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作探究】扩写

 江山携手 2018-12-19

一、提示

扩写就是把原来内容简单、笼统的短文或片断等,经过再创作,扩展成内容具体、结构完整的文章。

1.掌握所供材料的主要意思

首先要通过认真反复地读,去熟悉材料的含意,即把材料提供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内容等弄明白。其次要抓住事件中的主要内容,分清事件中哪些情节是主要情节,哪些情节是次要情节。

2.抓准所供材料的中心思想

扩写必须围绕材料的中心思想,选定扩写内容,决不可违背材料的中心思想,随心所欲地去表现另一个中心。

3.找准扩写重点,进行具体描写

首先可以看原文的题目,用写命题作文时审题的方法确定扩写重点。其次,可以找一找材料中的中心句。第三,如果材料中没有中心句,也可以从材料的中心思想出发,通过对材料进行仔细分析来确定扩写的重点。

4.通过合理想象,扩展材料的内容

想象要合情合理,要以材料的内容为基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适合生活实际的内容;要以材料的中心为依据,去想象符合材料中心思想的内容。

二、示例

 

例文1

 

补图书

 

●原文

两个同学在图书馆抢着一本新书,把封面撕破了。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补好了图书。

 

●扩写

图书室里有一本新书《猪八戒上月球》,冬冬和明明都很喜欢看。冬冬说:“我先看!”明明说:“我先看!”他俩你争我夺,谁也不肯让谁。只听“嚓”的一声,新书的封面立刻撕成两半。这可怎么办?两个人都呆了。

他们低着头,涨红着脸,来到老师面前。冬冬抢先把撕坏书的经过叙述一遍,又接着说:“老师,这书是我借的,应该由我来赔!”明明听冬冬这样说,脸一下子红了。他惭愧地说:“老师,这书本来是冬冬借的,我去抢书,是我不好。应该我来赔!”老师见冬冬、明明承认了错误,高兴地说:“知错便改就是好孩子,你们把书补一补吧!”听了老师的话,冬冬和明明各自找出了胶水、剪刀和白纸,他们按照封面的大小,裁了一片纸,又把胶水挤在小纸片上,把纸片紧紧地粘在封面撕破的地方,使劲摁了摁,才算完工了。

图书补好了,他俩高兴地一块儿看起书来。

[简评]

这篇扩写根据现成的材料,确立了相互谦让、勇于承担责任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补充适当的对话、心理活动描写,以达到片断扩写成一篇文章的目的。

 

例文2

 

雪天捕鸟

 

●原文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扩写

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地整整下了一夜。清晨,雪停了,太阳还没露脸。闰土从睡梦中醒来,推开门一看,呀!大地、树木、房屋,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连海边那金黄色的沙滩,也变成了一片银白色。抬头远眺,远处那几棵落光了叶子的大树的树枝被厚厚的白雪压得垂下了头,时而落下一星半点的屑末。几只找不到食物的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忽地又飞到屋子的上空,来回盘旋着。

看到这种情景,闰土想:捉几只美丽的小鸟,放在家里该有多好哇!捕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在闰土看来,却不觉得难,因为父亲教过他捕鸟。

闰土跑回家,找出一只大竹匾,又找来一根三、四来寸长的短木棒,拿了一些鸟雀爱吃的秕谷,来到沙地上,他扫出了一块空地,用木棒把大竹匾支起来,在木棒上拴了根又粗又长的绳子,牵着绳子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远远地躲起来,等着鸟儿上钩。

一会儿工夫,果然,竹匾周围飞来了好些鸟儿,它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竹匾下的秕谷,想去吃又怕被抓住。大概它们太饿了,急于想吃到东西,硬着头皮钻进了竹匾。顿时,竹匾下挤满了鸟儿。这一切,都被趴在远处的闰土看得清清楚楚。他看准时机,将缚在木棒上的绳子一拉,木棒倒了下来,竹匾罩住了正在吃秕谷的鸟雀。鸟儿罩在竹匾下,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哩!闰土跑过去,高兴地看着鸟儿。稻鸡、角鸡、鹁鸪、蓝背……闰士不知道该拿哪些回去。

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露出了笑脸。闰土收起竹匾,捧着几只美丽的小鸟,迈着欢快的步子向家走去。

[简评]

这篇“扩写”作文写景很成功。原文并没有下雪的景致,只提到捕鸟“须大雪下了才好”。雪景的描写既扩写出大雪铺天盖地的具体景致,又形象地说明了为什么大雪下了才好捕鸟的原因。为“捕鸟”这一中心事件的展开垫下了有力的一笔。而“捕鸟”尤其写得生动、具体。内容生动、具体是这篇扩写的一大特点。

 

例文3

 

我们的好老师

 

●原文

一次,我因为脚被开水烫伤,在家里躺了好几天,没有去上学。我正为耽误功课在家里发愁的时候,我们班主任张老师来了。

张老师送来了水果,问我的脚好了没有。从那以后,她一放学就来给我补课,刮风下雨也不间断。我虽然在家养伤20多天,可功课没有落下来。

张老师真是我们的好老师啊!

