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雅•美术人物志」仇传澄 | 借取曹溪一水滴 兑入砚池万山明

 涤砚堂 2018-12-19


仇传澄,1968年生于山东淄博,1991年毕业于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2001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专业,2006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2008年就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造型艺术创作班,201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盘锦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二级美术师,辽河画院副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委员,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淄博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仇传澄:我对山水画创作的思考 来自易雅 01:55


◇ 人 物 语 记 ◇

大家好,我是本期「易雅·美术人物志」嘉宾仇传澄。

本期我想和大家谈一下有关山水画创作的几点思考。山水画创作就是要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样式,熟练应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创作要体现时代感,要与时代同步,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古人的创作也一定是代表了他们所处的时代。在创作中要有意识的体现时代审美取向,表现时代的内容。

生活中的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五岳三山还是太行雁荡,那都是第一自然,但我所表现的却与第一自然不同,是第二自然。“中得心源”反映了我们对客观物象的认识是加入了主观的感受的。我创作的作品是要给观者看的,所以我的作品,要给观者以联想启发,这需要我去主观营造出。 如何构筑营造意境?首先一点就是主观感受,这对我艺术创作至关重要,这体现了中国画的主体精神。重复了他人的感受,是别人的,自己就埋没了。要强化感受,不但感动自己还要感动别人。

形式很重要,没有形式哪里来的艺术。形式感是否现代会直接影响到创作。形式是千变万化,既要从生活中来也要从古人、以及西画中借鉴。纵观古今中外大画家的成功,成功的关键无不体现在形式的突破和建树。因此,现代艺术首先必须具备现代形式。

荣幸与大家分享更多艺术资讯。欢迎关注易雅微信服务号。


◇ 小 编 有 话 说 ◇

易雅经过精心策划,隆重推出“易雅·美术人物志”专题栏目,定期向大家推介知名书画艺术家,展现艺术家们的创作风貌,促进中华传统书画艺术发展,为中国当代书画艺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投稿要求:15-20幅作品高清图片、3-4张个人生活照或创作照、评论文章、简历、参展、获奖和出版经历。

投稿邮箱:wangxu@iyishu.vip  

按来稿先后顺序发布,正式签约画家可免费享受本次活动!

执行总编微信:13020001541 王 灏

艺术总监微信:18515268618 赵 瑾


《梵音》 120 x 68cm


借取曹溪一水滴  兑入砚池万山明

——仇传澄山水画文化内蕴述评

文 / 傅京生


《空山清音》 136 x 68cm


传澄先生的作品,图式语言无不是经过了理性的灼烤,即他的每一幅画之中的每一处笔墨,都是有理性支撑的,但是,一旦他把笔运翰、图写云烟,却又全然是满腔热情而感性直观的。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他的画,笔笔似乎都是在他的热血滋养、浇灌下,显出了盎然生机的。


《晨行北岸林》 180 x 48cm


所以,可以说,他的作品中的技术,是“化”在传统语境之中的。《乱山新雨图》,有整中乱,乱中整之美,章法如满天的繁星,聚散、开合、虚实,璀璨、闪烁,但有条不紊,纷披中,欣赏者能够真切感受到,画面中所蕴含的“吞吐宇宙之气”,被他表达、抒发得淋漓尽致。故可说此作,真是令人观之遐想联翩。


《翠微深处》 180 x 32cm


于是,只有在如上的意义上,我们再看传澄先生的画,就会发现他的画,虽然借助了“学院写实”来完成他的画面,但他的画,仍是在“画气不画形”的思想指导下画成的。这就是说,传澄先生作画,实际上绝不是不要形,而是把气当作造物的本体,把画面当成一个太虚的空间,让他的画笔在这个太虚的空间中由“一画之始”开始,笔笔生发,最后,形成意韵万千的自然。


《水流碧溪转》 136 x 68cm


所以,即仅仅是画面中的一丛杂树、一片草皮,或是天上的一抹彩霞,乃至大山旁的一块顽石,他都能通过他的笔墨,使我们进入生气勃发的文化的春天的境界。这就就是传澄先生“画气不画形”的高妙。他把握“画气不画形”,把握得极为准确,画得极为生动。


《空山烟雨图》 180 x 46cm


所以,看传澄先生的画,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智性的教育,他把蕴含在中国文化中的玄奥的“气学说”中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借助“学院写实”,形象化地传递给了我们,使我们立即就通过他的画面,理解高深玄妙的中国文化的本真精神。一言以蔽之,传澄先生是“搜尽了”千山万岭,而以他的高超的画艺,让我们感到了中国文化的春天的气息——对于他的画面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我们应该作如是观。


《松壑听泉图》 240 x 60cm

 

      传澄先生的画,是真性情的画,这并不容易。他刚进入40 岁,在不惑之年,自己的性情不再受到他人的迷惑,这是值得庆贺的。《论语·先进》载,“夫子喟然感叹曾皙的‘春日’之说”,朱熹注:“(皙)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这里的“舍己为人”,并不是舍弃自己利益去帮助别人的意思,而指的是儒家所说的“知性而立”之后的“胸次悠然”之说(“胸次悠然”就是“不惑”)。


《烟云绕家山》 120 x 46cm



就传统绘画理而言,这个意思的价值指向的是,画家只有首先出入于有我、无我两种境界之后,做到“无假我”,才能够画出真性情的画。在这个意义上,传澄先生的画,无疑已经是“无假我”而具有“真我觉解”属性的变现了。

