来得及,我要45∠仰望你,我的黑河大兄弟……如果所有土地连在一起,我们还是不能再相聚!

说到这,想必各位大神知道这期该聊什么了——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为什么聊了三期关于地理分界线的话题,重要,非常重要,这些地理分界线并不是人设的划分,而是对区域地形、气候、人文环境的客观呈现。

数据支撑起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上个世纪30年代,胡焕庸先生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中国人口之分布》,第一次用等值线的方法,绘制《中国人口密度图》。胡先生在文中着重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特别是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在人口密度方面的鲜明对比。

我国东南部地狭人稠,而西北部地广人稀。这是人所共见的。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一条可以显示两侧人口稀密悬殊的明确界线,那就是自黑龙江之瑷珲(爱辉即今黑河)向西南直到云南之腾冲的直线。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胡焕庸1935年绘制的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

根据先生当时的分析,在此线之东南,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反之,在此线之西北,在全国64%的土地上,只有全国4%的人口。这就是说,同全国平均密度相比,东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仅及其1/16。在二者之间,平均人口密度成42.6:1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胡焕庸1935年绘制的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在此基础上列出比对数据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现今胡焕庸线两则数据比对

思维缜密的地理迷可能看出,上面两图的不同,还有数据上的差异。二战后,国民政府承认外蒙独立,具体来龙去脉以后再聊。虽然海棠叶成大雄鸡,线两则比对数据也出现变化,但胡焕庸线依旧一动不动,就在那里,等着你!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孔雀东南飞 财富东南聚。地区用电量、路网运输情况、区域灯光图等数据都能直接反映出经济的活跃性和财富的集聚度。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NASA的夜晚灯光图

很有意思的是在上图中,我们可能会疑惑印度的夜晚灯光数据,这方面大家可以结合印度的人口分布及地形情况就能明白,具体的下期可以捎带说一下。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高铁线路规划与人口密度叠加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春节期间人口迁徙流动图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城市航班集聚图

从图表及地图数据来看,区域地理地形会影响到人的活动空间及频次,人口密度分布基本也与自然地理分割线吻合,从而进一步形成人文分割线。这也就产生了经济活动、财富集聚都市圈、通勤等一切人类活动。其实这类地理分割线是人口、经济分布不均匀的线,也是划分繁华与寂辽的线。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国家都被这条线分割成两块。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同样是NASA的夜晚灯光图,美国也是这样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整体来看,人口聚集地形成的大城市,都是该国经济发达地区,如日本的东京、大阪,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欧洲的伦敦、巴黎等。人口的迁入对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了解人口分布情况,便能了解哪里经济更活跃、更有活力。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成因及未来

关于胡焕庸线两侧这么大的差异,胡先生曾提出三个原因: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其中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最大,尤其是气候。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洋流

根据中科院王铮、吴静等学者的进一步研究,胡焕庸线是历史气候变化的产物,在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汉唐时期,尚未出现胡焕庸线。大约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30年到1260年期间,中国大陆气候发生突变,气温逐步下降,降水明显减少,这与世界公认的中世纪温暖期结束时间一致。

从那时起,各种旱涝灾害的分布走向与胡焕庸线日趋吻合,最终锁定两侧的生态环境和人口分布格局。当然,胡焕庸线的形成与人为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历史上的战乱如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变等使得古代的人口从北方向东南地区迁移,对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也产生一定影响。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全球局部NPP分布图

净初级生产力(NPP),直接决定了区域土地能够产出多少粮食、供养多少人口。从上图可以看出,整个我国中纬度地区东南是最丰饶的,但是NPP高不一定能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农业开发还要考虑地形。高原和多山的地形显然不适合农业开发,所以我国华南地区虽然NPP很高,但在古代却只是荒芜之地。要开发农业,最好是大面积的平原区,特别是冲积平原。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华南地形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华北大平原

所以说地球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交叉,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活动空间。在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下,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受制于区域纬度、地形地貌、环境气候及人文科技等因素。

作为构建生产力核心要素的人和物,在当前工业文明及后现代文明下,人类科技树与自然资源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而西部地区作为能源、矿物资源丰库,在而这一点上,无疑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东西的困局|读懂黑河-腾冲这条线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

读懂了这条线,似乎也就读懂了背后的中国,这条线也会成为研究人员、投资人和企业家们最关注的人文地理分割线。更重要的是决策者需要清醒的意识到,未来随着城镇化进一步发展,人口虹吸效应的放大,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挑战也就更加严峻。如何突破人口、经济上东西困局,推动区域更加科学的协调发展,使每个城市都能成为安居的乐土,处理好能源、水、雾霾、生态等问题,这才是我们对这条线的正确解读方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千百年前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若干年后是不是这样,谁知道呢?但可以知道的是无形的线总会存在,并左右着我们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