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藏锋 --赵孟頫六十三岁大楷《胆巴碑》,内附故宫数字馆高清原色拼合图与纯景临本(完结)

 义之8x37tumcdk 2018-12-17

   近世讲解楷书技法的书,一般在做基本笔画讲解时,都喜欢强调起笔要藏锋。还郑重其事的画一张图解,如下图:



实则是大谬特谬,通过细读赵孟頫的胆巴碑墨迹,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书家(包括一般书写者)在进行楷书书写时是没有那么多繁琐无用动作的。都是提笔用锋直接入纸,只是要注意笔锋入纸的角度,我们从《胆巴碑》中就能一窥端倪。看下面实例:

所以说为什么提倡大家要多看古人的墨迹,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流俗所传的东西所影响。赵孟頫晚年大字学唐代的李邕(北海),在元代他应该还能看到唐代书家的墨迹,那么唐代的书家也有机会看到晋人的墨迹,以此类推。我们看到的元人墨迹应该有晋人的笔法在里面,更何况赵孟頫一直以学晋人法书为标榜。更在他著名的《兰亭十三跋》中说道:“用笔千古不易”!(用笔千百年来是没有变化的啊)

又有人说,现在找一本高清的字帖好难,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我相信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越来越重视,更多的好字帖会慢慢的出现。毕竟在这些年回归传统书法艺术的路上,有识、有志之士正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下面用赵孟頫的四幅字帖来大概地反映下大部分字帖的出版情况。

以前字帖的即视感,当然那时也有优秀的字帖出版,只是拿这个做例子。现在还有一些习书者把这种黑底白字的拓本效果当做努力“回归”的标准,让人觉得这是他掩盖其笔力孱弱的一种伎俩。

近期和现在的大部分字帖,可见字型,效果黑黝,更有放大版,眩人耳目。

当下我们用的大部分墨迹字帖。

理想中的墨迹字帖,所谓“毛细”级,能看到纸的纤维。字迹当然纤毫毕现,无所遁形。

最后我将剩余的《胆巴碑》原色图发放完结,希望我的一点点作为能帮大家在追寻真正的书法道路上,铺上一颗小小的石头。


                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一日  安化夏纯景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