 

●扩写

“咣当”我手中的水瓶掉在了地上,瓶胆立刻炸了,滚烫的开水烫伤了我的脚。

从那以后,我在家躺了好几天,一直没有上学。一天24小时,在家里这日子真难过呀!我常常想:这怎么行呢?还有一个月就要考试了,落下的功课怎么办呢?谁给我补呢?

今天,我躺在床上又发起愁来。

“咚咚咚”,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妈妈出去开了门,走进一位面带微笑的阿姨。啊,这张慈祥的熟悉的面孔,正是我的班主任张老师,我赶忙坐起来。“张老师快坐。”说完我又告诉妈妈这是我的张老师。妈妈连忙端来一杯水递给了张老师。

张老师一边把带来的苹果、梨放在桌子上,一边对我说:“脚好了没有?你别着急,在家好好养伤。你落下的三天功课,我帮你补。”听着,我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眼眶润湿了。

张老师打开课本,指着第20课的课题说:“这一课,你没上吧?好,我们现在就来上这一课,你把书打开。先看看生字词,读一读课文。”

随着张老师亲切的话语,我打开了书。等我预习好了,张老师便一段一段地给我分析、讲解。从生字词开始一直到整篇课文讲完。像课堂上一样还提问,看我答好了,她微微一笑。最后,她说:“明天,我给你补第21课,你先把课文看看。”

第二天,天气突然变了,下起了暴雨。我望着窗外的雨,心想:张老师大概不会来了。谁知出乎我的意料——张老师来了!她照例给我讲课,还布置重点作业给我做,最后还像上课那样检查提问,见我答对了,她又微微一笑。

以后,无论刮风下雨她一放学就赶来给我补课,从不间断。20多天过去了,她天天如此,我的功课一点也没落下过,考试还得个好成绩,张老师,你真是我们的好老师。

[简评]

无话可说,写不具体,是小学生作文的一大拦路虎。这篇范文给我们以直接的对比启示:记叙文不但要有一般的记叙,还要有描写,其中包括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描写和心理描写。具体的记叙内容必须用一定的对话形式表现。这篇例文值得同学们对照阅读,学习把文章写具体。

 

例文4

 

恢复友谊

 

●原文

体育课上,金勤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上流血了。卫生员林兵急忙陪他到卫生室,为他止住血,包扎好伤口。他俩回到了操场上。

要求:根据上面的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注意把林兵陪金勤去卫生室包扎伤口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题目自定。

 

●扩写

“叮铃铃”,上课了。这一节是体育课。

在课上,追逐打闹的金勤“唉唷”一声摔倒在地上,腿上的鲜血一丝丝地流了出来,伤口边缘嵌着不少沙土。曾为一件小事跟金勤断绝友谊的卫生员林兵见了,急急忙忙走过来,他弯下腰,让金勤的一只手搭在自己的肩上,便扶着独脚走路的金勤,一步一挨地朝三楼卫生室走去。

林兵是一个又矮又胖的小胖子,让金勤*在自己身上,哪能受得住,不一会儿,林兵便气喘吁吁了。可他还是咬紧牙关,背着金勤吃力地上了三楼。金勤非常过意不去,可林兵却笑了一笑,没说什么。

卫生室总算到了。林兵小心翼翼地扶金勤坐在椅子上,自己连忙打开医药柜的门,取出药棉、红药水、纱布和药膏等。然后急步来到金勤面前,蹲下身来。他先拿了少许药棉,放在消毒水中浸了一会儿,拿出来挤干后为金勤擦去伤口中嵌着的沙土。一下、两下……伤口渐渐干净了。接着,他又用干棉花捂住红药水瓶的口子,倒出点红药水,抬起手,为金勤的伤口慢慢地上药。最后,又剪了段纱布,洒上一些消炎粉,轻轻地按在伤口上用胶布粘住。伤口终于包扎好了。这时金勤难为情地对林兵说:“林兵,谢谢你,为我止住血,包扎伤口,如果没有你……我俩和好吧!”林兵听了傻乎乎地笑了。

他俩又成了一对好朋友,高兴地回到操场。这时,“叮铃铃”,下课了。

[简评]

小作者能根据材料的内容和要求,着重扩写了林兵陪金勤去卫生室和为金勤包扎伤口这两个情节,略写了金勤如何受伤,两人又如何回到操场的内容,详略处理得当,重点突出。

本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条理清晰,叙述有序。就以林兵为金勤包扎伤口来说,写得语意连贯,句句相承。到了卫生室后,林兵又是“连忙”、“取出”,又是“急步”、“蹲下”的,忙得不亦乐乎;包扎伤口时,用了“先”、“接着”、“最后”这些词语,把包扎伤口的过程叙述得一清二楚,使句与句之间十分自然地连缀起来了。

 

例文5

 

 

 

●原文

夏天的一个傍晚,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正在家里做作业的石磊和马勇给老师送去雨伞。

 

●扩写

夏天的一个傍晚,突然间,天气剧变,乌云滚滚。转眼间,天空出现了一道道可怕的闪电,响起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雷声。一刹那间,倾盆大雨直泻而下,马路上的行人车辆越来越少……

