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的自卑感,究竟从何而来?

 胡某人0vsz3x1e 2018-12-18
     中国人在数千年的历史之中,一直很“自信”,看别人都是“夷狄”,并没有发觉自己有什么自卑感。而是在近代以来,通过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我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很多引以为豪的“传统观念”都是自卑心理的表现,比如面子、出人头地、做人上人;比如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人生追求等等,都是自卑心理的诉求,即通过外在的符号来彰显自我的价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定义,自信是一种内在的自我体验。就是“一个人静静的坐着而拥有自我价值体验”。这种语言比较学术化,用俗话来翻译一下:就是一个人良好的感觉来自于他的内心,而不是外在的面子和赞美。只有具有这样的情感模式,人的价值感才是自足的,才能具有自信的能力。他在面对外部世界时,才能做到沉稳平静,轻松快乐。
从这个角度来说,东方文化都具有自卑的倾向。因为东方人,特别是东亚地区都特别看重面子、看重别人的尊重和吹捧。而这种倾向发展成了对他人的控制欲望,进而成为权力文化的基础。自卑的人渴望别人对自己有着过分的尊重,无止境的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注,这个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之为神经症人格。心理学大师卡伦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有一章的标题是“追求权力、威望和财富”,就是谈神经症人格的自卑表现。
而对独立人格的人来说,来自外界的赞美也好、贬损也好,都不重要,因为他的价值源不在外界的意见之中。在西方文化中,对外界的意见“淡然处之”是一种绅士风度,比如在美国公众人物都必须承受大众批评,并认为这是一种荣耀,普通人还没有这种资格呢。中国古代有一个罪名叫“大不敬”,专门保护达官贵人不受批评。而西方法律则相反,它是保护普通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公众人物反而不受保护,因为西方人认为,公众人物和成功人士的自信肯定非常成熟了,已经不需要保护了。
在西方文化中,承受大众的批判是绅士们彰显自我格局的好机会。当一个人能够礼貌而平静的面对批评,证明他的内心世界已经足够的丰富和成熟,与外界环境完成了抽离,获得了独立人格,成为了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而这种抽离在汉文化中从未出现,中国人对于外界的评论和意见极其敏感,这来源于文化心理上的结构缺陷,个人无法逃离。
那么这种文化上的自卑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中国人如此看重他人的评价呢?下面来对此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形成这种依附性人格的关键原因在于:中国文化没有把个人与环境进行分离!汉文化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文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原始文化,它一直没有完成升级,“完整”保留到了今天。汉文化具有鲜明的原始文化特点,就是强调“互渗律”。“互渗律”是法国人类学家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提出的关键概念。布留尔在考察非洲及南太平洋众多原始部落后发现,原始人倾向于将自己与外界的事物融为一体,而不把自己当作独立的个体。原始思维还认为,不同的事物可以通过“视觉”和“象形”的方式“相互渗透”。布留尔将这种思维模式定义为“互渗律”,它是界定一个人或者民族是否是原始思维的最关键的指标之一。
而“互渗律”恰恰也是汉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比如中医的“象形补形”,蚕豆补肾、核桃补脑。武术的中国文化的形意拳,蛇拳虎拳相克等等。还有所谓的天人合一啊、借景抒情啊、借物咏志啊、物我两忘啊!总之,一切的一切,就是让你忘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把你融入到一个对象之中去。为什么这种与外物的融合会导致一个人的自卑感呢?下面进一步的说明: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必须获得一种自我价值体验。如果没有这种体验,人就会崩溃,轻则患上抑郁症,重则产生自杀倾向。所以,自我价值感也被称之为心理空气,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人的价值体验都是从一些宏大的事物中获得,比如天地啊、昆仑啊、长江黄河呀,祖先姓氏、伟大历史等等,从这些符号化、物质化的东西中去体验自我的价值感。当然,这也的确是一种价值体验的方向,也确实能够获得一些情怀,但是它也同时把我们的价值源放置在了不可控的外界事物之上,特别是别人的评价。这就使得中国人时刻感到缺乏安全感,过于依赖于外界评价,情绪很容易波动的。总之,就是感到“心理空气”时有时无,从而导致自卑和无助体验。这也就是汉文化的自卑心理结构。
在汉文化中的人,内在的自我价值感是匮乏的,所以中国人就总想控制别人,总想别人对自己卑躬屈膝的尊敬,否则的话就感到极不安全。比如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就非常强,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孝文化”,对孩子的人生控制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看看“二十四孝图”里的故事,令人不寒而栗,父母对孩子的占有欲超过了奴隶主对于奴隶的要求。
中国人被这种文化性的自卑感潜在的控制了,导致我们对于外界总是过度反应。我记得中小学的课文里,经常看到这样的语句“老外竖起了大拇指”、“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等。这种语言都是在借助外在的评价来肯定自己的价值,甚至可能还虚构了很多这样“肯定”。为了获得这些廉价的赞美,中国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浪费了太多的金钱,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的。这都是我们文化价值感的方向出了问题,使得我们不由自主的做出了这些动作。所以我们在现代社会吃的很多亏,感受到的很多压力和屈辱,其实是文化类型太落后所导致的。
而西方文化为什么能够塑造内在的自信呢?就是因为他们这种文化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这正好跟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帮助个人完成与外界事物的分离,个人作为一个主体来审视和评价外界。而当一个人与他的经验对象分离之后,他的价值体验自然的转向他的内心了!那么,他内心的什么东西给他价值体验呢?那就是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即精神世界永恒的美德和与美德相匹配的行为。比如勇敢、慷慨、诚信、忠诚、诚实等等。这些内在的精神品德构成了西方人的价值来源。也就是说西方人对于价值观和品德的追求,与中国人对于升官发财的渴望是类似的,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理解了西方文化。由于西方文化的价值来源是内在的,是与个人的行为相关的,所以人就获得了稳定的价值源,即自足的“心理空气”,他对外界评价的依附性就解除了!
