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资讯 | 解读邮轮旅游一体化与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

 cxag 2018-12-17

10月24日,由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编的《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8)》(中英文版)正式在2018亚太邮轮大会上如期发布。

    邮轮旅游一体化与

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


  联动联促,

  成立邮轮旅游一体化联席会议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由上海牵头,组成长三角邮轮旅游体化联席会议,组织编写长三角邮轮旅游总体规划,提出和制定邮轮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政策和法规,协调各方利益冲突,统一实施跨区域的重大邮轮旅游合作项目等。“联席会议”必须强化整体发展的系统规划,包括港口功能定位与合作、腹地客源市场开发模式、腹地旅游产品开发模式、邮轮游客岸上旅游线路设计、内河邮轮线路与产品设计、邮轮旅游全程服务的标准化统一,并选举成立跨越行政边界的“长三角邮轮旅游合作委员会”,创立制度化的专题小组,提出邮轮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共建目标和可行计划,并实施具体工作。


  港腹联动,

 打造长三角邮轮母港资源集聚平台 


长三角区位图


发挥上海邮轮母港、舟山、温州、连云港等邮轮始发港的辐射效应,依托长三角腹地旅游资源,整合优秀旅行社及优质景点,打造都市风光、生态山水、园林古镇、文化民俗等跨区域特色旅游产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旅游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丰富邮轮岸上观光旅游产品供给,拓展入境邮轮业务;通过多方协作做大客源市场,实现港口与城市、腹地与腹地之间“面上推开、点上突破、融合互动”的协同发展局面。


  推己及人,

  推进当地旅游政策区域化  


旅游交通三位一体


在旅游政策方面,将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成果与邮轮旅游对接。探索建立长三角景区联动优惠政策,推出“邮轮+旅游”产品;完善长三角高铁旅游联盟的合作机制,创新“邮轮+高铁”产品;打造长三角与区外客源市场的互动平台,多渠道巩固和扩大客源;借鉴欧盟旅游一体化经验,通过区城发展基金和长三角社会基金等解决不同发展水平的成员利益分配与激励问题;开展区域边检合作模式,全面推进邮轮窗口模块建设,探索推进建立长三角单一窗口,实现立体化合作;共同申请更高开发度的免签政策等。


  标准统一,

 优化长三角邮轮旅游岸上产品配备 


江南水乡


长三角旅游资源丰富,“江南水乡”在游客心中的品牌认知度高,非常适合开发邮轮旅游与内河邮轮产品。可全面梳理与深入分析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借鉴国际邮轮港口岸上产品配备与资源配置经验;设计既能与国际邮轮业相匹配又能与国内旅游资源特色有效结合的岸上产品,打造“高品质、高服务标准”的邮轮旅游岸上产品与活动;建立质量管理联动机制,统一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标准。比如,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可构建“大社主导、小社参与”下的邮轮旅游产品设计与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的邮轮旅游服务评价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


  品牌整合,

 实现长三角邮轮旅游集成推广效应 


长三角城市分布图


将长三角地区的邮轮旅游形象与江南文化旅游形象相结合,建立以旅游形象整合为主题的发展模式。明确树立长三角邮轮旅游整体形象,通过各种渠道向外传播,建立良好的美誉度和口碑,吸引区外旅游者。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以文化为灵魂,以邮轮旅游为载体,推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


  营销创新,

 共同做大长三角邮轮旅游客源市场 


旅游一体化交通图


采取“政府投资+补贴,景区投入+让利,旅行社参与+经营”的三位一体模式,将邮轮旅游船票与岸上景点、酒店、主题乐园等结合,制定联票优惠机制,提升长三角邮轮旅游人气。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可借助大交通优势创新“邮轮+交通”旅游产品,降低游客出游成本;通过“邮轮+高铁+大巴”快捷通道,打造长三角“由家门到舱门”的体化邮轮服务模式,通过“邮轮+高铁+景区门票”、“ 邮轮+高铁+酒店”等旅游产品来吸引区外游客;通过建立长三角目的地营销信息中心,进行邮轮旅游产品测试与消费者满意度调查。


  星罗棋布,

  完善旅游集散与信息中心建设  


旅游交通网络


(1)推进三大交通网集散功能建设。利用长三角轨道网、铁路网,在主要接驳口设立旅游集散中心,做好交通衔接,开通旅游专线巴士,与各邮轮港口连接,逐步形成由长三角轨道网和铁路网连通的旅游集散中心网络,延伸客运港口旅游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长江水系沿岸客运港口建设,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客运港口体系。依托上海连云港舟山等都轮母难码来逐步完善港口旅游集散中心功能。


(2)推进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邮轮旅游咨询中心的统一规划和监管,在口岸、机场、火车站、客运码头、酒店景区等公共场所及相关单位建立旅游咨询网点,推出长三角整体邮轮旅游宣传品、岸上产品指南等;推动长三角设立统一的邮轮旅游服务呼叫中心, 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


  点线融合,

  开发长三角内河邮轮产品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通过内河邮轮线路将不同地区风格独特的旅游资源进行串联,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长三角区域内河邮轮旅游精品路线。对长三角全区码头设施及交通网络进行整合,将各城市的旅游最点串联,形成整体化、体验化的精品线路。比如,基于内河邮轮多日之旅特点,打造从水上到岸上的内河邮轮航线,设置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普陀山、天台山、九华山、庐山等精品佛教线路;以上海滨海旅游度假区、普陀山、象山影视城、蛎岈山为中心的滨海线路;以定海古城、上海孙中山故居、南京为中心的历史古城线路;以舟山丝路遗址、上海外滩、河姆渡文化遗产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线路等。


  术业专攻,

  实现邮轮旅游人才培训一体化  


邮轮旅游人才培训一体化


要明晰长三角旅游发展的需要,从需求出发制定旅游人才用人制度,培养稀缺型服务人才;可借鉴欧盟旅游发展成立长三角旅游管理学院,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旅游专业高校资源,与国外著名旅游教育培训机构、邮轮公司等联合举办境外培训,按照国际化标准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长三角地区的邮轮旅游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人才薪资待遇,留住稀缺人才;定期对各级各类旅游人才进行定向培训,提升其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通过跨国招聘、培训等方式吸引和培养长三角邮轮旅游复合型人才。




作者:孙晓东、倪荣鑫、侯雅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