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暖瓶里的海啸 2018-12-17

1940年4月20日,一艘巨大无比的油轮在宾夕法尼亚的切斯特完工。船坞周围人头攒动,礼花四射。除了围观的人群,数以百计的焊接工、切割工和其他的技术工也兴冲冲地往里面挤着观看。油轮的投资者,得克萨斯石油公司请来了总裁的母亲,弗洛伦丝·E·罗杰斯女士隆重出席下水仪式。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中,女士高高举起了一瓶精美的香槟,然后在油轮舰艏处敲碎了酒瓶。带着一朵香槟美酒形成的礼花,新船被赋予了“俄亥俄”的名字。

这是一艘怎样的油轮,值得石油公司总裁的母亲和这么多人为她庆生?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俄亥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油船之一,具有容量大,航速快,结实耐用的特点。

“俄亥俄”不论从设计还是制造上讲,都是新时代的杰出设计。为了防备蠢蠢欲动的德国和日本,也为了给各公司提供更强大的货运能力,“俄亥俄”采用了马力更大的引擎,船体修建了两层舱壁,内部空间被分成21个货舱。从开始建造“俄亥俄”到完工下水,只用了短短七个半月的时间!建成后的“俄亥俄”容量达到9264吨,总长度157米,能够运载17万桶(约合27000立方米)燃料油,是当时世界上装油最多的巨无霸。除此之外,她还是对于战争非常宝贵的高速运输船,试航时19节的航行速度让绝大部分“同行”望尘莫及。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艘“大手笔”的油轮通身使用的是最先进的焊接方式连接的。“俄亥俄”是新技术的第一批受益者,所以在她终于要交付使用的时候,上到石油公司高管,下到参与建造的能工巧匠,都着实为新船捏了一把汗。最终,“俄亥俄”没有让他们失望。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俄亥俄”的结构图。可以看到,这艘油轮有9个中央油舱,两边各有8个油舱。它的每个舱室都有独立的油泵和管道,这样“俄亥俄”就可以同时装运多种品质的油,而不用担心污染的问题。

当时的欧洲已经是一片战场,但与世界另一边的“俄亥俄”没有关系。她平静地往返在美国周边的航路上,并且在一次运油任务中一度创下了17节的航速记录。然而,一个在战火中苦苦挣扎的小岛——马耳他,将彻底改变“俄亥俄”的命运。

自从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卷入二战之后,德意军队和英军就围绕地中海航线展开了无数次激战。马耳他,位于地中海的中心位置,如同一枚钉子紧紧楔在轴心国的北非航线上。它的存在使得北非战场的德意军队多次止步不前,意大利海军多次运送补给的船队,都因为这个弹丸小岛损失惨重。马耳他成了德国和意大利海空力量最优先的打击对象,防务险象环生。到了1942年的夏季,形势走到了一个最危急的时刻。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马耳他在地中海所处的位置,深色为德意军队航路

意大利海空军接连向马耳他施压,希特勒也从东线调动第2航空队来到欧洲南部,其中的第2航空军一到达西西里岛,就多次对马耳他倾泻成百上千吨的炸弹。英军驻扎在马耳他的海空力量拼死抵抗,但是在轴心国的疯狂压制下筋疲力尽,急需补充——尤其是至关重要的燃油。为此,英国皇家海军在6月组织了两支大的补给船队,采取东西对进的策略向马耳他进发。两路行动分别命名为“鱼叉”和“雄壮”,结果非但没有缓解马耳他的窘境,反而演变成了意大利海军在二战史上唯一一次无可争议的海战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鱼叉”行动中,同样来自美国的大型油轮“肯塔基”号倾覆。这意味着如果不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补给行动,马耳他岛将再也支撑不住。刚刚完成苏格兰运油任务的“俄亥俄”和得克萨斯石油公司接连收到了征用船只的通知。7月10日,“俄亥俄”被移交英国鹰牌石油公司,除一名技师以外,所有船员都被换成英国同行,远道而来的美国船长和船员们只有闷声下船。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俄亥俄”的新船长,达德利·W·梅森

英国人接管了“俄亥俄”以后,船上立马弥漫起紧张的气氛。“俄亥俄”原有美军安装的1门5英寸低角炮,一门3英寸防空炮;由于有了“肯塔基”的教训,船体两侧加装了钢板。挂上英国船旗以后,英军又连忙把“俄亥俄”的鲜艳船体涂成灰色,加装1门40mm博福斯高炮和6门20mm厄利孔高炮。英军这么兴师动众,原因非常简单:“俄亥俄”能不能把万吨燃油送到马耳他,直接事关这个战略要地的生死存亡、甚至整个地中海乃至北非战局的成败!

