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 为什么对“作则”二字那么敏感,虽说就杀谁!

 鹿文康金 2018-12-18

作者|不老松

《历史探秘大全》签约作家

字数:1136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草民出身的皇帝。做了皇帝后,为了巩固其霸业,让朱家皇权世代永流传,他逐渐变得阴狠、猜忌、嗜杀,大搞“文字狱”。其中“作则”二字,就使得很多无辜官员人头落地。那么,“作则”二字,为什么会惹得朱元璋雷霆震怒呢?


话说1368年朱元璋登基后,曾对大臣们说:“世乱用武,治世宜文”。意思是说,现在天下太平了,可以“文治”了。可有个大臣提醒他说,文人吗,喜欢阴阳怪气地讽刺人。陛下的老对手张士诚,原来叫张九四。因为信任儒生,就让一个儒生给他起了个新名字叫张士诚。朱元璋说,士诚这个名字挺好啊!这个大臣告诉朱元璋,《孟子》里有一句“士诚小人也”,张士诚让人给骂了还不知道。


朱元璋这才明白,敢情有学问的人,骂起人来都不带脏字啊!由此愈发生疑,看什么都感觉是在骂他。在他心里,自己的过去是很坎坷的,当过游僧,要过饭,早年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靠一路打杀起家。但这些往事只能自己说,别人说就不行。看到大臣们的奏章里有“作则”二字,就觉得人家是在骂他“做贼”。因为朱元璋的老家是安徽濠州(现凤阳),濠州方言里“贼”和“则”同音,所以便怀疑别人说“作则”,就是在骂他“做贼”

其实,“作则”是好词,来源于古书《礼记·哀公问》:“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 ” 郑玄的注释:“君之行虽过,民犹以为法。”本意就是说统治者的言行为百姓所效法,后指做榜样。可朱元璋却不管那么多,也许朱元璋的确不知道“作则”的本意,反正各地臣子的奏章中,只要有“作则”二字,杀无赦!


其中,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作《谢增禄表》中,有“作则垂宪”四个字,本来是称颂皇帝的习惯用语。谁料朱元璋大怒,认为是骂他“做贼”,就把林元亮杀了。北平府学训导(按:训导,府下面的普通教育官员。)赵伯宁作《万寿表》一文,本意也是称颂朱元璋的,但里面写了“垂子孙而作则”,诛!桂林府学训导蒋质作《正旦贺表》,内有“建中作则”,诛!灃州学正孟清作《贺冬表》,写了“圣德作则”,朱元璋也认为这不仅是在骂我做贼,还不是一般的贼,还是“僧的做贼”,必须诛!倒霉的杭州教授徐一夔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朱元璋看到后大怒,曰:“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光则剃发也,则字音近贼也”,短短12个字,就把我骂的这么全面,必须杀!

可怜这些文人大都是低级别的文官,多在教育界供职,距离皇帝朱元璋差了不知道多少级,恐怕到死也未曾见过朱元璋一面,就这么不明不白的丢了性命,实在窝囊。虽然这些文人的贺表大多是称颂朱元璋的,可也不排除有人是拍“马屁”的。既然你触碰了朱元璋的忌讳,丢掉性命那是迟早的事。因为当了皇帝朱元璋,见谁都想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