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点心

 花小鼠 2018-12-18

饭量愈来愈少,零食居多,对于点心,却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香港定居下来,晨早的饮茶,已是生活的一部份。食之不厌,每次出国,回来之后,翌日的第一餐,首选粤式点心。

从五十多年前开始,我就是「陆羽」的茶客,记得当年在永吉街的二楼,还有一个阳台,摆着张小桌子。坐在室外,看人来人往,吸着香港自由的空气,水滚茶靓,一盅两件,是仙人的早餐。

经济开放后的广州,到处有美好的点心,但也逐渐地添油加酱,看着假螃蟹肉的小碟,吃得很不开心。幸好有间「白天鹅」,烧卖还是手剁的猪肉,水准的确不比香港的差。

经一轮装修,「白天鹅」最初的点心也只会铺上一些廉价黑松露酱来卖钱,令我非常的不满,后来大概给顾客投诉得多了,又逐渐回复当年的水平,我认为还是广州最好的早餐去处,尤其是他们的麦皮叉烧包,做得异常美味,我每次光顾,都要打包一两打返港。

点心这种文化将会永远地流传下去,只要大人带过小孩上一次茶楼,他们便一生记得,长大后说甚麽也要寻觅这种味道,就算在海外,美国、澳洲、日本的中国餐馆中,还是有早茶喝,味道还可以,受不了的是那种份量,一笼烧卖四个,每粒个头都有拳头般大,吃上一笼,中饭也不想再吃了,那叫点心?应称填肚。

传统点心的花样多得不得了,但一般厨子和开餐厅的都以为要有新意才能留住旧客,把虾饺做成兔子、熊猫,豆沙包做成花菇,的确很像,但味道确实一般。

有些所谓高级的茶楼,更不惜工本地在食材上玩花样,像甚麽虫草、猴头菇等,下得最多的,是完全没有味道的冰冻松茸,真是闷出鸟来。

我当然不会反对有点新花样,要是粤式的再也想不出来,还有沪式的可以参考呀,北方点心的变化更多,为了寻求花样,去了北京一趟,再到天津吃。

这次由好友洪亮带路,去北京老店「富华斋」。坐下,一看菜单,好家伙,有「六茶饮」、「六饽饽」、「四香食」、「一品粥」,共三十六样。

「进门点心」,有「奶卷子」和「苏子茶食」,前者为奶製品,卷着果仁和山查糕。后者的苏子茶食为咸味点心,外层酥皮,裡面包有芝麻馅,吃后上一杯茉莉香片。

「怎麽又咸又甜,北京人不介意这种吃法?」我问。

「这麽多年来,就是这种吃法,宫廷裡也一样。」王希富师傅说。

王希富先生,是仅存的宫廷菜师傅,对于满汉全席也十分熟悉,简直是一本活字典,是国宝级人物。

接着就是饽饽了,所谓饽饽,就是我们印象中的饼,先上「翻毛月饼」,很大的一个,为甚麽叫翻毛?因为皮很酥很粉,一拍桌子,皮就掉一层,当今也只有「富华斋」卖。

再上枣泥饼、玫瑰饼、萝卜丝饼,印象最深的是玫瑰饼,只限用妙峰山的玫瑰花,每年五月底採摘,去掉花蒂花蕊,只留花瓣,加白糖揉製,后放入冰箱让玫瑰发酵半年。妙峰山的玫瑰水份最少,花味最香,种植玫瑰已有三百年历史,真是好吃得不得了,各位未吃过一定要试试看。

跟着上的是宫廷奶茶,用的是熟普,较一般浓数倍,刚好适合我的口味,除了全奶,还加花生、长白山的松子、核桃和榛子。

王希富的外祖父陈光寿是清朝御膳房厨师,做茶也有一套,被称为茶王,擅做奶茶,王希富学了,做给我喝,我对奶茶没有兴趣,但他做的我一饮数杯,面不改色。

再来是「四大件」:瓜仁松油饼、百果饼、桂花栗蓉酥和奶油萨其马,我最感兴趣的也就是萨其马,宫廷裡的不一定做得比外面的人好吃,但正宗。

萨其马原名「马奶子糖沾」,马奶子指的是枸杞子。狗狗声不好听,改为马,而萨是满族独特的姓氏。这裡做的用槐花蜜,平均三斤点心用一斤蜜,不加膨化剂,只用鸡蛋打发,和麵味用奶油,上面一层果料很高,要达整个萨其马的四分之一,特别美味。

跟着的「四行件」有乾菜月饼、豌豆糕、玫瑰火烧、八宝缸炉。「乾菜月饼」已没甚麽人会做了,要把梅乾菜切碎,和肉末加在一起做馅。

接着是两奶碗、奶酪栗子冰和奶油八宝茶。

「四炸货」有炸三角、鹿肉酥、餎馇饼和见风消。「见风消」现代人听都没听过,是用玫瑰和桂花做饼皮,薄得被风一吹就没了,故名之。

「两冷碗」是果子乾和杏仁豆腐,「三清茶」是龙井、梅花和佛手。「六坐庵」是落果花糕、酥排叉、糖火烧、杏仁乾粮、白来红、勺子饽饽。「四香食」是野鸡爪、齐菜丝、香捞花生和八宝酱瓜。「一品粥」是糜子酸粥,「送客茶」是特级山凤乌龙茶。


我已饱到不能动了,做法和食材也没办法详细记载。吃完,再去试天津的「祥禾饽饽店」,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做的「一盒酥」,这个从小听到大的典故「一人一口酥」的原形,吃得特别有感觉。

那麽多样点心,好吃吗?说句良心话,我这个南方人并不像北方人那麽会欣赏北方点心,饼居多,应叫为北方饼,可以参考的是他们的甜点。至于咸的,我还是觉得广东点心好吃,北京朋友绝对不会同意,这点我能理解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