正在这时候,在家里专心致志做作业的石磊同学被雷声惊动了。她搁下笔,望着窗外,想起王老师还在学校办公室批改作业,不能回家。这可怎么办呢?她毫不犹豫地拿起两把伞,找住在隔壁的同学马勇一起到学校给老师送伞。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大风吹弯了杨柳;雨水在地上积起了小水塘。石磊双手很费劲地撑着伞,左腋里夹着另一把伞;马勇穿着雨衣跟在后面,他们两个顶风冒雨艰难地在公路上行走。

学校到了,马勇走上办公室的台阶,轻轻地推开办公室的大门,一看立即愣住了,王老师还在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一点也没有觉察到有人开门。马勇连忙回过头悄悄地对石磊说:“嘘——轻一点儿,王老师正在批改作业,我们还是在门外等一会儿吧!”石磊点头赞成。

石磊和马勇在门外等了好久,王老师依然埋头继续批改作业,连他们说话的声音也没有听见。多么好的老师啊!

王老师终于把作业批改好了。她站起来,揉揉眼睛,望着窗外,只见外边还下着倾盆大雨,很着急。这时候,马勇和石磊才跨进办公室。他俩异口同声地说:“王老师!”王老师回头一看,石磊紧接着说:“王老师,您这么晚还为我们批改作业,够辛苦的;外面还下着雨,我们给您送伞来了。您早点回家休息吧!”说着,把伞递给了老师,和老师告别了。

王老师接过伞,望着石磊和马勇远去的背影,激动地说:“我有这么好的学生,再辛苦也是心甘情愿的。”

[简评]

原文总共有两句话。扩写后文章的第一节,是对原文第一句话的扩写。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天气,交代了事情发展的时间,为下文的展开作了铺垫。在第一节的基础上,小作者根据原文的第二句话,构思了一则情节丰富的送伞故事,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片心意。

小作者花了较多的笔墨,重点写了送伞的经过:先写路上行走的艰难,再写办公室门口等待的耐心,最后写递伞的情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具体描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充分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关心。

三、练习

(一)全框架作文训练

A.扩写《绑树苗》

放学后,突然刮起了大风。小莉看到校园里的一棵小树苗被风吹倒了,就将小树苗绑在一根木棍上。在小莉的努力下,小树苗被绑好了。

提纲:

1.开头

放学后,小莉看到了小树苗被大风吹倒。

2.正文

①小莉连忙回到教室里取来了木棍和绳子。

②小莉将树扶正,把木棍插在地下,用绳子绑好。

③望着受伤的小树,小莉给小树浇水。

3.结尾

老师表扬小莉,小莉望着小树,笑了。

B.扩写《下课后》

一天,上完第三节课,我的头痛,伏在桌上休息,班主任李老师走进教室,把风油精擦在我的额角上。

提纲:

1.开头

上完第三节课,我的头痛。

2.正文

①我伏在桌上休息。

②李老师走进教室关切地询问。

③李老师从办公室拿来风油精擦在我的额角上,我感到舒服了些。

3.结尾

放学时,李老师又来关心我,我很感动。

(二)半框架作文训练

1.题目:《一张电影票》

材料:

星期天下午,小琦拿着上午买的电影票高兴地来到电影院门口。突然听到有一位小朋友在检票口前涨红了脸在说:“我爷爷晚上要回乡下了,谁能退张票给我……”小琦见到这情景,便把自己的电影票塞在小朋友的手中。

提示:这篇扩写作文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具体写清楚一件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扩写的时候,要划分段落。先写小琦高兴的缘由,并以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再写一位小朋友等待退票时的焦虑而恳切的情态,还可以写小琦矛盾的心理活动;最后写小琦送票后的愉悦,并以此来点明文章的中心。

2.题目《妈妈笑了》

材料: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去外地出差,妈妈又要加班,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决心抓住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自己。我克服了不少困难,做了……妈妈下班后,看到这情景,欣慰地笑了。

提示:原文只是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和结果,事情的经过部分,要同学们通过合理想象作必要的扩展和充实。从原文看,应该是“我”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扫房间,自己学做饭、洗衣等,扩写时,要写好是如何克服困难将事情做好的。

(三)无框架作文训练

1.题目《诚实的孩子》

材料:

一个星期天,小琴跟爸爸到姑姑家去玩。午饭后,她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热水瓶。晚上,小琴在爸爸的教育下,向姑姑认了错。姑姑夸她是个诚实的孩子。

2.题目《暴风雨来到之前》

材料:

初夏的一天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乒乓!”远处传来门窗的撞击声。冬冬想起……连忙奔向……可巧,李华也来了。于是两人就一起……他们回家时,风更大了,一场大雨将要来临。

要求:

①根据提供的材料,扩写成一篇记叙文。

②要抓准“扩写点”,展开合理想象,材料中三处省略的地方要补充完整。

③至少写400字。

3.仔细阅读《少年闰土)中的一段话,以《闰土在海边》为题,把它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