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麻豆腐 2018-12-18

第一节 行书的特点

行书的特点是与楷书相比较而存在的。行书不像楷书那样工整规范,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其一,行笔加快,用笔灵活,节奏感强。

行书有别于楷书的一个特点,就是行笔加快,用笔灵活,笔画简化。也就是说,行书是运用一定的章法,部分地简略楷书的笔画、改变楷书的笔形、简化楷书结构而形成的。

其二,楷草相间,结体自如,富有变化。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与楷书相比有明显的流动性,与草书相比则又不象草书那样狂放不羁,令人难以辨认,其字形或大或小、或正或欹,线条或起或伏、或实或虚,变化无穷,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

与楷书相比,有相对的自由性:楷法多于草法者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者叫“行草”。总起来看,行书对楷书、草书的吸收演化,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从体势上看,以楷书为主,基本上是楷书,只是比楷书的斜侧变化稍多,笔画之间增多了一些附钩和牵丝。

从结构上看,楷草相间的字,大部分是楷书,夹以简化了行书。

从布局上看,部分结构平正的楷书和部分纵横变化的草书,两者交插在一起,有轻松,参差错落。

其三,笔画自然随意,附钩增多,互为映带。

因为行书速度加快,笔画活泼流动,笔画与笔画间连带密切,其组字亦灵活随意,笔画之间或附钩映带或游丝牵连,如行云流水,气贯始终,这同楷书点画平整匀称有很大的不同。

其四,布局自然随意。

由于行书笔画活泼流动,连带密切,其组字亦灵活随意,故其布局多呈纵势:纵成行,横无列,字字引带,有疏有密,如行云流水,气韵贯通。

行书不仅以其变化灵活的笔画、结体和布局使人耳目一新,而且以其行气贯通、以静趋动给人以流动之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

第二节 学习行书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以楷书为基础,在结构和用笔两方面练好扎实的基本功。行书的用笔和结构虽然较楷书有所变化,但还没有达到草书“解散楷体”的程度。因此,学习行书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楷书基础。

(二)要重视临摹。行书虽然承袭楷书,但笔画、部首和结体都发生了一些规律性的变化。这些规律性的变化、写法,就要通过临摹去掌握,而不能随心所欲。

(三)不宜过分强调和滥用行书的用笔特点。前面讲了行书诸多特点,在书写中适当运用能给字增色,但如果过分追求和滥用某一方面的特点,就会走向反面。如,笔笔相连,就会造成圈眼密布而形同蛛网。

(四)学习行书宜从部首开始。行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写法,熟悉和掌握这些部首的写法,就能了解行书的造形规律,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第二章 钢笔行书技法

第一节 行书的笔法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钢笔行书技法直接传承自毛笔行书技法,因此,二者往往是相通、一致的。

行书的基本笔画比楷书变化大,它运笔的轻重、快慢,都表现出明显的节奏感,起伏跳跃,书写时要根据运笔要领,注意提按,尽力表现笔画的神态。

对笔画中出现的牵丝,尤其要把握好。首先,牵丝不能写得与笔画一般粗细。应该明白,牵丝不是笔画,它只是笔画运行中因快速连写而带出来的附带成份,因此不可与笔画写得一般粗细。

其次,不能认为牵丝无所谓而随意处理。牵丝在笔画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书写速度,使上一笔很自然地与下一笔相连,笔意贯通,起到过渡作用;同时,它为下一笔的起笔积蓄了力量,使笔画更为有力。

再次,在书写过程中,牵丝不宜连得太多,上一笔与下一笔要交代清楚,该连则连,不该连要笔断意连。

硬笔行书的笔法,主要是毫端,即笔尖的掌握问题。

行书的用笔,由于牵连引带,虽笔画的起收顿挫等繁琐形式大为减少,但不能直来直往,依然存在着顿挫提接等技法。

我们应十分重视硬笔用笔技法,特别要注意笔尖的运用,熟知其性,始能生巧,巧亦生神,使笔画出神入化。

一、起笔、行笔、收笔

行书的基本笔画,在书写时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所谓起笔,就是书写笔画笔尖触纸时的下笔;行笔,就是书写笔画的中间运笔;收笔,就是笔画书写结束时的用笔。如写横画,左边起笔,中为行笔,右为收笔,起笔有轻有重,行笔有快有慢,收笔有回有露。

二、提笔、按笔

钢笔行书的用笔也很讲究提按,以增强笔画的粗细变化和轻重的节奏。所谓提笔,就是笔从纸面提起,笔尖触纸力度小,笔画要细;所谓按笔,就是笔尖在纸上往下按,笔尖触纸力度大,笔画要粗一些。

三、翻笔、折笔

翻笔,一般是向上取逆势,上一笔接下一笔出现的钩挑,如“古”字的横,“人”、“有”的撇,都是用翻笔写成的。折笔,一般是向下、向右取顺势,如“口”字的横折、“山”字的竖折,都是用折笔写成的。不论翻笔、折笔,都要求用笔慢而用力。