改装工作还远不止这些,“俄亥俄”到8月份才能出航。在这段看似无事的时间里,英国从四面八方调遣舰船,不久“俄亥俄”周围就聚集起了另外13艘商船,还有负责直接护航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统称为“X”编队。8月2日,编队指挥官宣布目的地是马耳他,然后,满载各种物资的船队缓缓开动,在爱尔兰以北转了个弯以后向南悄悄行进。第二天,分成几路航行的的“X”编队各船发现远处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一大片军舰,排成一列长队向商船靠近——护航队主力“Z”编队和他们会合了。

“俄亥俄”上的船员都瞪大了眼睛:这是怎样壮观的一支舰队啊!旗舰“纳尔逊”号战列舰周围是另一艘战列舰“罗德尼”号;空中保护由4艘航空母舰“暴怒”、“鹰”、“胜利”、“不挠”组成;打击兵力包括另外的3艘轻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其他一些舰艇组成了另外几个编队。看到有这样密不透风的钢甲保护,船员顿时充满了信心,他们甚至觉得,来自石油公司和达德利·梅森船长的激励都有些多余了。航行中,英军四艘航母的舰载机轮番从商船上空飞过,让船员熟悉英国飞机的外形,以免战斗中出现误击。

8月10深夜,这支包含了60多艘舰船的巨大船队快速通过浓雾弥漫的直布罗陀海峡,一路上除了有艘驱逐舰和商船相撞,受损返航以外,一切都相安无事。绝大部分船员都看到周围的海水变成了真正的蔚蓝色,陶醉在这片梦想过无数次的仙境里。云开雾散,阳光普照,在高级军官的眼中,危险已经近在咫尺。这次生死攸关的运输任务正式开始了,它的名字叫——“基座”行动。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基座”行动中英国船队的行驶路线

情况不妙!直觉告诉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手,德国和意大利在西班牙布设的间谍网络很可能已经得知了船队的存在。这时一架来自维希法国的飞机恰巧看见了他们,并且马上给地面报告了船队的详细情况。全都晚了!船队已经暴露。

8月11日下午,“俄亥俄”船员正在舰桥上享受阳光,突然剧烈的震动从远处传来。“Z”编队中的“鹰”号航母左舷被德军潜艇U-73号发射的4枚鱼雷命中,惊天动地的爆炸以后,短短十分钟内就消失在海里,死亡大约200人,还损失4架飞机。之后德国空军接连对船队发起空袭,英军各舰船用猛烈的高射炮火加以应对,借助黄昏和黑夜的掩护,这一晚上还算相安无事。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英国皇家海军“鹰”号航空母舰,在加入“基座”行动的护航队伍以前,该舰已经在地中海和红海的无数次行动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12日,从早上到下午,德意军队的飞机出动足有上百架次,分几轮连续袭击英军船只。护航队的高射炮火打打停停,前方从航母起飞的英战斗机上下厮杀。最终来袭的轴心国飞机损失惨重,无功而返。但是在歇斯底里的防空和规避中,英军船队也变得散乱。快要到晚上的时候,德意军队终于开始有所斩获。20多架Ju 87俯冲轰炸机打伤了航母“不挠”号,紧接着意军的鱼雷轰炸机呼啸而来,一艘驱逐舰整个船尾都被轰飞,最后只有被自己人击沉,一艘商船也最终被鱼雷炸沉。“俄亥俄”的船员除了操作船舵的,几乎所有人都去操作对空武器,根本顾不上身边有谁又被击伤了。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粉墨登场的意军鱼雷轰炸机部队,他们装备有加装航空鱼雷的SM.79和SM.84轰炸机。这两种飞机对盟军船队有极大威胁,但由于自身防护不足,在盟军最密集的防空炮火和战斗机截击下,往往损失惨重。

又一个夜晚降临,但这次幸运女神不在英国人这边。19时55分,海水中一双眼睛盯住了“俄亥俄”。这是意大利潜艇“阿克苏姆”号,艇长雷纳托·费里尼下令4个鱼雷发射管齐射,其中一道白色的航迹直冲“俄亥俄”而来。

“嘭!”油船中间位置立即升起了一团火球,瞬间在左舷冲开了一个七八米见方的大洞,整条船几乎不受控制了。梅森船长连忙下令锅炉停机,发现船还有救后,立刻叫所有在甲板上的人赶紧去救火。在大家一致努力下,火势最终控制住了。技师修复了轮机舱里出故障的部位,很快“俄亥俄”恢复行驶,以13节的速度继续前进。但是大爆炸击穿了船体右侧,煤油从缺口涌出来,在海面上留下一段长长的油迹;舵机也没法使用,“俄亥俄”转向十分困难。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阿克苏姆”号潜艇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了“俄亥俄”号

别的舰船情况更惨。“X”编队旗舰“尼日利亚”号、旁边的“开罗”号两艘轻巡洋舰也被“阿克苏姆”击中,腾起了冲天的大火。在昨天已经见证了“鹰”号战亡的商船“帝国希望”号仿佛彻底陷入了绝望:身边的“开罗”号被两条鱼雷击中,大量的碎片像冰雹一样砸在商船上,“开罗”眨眼间就侧翻,下沉,最后也不得不由英军自己处决。这两艘轻巡洋舰加装了大量的防空武器,是特意为护航行动而改装的,现在随着她们退出战斗,船队的空防能力被大大削弱。