进一步追问的话,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东西方文明一个走向与外界“融合互渗”,一个走向与外界分离呢?这一方面与文明的类型有关,所有的原始文明都是天人合一的,而理性文明必然就是天人分离的。另一方面,它还与宗教和文字等文明的要素有关,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很难在一篇文章中说清楚。我就尽量简单的来介绍一二,如有不当的地方,欢迎专家指正:
首先是与宗教有关。基督教文明认为人是神按自己的模样创造的,是有灵的,是最高的存在。而宇宙只是神创造给人类栖居的一个场所而已。这种宗教观念就将人与外界环境分离了。其次,更深层的原因是与文字的类型有关。汉文化使用象形文字作为符号基础,而象形文字是一种原始文字,它不但包含了大量原始巫术文化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它传承和构建了原始人的思维模式。象形文字记录的是人的视觉经验,因为图像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而在经验世界里,人与自然界确实就是融合的。字母文字记录的是另外一个世界:概念世界!所谓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个思维所虚构的存在物。在概念世界中,人则是唯一的主体。人一但习惯了使用概念进行思考,使用概念来组织他的经验,他自然的就与经验对象分离了,经验世界成为了他概念思维的对象,而不是“天人合一”的体验对象。
关于文字与思维方式的关系,这个话题非常的复杂,博士论文都很难说清楚。没有一定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基础,无法深入的来谈。我仅勉为其难的来说一下,说的不到位的话,还请大家原谅!比如说“休”字,画的是一个人在树底下坐着这个场景,这当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木(休)”这个符号形象的记录下了一个可经验的事实。但是如果你想表达一个抽象的概念“休息”。这个“休息”包含了很多种形态:有可能是人在树底下、也可能是在温泉里泡着、也可能是在床上躺着,也许只是伸个懒腰喝杯咖啡,甚至可能只是心理上放松一下。这些都可以叫做“休息”。那么把这么多的动作都包含在内的这么一个概念,它必然就是一个不可见的东西,不可能被描绘出来的。柏拉图认为概念位于“完美的理念世界”,超越了一切的经验,只有人的理性才可以到达。所以说,“休息”这个概念是一个完全抽象的东西,是思维虚构的,只能被指代而不能被描绘。英文用rest四个编码符号来指代这个概念。这个字母组合排除了一切的视觉图形,仅指向思维中的一个信息点。所以,当你使用字母文字的时候,你就不自觉的进入了概念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人是唯一的主体。也就是说,字母文字会自然的塑造了一个自我与对象分离的思维方式,它必然导致一个人的价值体验走向内心,从而形成一种自足的情感模式。
这个话题特别的抽象、特别复杂,虽然我举了一个事例来说明,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也还是理解不了的。有一定的语言学、符号学、逻辑学基础的人可能会有一点感觉。总之,在一个使用象形文字的文化里,人们的价值体验对象都是外在的,这种状态下,价值观对这群人来说是无用的,因为他们从来不从内心的体验之中去获得价值,你给他提供价值观有什么用呢?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独立人格,价值观对他来说才是有价值的,他才是可以用的上的。
清华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彭凯平深入的研究了中国人的人格类型,做了大量调查,对中国人的人格类型做出了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互依型人格。这是与独立人格完全相反的一种人格类型。它的特点就是对他人的评价非常敏感,自己的人生价值感来自于外界的评价。用俗话来讲,就是好面子,敏感脆弱。互依型人格的快乐完全来自于他人的评价和社会化的肯定。同时,他也就不可避免的受制于人,也不可避免的陷入自卑。当一个人的“心理空气”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时,他肯定就是一个无助和绝望的状态。见得人看起来很强势,对待他人声色俱厉,甚至全面控制,其实内心是很懦弱的。如果这种自卑心态没有得到良好的释放,他很有可能倾家荡产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获得一些“面子”,成为被自卑感完全吞噬的人。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而且越是底层的人越有这种倾向。
由于文化类型中的价值结构过于原始,汉文化圈的人基本上都是互依性人格,这与教育程度和社会制度无关。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即海外华人,人格类型上差异都不大。当下中国基本上普及了高等教育,对知识的获取量大大的提升了,但是中国人的人格类型并没有提升。很显然,这并不是因为独立人格的有多难,而是它的情感价值结构与汉文化不兼容,汉字系统无法把我们带入这个“自足”的情感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