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学生用实践教学要比用理论教学更有实效性

 松江美 2018-12-19

理论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知的知识或者认知,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论性总结。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学生接受起来,较难些。相比之下,操作类的内容,学生更容易接受些。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和大家有同感,有着多次的课堂体会,学生对文字类的东西,不爱接受,特别是班级上所谓的差生,更是头疼的很。但是他们不是不想学习,是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教学方法不适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学习的内容和爱好的,学生普遍爱上一些操作类型的课,或者运动类型的课。他们上这些类型的课,特别有质量,能做到,细致,认真,有耐心。这些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特别是家长不认可。教师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就必须按照家长的想法进行模板似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分量明显分清了,倾注于文字类的内容,文字类的内容就相对多些,文字作业也相对多些。这就充分体现了学生写的内容太多,加重了书包的重量,书包没减反增的现实。我是综合实践教师,我亲身体会到这一点,我做了一个实验,课的前几分钟让学生读课里的内容时,个别学生发困,还有的根本没进入学习状态。接下来再让他们写点学习题时,他们会表现的很无奈,学生的各种表情已经告诉我们他们很不情愿,不情愿完成这类学习任务,又好像老师在压迫他们似的。最后老师再用另一种方式,给学生上课,课堂气氛就大不一样了。那就是全体学生用实践操作的形式去完成课的内容,学生一下子来了激情,有如一头狮子正在沉睡,一只猎物从他身边跑过,狮子一下醒来,去扑捉猎物似的。课堂一下沸腾起来,全身心的投入,齐放动手,没有一个偷懒的,这时想拦都拦不住学习状态,真令人回味。特别是就连一个字都不想写的学生,都在冥思苦想起来。又像是在组飞机,有的安翅膀,有的安螺旋桨,哪样都不能少,安的过程主动交流。都不想做一个没有贡献的人。又绝不是做样子给人看,是全身心的投入。学生学习收获非常大,教学效果特别好,从这节课上看,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反思了,应该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体现。

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该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接受方式进行教学,否则老师累,学生厌,效果差。浪费大好时光,伤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