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司令员参谋长率六百人投敌,逼书记主席当和尚,解放后被处决

 p0oouuu 2018-12-18
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主力及中央纵队8.6万余人被迫离开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加强对各苏区继续反“围剿”斗争,以牵制更多的敌人,减轻对长征主力的军事压力,中革军委决定留守部分队伍坚持斗争,史称中央苏区的三年游击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极为惨烈、悲壮的斗争。
红军主力长征后,旋即,国民党军队卷土重来,50万人马的敌军就从四面八方向苏区腹地推进,占据了各个城镇和所有的交通要道,实行残酷至极的军事“围剿”和政治“清乡”,这些留守人员的处境可想而知。
当时为了所谓的彻底根治“匪患”,叫嚣“石头过刀,茅草过火,人要换种”,一时间红火的革命根据地一片血雨腥风,尸横遍野。这种惨烈之状正如国民党一份报告中所供述的那样,整个清剿区“无不焚烧之屋,无不伐之树,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可见当时根据地的三年游击战是多么的残酷。
尤其是这些留守在苏区打游击的红军队伍,他们被迫上山,长年累月在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中野营和斗争,他们无家可住。而敌人还不放过,频繁搜山,不能住房子,搭茅棚目标大,只好下雨天,大树底下把伞一支,背靠背便睡起来,天晴,就往坟山的石板上一躺。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大部分坚强的革命队伍坚持下去,最后取得了胜利。然而,也有一些人被险恶的战争环境吓破了胆,面对强敌围攻,斗争环境愈来愈恶化,他们对革命悲观失望,暗中策划叛变投敌阴谋。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当时的中共闽赣省领导机关和武装部队,即省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祐、参谋长徐江汉三人,开始出现动摇,最后,在福建德化、永泰、仙游三县交界处的一座大山中,闽赣军区仅剩的一个新编第一团在此处被包围,他们三个人背着主要领导率全团630多人叛变投敌。
当时,刚刚上任不久的闽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钟循仁,闽赣省苏维埃主席杨道明,一觉醒来,发现军区驻地静悄悄,部队开拔了。他俩感到问题严重,山沟里只剩下省委工作团和30多名掉队的战士,经过一场激战,人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敌人把紫山包围得水泄不通,还源源不断地向紫山派出增援部队。钟循仁、杨道明等商量准备突围,决定派人去永泰方向侦察,侦察结果,永泰方向山下还驻扎保安团几百人,白天突围目标太大,于是决定晚上乘星光突围。
突围出来后,杨道明化名谢长生,钟循仁化名黄家法,毫无目标地往永泰西面走去,到了同安镇西安村发现路边有座寺庙(九座寺)。钟循仁和杨道明商量,现在我们俩到此人地生疏,身无分文,语言又不通,不管是借宿、要饭都会引起他们的怀疑,不妨在寺中暂住一时,再做打算。
寺里的和尚妙智法师倒有几分同情,但考虑九座寺过往行人多,有所不便,怕给寺庙带来麻烦,就介绍他们俩到永泰与尤溪交界的闇亭寺去,钟循仁和杨道明按照妙智法师指点的路于1935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到了闇亭寺。钟循仁法号妙圆,杨道明法号馨杨,从此,昔日的闽赣省领导人隐于峰岫浮云之中,与松萝桧柏、淙淙山泉为伴,当起了和尚。
省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祐、参谋长徐江汉三人被国民党当局送往福建省反省院“感化”监禁,期间写的自首反共文章《误入歧途与悔祸来归》一文,较详细地描述了该三人阴谋反叛的过程:“初我等三人均未正式会议过……亦系暗合;盖均有是种衷曲,互相心知,不谋而同;不过中以宋往返于我与徐之间,因彼在司令部与徐同属一处;迄至五月初旬,军次际上,入夜因宋至伪第二营与该营长、政委相谈,出言不慎,为伪保卫局侦探偷听而迅报于伪保卫局,此时政治部之某特务员又适在保卫局,因与宋有同乡关系,窃听侦探之报告后,知宋有危险,又飞告于宋,于是我等三人,方正式密议,宋、徐先将伪第二营拖出,我负责伪第一营。从起事日起,至完全拖出止,前后共约五天。与在仙游击第四行政督察公署接头,全团员兵五百余名,概归中央。……”此文刊登在国民党各大报刊。
此事称“紫山事变”,闽赣军区部队都被宋、徐、彭等拉下山投敌而去,闽赣省革命力量的活动就此结束。建国后,宋清泉、彭祜等被查清叛徒历史后被逮捕法办,叛徒终于得到应有的惩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