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故事——玄武门之变

 泊木沐 2018-12-19

李渊夺取天下后,在长安城建都,成为唐代三百年的首都。宫城是皇帝居住办公的地方,位于长安城内北端正中,周边共有十一门,其中北有三门,居中的即玄武门。所以如此取名,缘于五行学说的“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玄武,喻为镇守北方之意。到了唐高宗年代又在宫城东北方另造大明宫,此后唐朝诸帝迁入居住办公,大明宫依旧设十一门,北墙居中的依然命名为玄武门。唐代三次著名的政变都发生在玄武门,一次在宫城玄武门,两次在大明宫玄武门。

第一次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626 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占据玄武门,先是埋伏杀掉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再派大将尉迟敬德前去威逼父亲李渊交权,政变成功,李世民上位。第二次发生在唐中宗神龙三年(707 年)七月,太子李重俊拥兵杀向大明宫,唐中宗带人登上玄武门据守赢得先机,他在这里与叛军对峙,并使军士倒戈,太子政变失败。第三次发生在唐中宗景龙四年(710 年)六月二十四日,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控制万骑禁军占领玄武门,斩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等人,拥立李隆基父亲李旦上位,是为唐睿宗。三次政变中,唐太宗的故事为众人周知,也最具争议。

唐高祖李渊子女众多,共有二十二位皇子、十九位公主。长子李建成、二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为嫡出,李玄霸十六岁早薨,其余三子都与玄武门之变有关。李建成、李元吉死于政变,李世民改立为太子,次年登基。

李建成和李世民在李渊反隋中都立下过战功。李渊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在李建成周围其时也集合了一大群如魏徵、王珪、冯翊、冯立等文武名流以及诸多妃嫔内王,并联合拥有精兵强将的齐王李元吉。李世民在“隋祚已终”而群雄蜂起的时候,他用闪电之势迅速消灭了薛举、薛仁杲、李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在兼并战争中位至尚书令,掌握了咄咄逼人的兵权,并组织了一个包括秦叔宝、程知节、李勣(jì)、尉迟敬德及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大批名将智囊在内的军事集团,政治上的羽翼也日渐丰满。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突厥又进犯中原。李建成向唐高祖建议让李元吉领兵,代李世民督军北征,想借机把秦王府的精兵和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段志玄等骁将划归自己手下,并得到了高祖的许可。这一消息,被王晊透露给李世民,情况万分危急。李世民赶紧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商量对策,决定伺机先发制人。

在“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前,曾出现过两次“太白经天”的天象,分别在六月初一与六月初三。人们对异常的天象无法做出确切的解释,便认定为天意另有所示。在“太白经天”第一次出现之时,双方就在加紧彼此的制约。高祖皇帝李渊又曾有“建成、元吉与后宫日夜婚诉世民于上,上信之,将罪世民”的想法,尽管最终没有答应处决李世民,但也让李世民明白李渊也是想借李建成的势力制服自己,从而维持局面的平衡,或者说帮助李建成增强实力。“太白经天”第二次出现之时,具体位置正好是秦王李世民所掌握的地域范围内,虽然无法考究实际天象如何,但是这对于深信“天命所归”之说的百姓看来,绝对有利于笼络人心,也有利于李世民借由这个理由说服众人,自己夺取天下是天意安排的使命。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八百勇士悄然通过玄武门(宫城北门)而伏兵临湖殿。玄武门的守将敬君弘和监门卫将军(掌勘验宫城出入证)常何原系李建成营垒的人,已被李世民暗中收买。李建成、李元吉兄弟由玄武门进宫,他们看到常何十分放心。可是,当他们进入玄武门后,常何却突然把门关上了,令他俩好生奇怪,但并未作过多考虑。兄弟俩西行至临湖殿时,才发现情况有异,似有伏兵。李世民全副戎装,立马跃枪守候在那里。兄弟俩大喊不妙,急忙掉转马头逃命。李世民拍马赶来,一箭射杀李建成。李元吉则被尉迟敬德射杀。

此时高祖正召集诸宰相泛舟于湖,商讨审问建成兄弟仨事宜,仓促之间不及反应,便被李世民置于控制之中。面对着这咄咄逼人的态势,以裴寂为首的股肱大臣默然不语,而萧瑀、陈叔达等则力劝高祖承认现实,将国事委与李世民,方可保无事。高祖无可奈何,仰天长叹一声,旋下手令,命诸军皆听秦王号令。两个月后,李世民接受高祖禅位,改明年(公元627年)为贞观元年,是为唐太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