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岁杨丽萍穿露背装:不婚无子的她,凭什么被那么多人羡慕?

 王涵A 2018-12-18

这是60岁杨丽萍的背影。


来自@杨丽萍 摄影 陈玲


照片中,她身穿露背演出服,玲珑曲线显露无疑,腰肢纤细,让人完全看不出主人的真实年龄。


来自@杨丽萍 摄影 陈玲


还有之前被摄影师捕捉到的一幕,光影流转下,纤腰楚楚。


你能想象这样的状态,属于一个60岁的人吗?


她让我们看到真正的“雀之灵”。冯小刚说她不是人,是精是仙...


在她自己看来,她就是自然的女儿,她来这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1


仙女的背后

藏着极致的自律


看到她的照片,网友纷纷留言:线条太完美了!


她自己却说:


离腿伤之前的状态,还有距离,继续减肥...



作为一个天生的舞者,保持身材可以说是基本功。


曾经有人采访杨丽萍,去她的练习室,她打开饭盒,里面只有一小片牛肉,半只苹果,一个鸡蛋。



“人不管多瘦,吃了饭喝了水,胃就会鼓出来,不好看。”


对她来说,一个苹果就是暴饮暴食。


每到两天或者三天没有演出时,她会给自己一个放纵的机会。


那就是:把一片苹果换成一整个苹果。


作为普通人,这种节食甚至是不健康的,有人问“饿不饿”


她说:“热量已经够了。你看我还不是照样跳舞,从没有倒在台上。”


“想到能带来美好的东西,就心甘情愿。”



多年来,是这股热爱的信念支撑她走过来的。


2


天生的舞者


看过她舞蹈的人,无一不为她表现出的灵气所折服。


舞台上的她,简直勾魂夺魄。



作为一个白族姑娘,小的时候,杨丽萍最喜欢看村子里的长辈们跳舞,婚丧嫁娶、求雨、打渔插秧,什么都可以拿来跳。


小小年纪,在她还不明白什么是“舞蹈”的时候,热爱的种子,就已经扎根心底。


后来,父母离异,她又是家中的老大,在13岁的时候,她就进入了西双版纳州歌舞团。


随后,她又被选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现在人人都说“杨丽萍的天赋,多少年才能出一个这样的。”


只有她自己知道,练功房里留下了多少汗水、摔了多少跤......


因为个性比较特立独行,当时的她与周围环境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不过这些,都没有让她对自己产生怀疑。


因为她是“自然的女儿”,早年那些根植于大自然、各民族的舞蹈经历,让她的舞蹈充满了超乎寻常的生命力。



除了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她还渐渐摸索出一套拥有极强的个人风格的“杨氏”孔雀舞。


1989年,她首次登上春晚表演《雀之灵》,惊艳全国。


许多人羡慕的当下,是用无数个夜晚的苦练,凌晨的泪水,忍着饥饿追求理想的日夜换来的。


3


回归自然


春晚的舞台让她迅速积累名气,那时,对于每一个表演者来说,春晚就是最大的舞台,北京意味着更多机会。


然而,冥冥中似乎总有一种力量,牵引她回到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


于是,正处于事业高速上升期的她,急流勇退,把户口迁回了云南。



远离喧嚣的尘世,她迸发出更多创作灵感。


杨丽萍开始翻山越岭,亲自到各地大山中寻找有天分的青年,她把最原生态的部分搬上舞台,充满了野蛮生长的力量——


那就是《云南映象》。



然而,以一己之力支撑一个舞团并非易事,庞大的开支让她自顾不暇。即使如此,冰冷的现实也没有浇灭她心中的理想之火。


她开始不停地演出,用于支撑舞团,并且陆续创作出更多经典的艺术作品。


成名至今,她用精湛的舞技和一片赤诚之心,活成了名副其实的“雀之灵”!


如今,60岁的她,依旧活得有仙气又有灵气。


她喜欢种花、种菜。



用她自己的话说:“工作、艺术、生活都三不误。”



在我看来,她更像是把生活过成了艺术...



11月10日是她的生日,花甲之年,却无儿无女。


曾有记者问杨丽萍:“作为女人,你没有想过要一个孩子吗?”


杨丽萍微笑着说:


“孩子有多种含义,蚂蚁、树都有博大的感情,种棵树也是孩子,创造出来一个作品也是。


所有美好的东西你都可以当作孩子一样去爱。”


年龄、家庭,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多焦虑和困扰。她坦然地接受自己的老去,既然到了冬天,就享受冬天的美。


生活中,她在洱海旁建了一个月亮宫。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舞台上,她依旧凭借一腔热爱在舞台上燃烧着、美丽着。


动图来自soo gif


世界纷乱,她却一早就把一切真相看在眼里。


即使曲高和寡,她也永远不慌,不乱,站在原地,保持清醒。



她的洒脱,到了极致。


Namast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