 

《溪山烟云》 240 x 40cm


对画家而言,一个人如果只有真我,那他还只是掌握了纯粹的经验,那么,这就等于他对于绘画是怎么一回子事儿,还没有觉解。因为,他并没有真正认识他的心灵之所攀缘游旅的世界,即他并没有真正认识他的心之所见和心之所游的那个场所,是人文境界。在这个意义上,绘画的境界,其实,就是不同等级的人所“见到”的那个文化的世界。于是,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充分理由说,传澄先生的绘画的“世界”,是道德和艺术合一的终极性的诉求“世界”。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他的花鸟、山水,都是依据按天道人伦合一之理进行的创造,都无不是从人格根源上涌现出、转化出来的。于是,当我们一旦立足这样的语境,欣赏传澄先生的绘画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传澄先生的画作,在本质上,是“道”的规定性导引下的心灵真实的视觉再造。这是一种“通天地于一气”的“道”的观念的形象化变现。

 

《风行江上》


        显然,传澄先生已经极为到位地在自己的绘画实践中,体会到山水、花鸟画在本质上,是客观事物的规定形通过画家的归纳和整理,而形成的一种秩序的显现——这正是宇宙间的万物的流衍变化,与人的生命是处于一种“沟通”和“共鸣”的状态的显现,所以,归根结底,传澄先生的山水、花鸟画,都已然是人事的“连属事物”的体现。


《古寺晨钟》


于是,也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他的山水、花鸟画,乃是通过把握宇宙人事中的某种特殊联系之后的一种再造——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把形而上形而下,贯穿了起来,把超越的形上学,点化为了内在的形上学,所以,可以说,传澄先生已经能够像儒家中的人,不管道德上成就有多高,还必须像孟子那样“践形”,即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理想,在现实的人生世界中完完全全地实现出来。他的作品中的人情味,就是由此得来的。于是,可以说,传澄先生的作品,就是依据充塞于天地间的浩荡的元气,进行的人文主义的创造。

 

《江云飘素练,石壁断空青》


综上所述,传澄先生作品中,无论他的花鸟还是山水,都无不强烈的显现着一种与天地精神自由往来的精神气息。在一般意义上,画家只有知道自己的本性,做到无假我,才能进入这种豁然贯通的大我境界,所以,传澄先生作品中显现出的前述的对“现实人生”的人文关怀,其实,这就是对孟子讲的“本心”的现代应用。


《水流碧溪转,山高白云深》


以往,人们总以为只有道家、释家才会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而实际上,道、释家的与天地万物同流,是“方外之游”(譬如庄子学说就是方外之游),而儒家同样是崇尚“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的,但这是“方内之游”,在这个意义上,传澄先生作品中显现的“与天地精神自由往来”的精神气息,便因此有了令人热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境界,也是民族精神的主干,它是中国文化的根。

 

《深山藏古寺》


总之,传澄先生作品,是博大精深、历史久远的齐鲁文化陶染的产物,具有“翕含辟弘”属性,它以内在的超性性,使我们看到他的“新古风”风格的作品,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普世价值。我们不能够只把现代化,当作全球化的一个过程。经济的全球化,更不是所谓文化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单一化。


《南岩宫》


在这个意义上,传澄先生的画,传达的是经过他活化了的中国文化的精神遗产。这个精神遗产,是自古中国人所必须习得的那个文化传统,是中国人处世、做人的基本底线。现在,它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它,我们没法子和世界文化中的各种思潮平等沟通和对话——这就是仇传澄先生的作品文化意蕴的现实价值与现实意义。


《可居图》


成就及荣誉

曾获“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展”金奖,“全国群文美术作品展”银奖,“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优秀奖,“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首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3年中国画家提名展”提名奖,“2004年中国画家提名展”提名奖,“2005年中国画家提名展”提名奖,“第二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优秀奖。“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作品展”、“迎澳门回归书画作品大展”、“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0年全国书画家新作展”、“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第十五次全国美术新人新作展”、“200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当代中国花鸟画艺术大展”、“首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第二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全国青年国庆书画展”、“《首届齐白石文化节》全国中青年画家提名展”、“《翰林苑》全国实力派作品邀请展”、“中国山水画百家作品展”、“首届中国写意画展”,参加《美术》杂志提名“西部风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赴延安、壶口、黄帝陵采风;参加“黄河壶口赞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美协提名“当代中国画百家作品邀请展”。


溪山可居图》


个人作品

其作品先后发表于《美术》、《荣宝斋》、《美术报》、《国画家》、《江苏画刊》、《中国画家》、《美术界》、《美术大观》、《画坛》、《美术天地》、《艺苑》、《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精品集》、《中国山水画百家》、河北美术出版社《名家画山水》、《名家画山水小品》、《中国山水画临摹与创作》、《中国花鸟画临摹与创作》、《1949—2002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辞典》、《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个人出版有:《当代中国画名家仇传澄》、《当代实力派画家仇传澄》、《仇传澄水墨艺术世界》等。


《雨过飞泉》


《云山图》


◇ 小 编 有 话 说 ◇

易雅经过精心策划,隆重推出“易雅·美术人物志”专题栏目,定期向大家推介知名书画艺术家,展现艺术家们的创作风貌,促进中华传统书画艺术发展,为中国当代书画艺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投稿要求:15-20幅作品高清图片、3-4张个人生活照或创作照、评论文章、简历、参展、获奖和出版经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