四、侧笔

侧笔主要是取字的姿态,笔画的下笔处比较方折,显得刚劲有力。如“方、五”等字的长横,“永、广”等字的侧点,“志”字的中竖,“个”字的斜撇等,都是侧笔写成的。

五、涩笔

涩笔,书写时故意放慢行笔速度,人为制造行笔阻力。目的在于强强调线段的质感,多用于竖钩、竖弯钩等笔画。

六、游笔

游笔似行云流水,用笔流畅、便捷,多用于钩划字的轮廓,以增加线条的流动。

七、掠笔

掠笔也叫牵丝,书写时将笔轻提,一带而过。掠笔的作用是牵引笔画,加强上一笔画与下一笔画之间的联系。但要注意,掠笔作用妻自然。不能笔笔都用牵丝或人为地去描摹。

八、叠笔

叠笔,就是在原来的行笔路线上重返行进。这种方法,可以使局部笔画变得丰润。需要注意的是重叠的距离不能过长。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第三章 行书的章法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是日常生活书写中最常用最流行的书体。尤以钢笔行书为最。行书笔画、结构有一定的伸缩性,形态又多变化,丰富奇彩、意到笔随,可塑性大,利于发挥艺术效果,实用价值更是超过其它书体。一副得意之作,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志,气适流动,起伏随势,巧布虚陈,寄情寓意,无不淋漓尽致,酣畅爽快,令人赏心悦目。这些都说明章法在行书创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节 行书的章法特点

行书由于笔画、结构变化较大,形体各异,加之书写风格不同,因而即使同一字也会出现多种形态,有肥瘦、长短、方圆、雄浑、挺拨、俊秀等差别。正是这些差别,使行书作品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构成了不同的气韵的章法。因此,行书的谋篇布局较楷书要灵活得多,具有如下特点:

一、笔势多取纵势

由于行书笔画活泼流动,笔画之间有牵纵行带,前字的末笔与后字的首笔连带密切,如取纵势,更显得如行云流水,气韵贯通,给人以一气呵成之势。

二、疏密变化自如

行书除笔画、结构有疏密变化外,在整体布局中通过改变字形的大小、长短、字态的肥瘦、俯仰,能自由地调整疏密位置与布白,达到疏密得当,布白奇妙的效果。

三、参差错落有致

行书不仅仅笔画、结体各部分及字与字之间有参差变化外,而且行与行之间及通篇亦有错落变化,这样,整体布局显得活泼灵动,妙趣横生。

四、行气直抒胸臆

由于行书书写速度较快,行笔之时情法于中、笔情交融,最能直接表达书者的情感,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第二节 行书的谋篇技巧

一、以动为主

楷书的章法以静为主要特征,给人以平和稳定、一丝不苟、不激不厉和端正严肃的感觉;行书章法则以动为主要特征,给人以生动飘逸和富有生命活力的感觉。

前人出书法要“师造化”,凡在现实生活中能见到的动作姿态,都可借鉴到行、草书中去,以增强行书作品的动感,丰富其内涵和底蕴。多欣赏和临写古今行书大家作品,也是培养书写动感的有效途径。我们不能用楷书的结体和章法来写行书,这样会使作品显得沉快无生气。

虽然行书强调动感,但并不是随意为之、不要法度,它仍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以严谨求灵变,避免过于放纵。

二、以不齐求齐

楷书要求字的上下左右间隔匀称,排列整齐,以工整规范为美。行书则要求字形有大小,间隔有疏密排列,有错落变化,以局部的不整齐求得整体的平衡、稳定和齐整,以变化为美。一幅好的行书作品,初看起来一行一行排列得很整齐,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也相等,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气韵生动,但细看起来,我们不难发现,字与字并不对齐,有的偏左,有的偏右,左右动荡不写,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也不相等,有的紧,有的松,没有定则,即所谓的“行书无写法”,需要我们多实践、多体会。

三、要有节奏变化

一幅好的行书作品,就象一首抒情的歌曲,时而婉转平和,时而高亢豪迈,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电闪雷鸣,几经曲折,波澜起伏。这些都是书者书写时情感的自然渲泄,这种渲泻是有节奏的,体现了行书作品的节奏美。

四、前后呼应

行书作品最注重首字,应静心写好文稿第一字,以统领全篇。要使行书的章法显得严谨而又富于变化,一定要注意前后呼应关系,要意在笔先,事先考虑好前后字的衔接问题。

第三节 学习行书章法应注意的问题

钢笔行书的幅式同楷书一样,亦有中堂条幅、条屏、对联、横幅、长卷、扇面等幅式,这里不一一累述。

钢笔行书函文的书写形式,也有竖写和横写两种方式。常用的排列方式,与楷书大体接近。一般用单线稿纸或无格纸书写较多,方格纸用得较少。

钢笔行书的落款,款文要用本体或行草书写,款文字形要小于正文,钤印的印章宁少勿多,1-2方足矣。印章的大小,应等于或略大于款文,但不得大于正文。钤印位置要与正文相呼应,起到活跃布局、平衡作品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