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发劲”你了解吗?

 国术传承摘录馆 2018-12-18

拳谱讲:“身如弓弦手如箭,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放松是发劲的前提,意气是太极拳发力的灵魂,发劲要想达到一定的水平就需在身心上去僵求柔,结合意念和内气,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气到劲到。通过蹬地、转膝、扣裆、转跨、顺肩,使劲迅速传递到拳上,一动无有不动,并要结合吐气发声,腹部弹抖坚实,气沉丹田,这就会产生弹抖力,如金狮抖毛,似猛虎下山之势。




衡量一个拳手发劲的质量,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要看他的劲是否从足下发出。劲不生于根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没有蹬地反弹就不会有节节贯穿的推动力,也不会发出强大的整体劲。


二、要看他是否有腰裆的弹抖旋转力。在放松的基础上,快速的转腰扣裆就会产生周身一体的弹抖力,弹抖力是陈氏太极拳发劲的主要特点之一。



三、要看他是否有落劲点。落劲点就将周身之力集中发出于一个着力点,如若只是周身弹抖而劲无落点,没有穿透力,就等于华而不实,看似厉害却没有杀伤力。





太极拳发劲的科学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击打力量的轻重要受到几个因素的限制:1、方向,2、重量,3、距离,4,速度。通常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四者相加就是形成力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1﹚太极拳发劲首先表现在改变“力”的方向,水往低处流的流向启发了古人,太极拳把稳固的下盘作为人行动的基础,在具体的规范上太极拳首先采用了扩大附着面积的马步、弓步形成了“支撑八面”的稳定基础,使人体的重心贴近地面,以腰为枢纽“命意源头在腰隙”,发力的起点不再是上肢的摆动,而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迈步如猫行”﹙武禹襄﹚摒弃了日常生活的用力方式。



  ﹙2﹚太极拳发劲表现在它的整体性。

太极拳发劲的关键首先是通过全身的放松使身体成为一个具有质量的整体,所以太极拳放松最准确的用词是“松沉”,因为“沉”的感觉具有物质的属性又含有气的贯通无缝不入的性质,便于理解和操作。一个“沉”字,又反映了太极拳作为武术套路表演的韵律,“沉”是无形的水的特有质感,陈鑫说:“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然其理实根乎太极,而其用不遗乎两拳。且人之一身,浑身上下都是太极,即浑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拳也!”这段话用了两个惊叹号,因为这才是太极拳核心中的重点。




正如拳论所云:“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梢,则实仍虚。”通过上面三点的分析,可以得出:要想发好劲,必须做到劲要从足下发出,腰裆要有旋转弹抖力,发劲要整,落点要整,发力要透,并且能够定位。这三点缺一不可。

“拳无定法”,只要我们遵循太极拳发劲的基本规律和要领,刻苦磨练,精心揣摩,认真研究和总结,就能练出松活弹抖的爆发劲,从而达到“周身无处不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的高级境界,无论从任何角度和部位发力均能随心所欲,无坚不摧

 

  



学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