在夜晚,英国商船队不用担心意大利空军会来,因为他们从开战起就极度轻视夜航训练。但是,德国空军来了。30架Ju-88和7架He-111怪叫着从天边出现,三艘商船应声受伤,其中包括那艘“帝国希望”号。之后,另一艘意大利潜艇“阿拉季”号击伤两艘军舰。午夜时分,“帝国希望”永远留在了海底。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正在迅速出击的意大利海军鱼雷快艇、对于盟军来说,这些“小东西”的威胁远比维内托要大

此时“俄亥俄”周边仿佛人间地狱,到处是油污、遇难者的尸体和胡乱扑腾的幸存者漂浮在海面上,船员们只能紧咬牙关继续前行。剩余船只继续前进到邦角附近海域。在这里,19艘意大利鱼雷艇和4艘德国鱼雷艇已经等候多时了。一发现盟军船队到达,这群饿狼立马扑了上去。经过十几轮的撕咬,英军被击沉1艘巡洋舰,商船沉没3艘,重伤1艘。

“俄亥俄”度过提心吊胆的一个晚上,没有被鱼雷艇光顾。8月13日的太阳升起来了,带来的不是曙光——数十架涂着黑十字的飞机从那里飞来,那是第2航空军的Ju 88,以及护航的战斗机。商船“维马拉马”连吃几枚炸弹,大火引燃了堆放在甲板上的航空煤油,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以后,原先船只所在的位置只剩下一朵黑云,后面的商船根本来不及躲避,只能硬着头皮从火海里强行通过。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在德军认出有一艘油轮以后,数不清的炸弹朝“俄亥俄”砸了过来。油轮多处受伤,甚至原先修补的漏洞也重新裂开了。好在马耳他已经不远,守军倾其所有,派出“喷火”战斗机和轴心国飞机缠斗。由于第一轮投弹完毕,德意军队飞机迅速撤退。

“喷火”不依不饶地撵了上去。正在这个当口,第二波轰炸机又来到上空。这次是意大利空军第102大队,装备从德国购买的Ju 87。“俄亥俄”旁边的两艘驱逐舰,加上自己的防空火力一刻不停地怒吼,头顶上这几架飞机也没有一丝要撤回去的意思,一瞅准机会就俯冲投弹。两侧的海水到处都是炸弹在爆炸,纵然“俄亥俄”坚固皮实,在这样剧烈的冲击波下也不停的左右摇晃,一枚炸弹差点让“俄亥俄”整个跳出水面。船下部的发动机几乎被震散了架,一群船员冲进轮机舱,手忙脚乱地修好了破损的油泵,船只再次开始全速航行。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在“俄亥俄”失去动力,由军舰支持继续航行的一天多时间里,德意军队的猛烈空袭还在继续。图为正在遭受德军Ju 87俯冲轰炸机围攻的“罗切斯特城堡”号、“多赛特”号两艘商船,后者最终没能抵达马耳他。

10时30分,一个500公斤级别的大家伙在“俄亥俄”船尾爆炸,再次导致了油泵故障,虽然技师再次修好故障,但是连接的管道很多已经被炸变了形。船上的照明也一起完蛋了,随后左右两边的锅炉先后发生了大爆炸,“俄亥俄”彻底动不了了。

决不能放弃!驱逐舰“佩恩”号发觉“俄亥俄”彻底瘫痪,连忙抛出一条粗硕的麻绳把他们系在一起,另一艘驱逐舰去拯救其他商船。可是一条麻绳怎么够用?期间德意军队的空袭没有片刻停止,“俄亥俄”和“佩恩”都添了新伤,绳索也不堪重负最终断裂了。马耳他驻扎的扫雷舰“雷伊”号也增援过来,在前面拖着“俄亥俄”龟速前进,这样他们又坚持航行了一天多时间。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左图(驱逐舰“佩恩”、“莱德伯里”一左一右,支撑着“俄亥俄”走完了最后一段路程)对比右图(《兄弟连》剧照)

最感人的一幕就在这时上演了。“俄亥俄”伤势实在太重,开始缓缓下沉。“佩恩”、“莱德伯里”两艘驱逐舰一左一右地架起了奄奄一息的“俄亥俄”,用钢丝绳绑住。8月15日早晨,“俄亥俄”终于抵达了马耳他,几艘等了好久的拖轮马上把油船拖进港口里面,另一艘船争分夺秒地抽油,最终抢救出了近万吨各种油料。就在最后一滴油落入储存舱的同时,“俄亥俄”船体缓缓地挨上了海底。

永不沉没的油轮:俄亥俄号拯救马耳他的奇迹之旅

站在海边古城墙上欢迎“俄亥俄”的马耳他居民们,注意手中的乐器

算上“俄亥俄”在内,一共有5艘千疮百孔的运输船最终抵达马耳他,给当地英军和民众送来5万吨物资。在“俄亥俄”的油料支持下,几近瘫痪的马耳他驻岛海空军活了过来,重新成为了地中海上英军抵抗的“基座”。参加拦截的德意军队在这次空前血战中同样损失惨重,整个地中海的控制权,从此落入同盟国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