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这10处值得一踩的“废墟”,你准备好探险了吗?

 NGC1952 2018-12-19



----对于城市而言,废墟是什么?


----是城市被遗忘的伤口。


豆瓣上的“北京废墟探险团”现在有6000多个成员,曾有人独自夜探二环某处的排水系统,也有人组团深入首都防御圈体系内的小寺地堡地道,更多的是去一些小范围内知名的废弃工厂,比如停产了十年的北京焦化厂和首钢。



深入废墟的人,看到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悬浮起来的时间。


你会忍不住想象,原来在这里生活的那些人呢,为何要离开,又去向何方,现在生活怎么样,是否还会惦念这座独自腐烂的房屋。


也许,你就是当时繁华热闹中的一份子,看过往的时间,和回不去的童年。



这些城市里的废墟曾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现如今是很多摄影师的秘密基地

好奇如你,你是不是也想踏上这些废墟

去体会一下曾经鲜活的时光

与现实的苍凉的交织感



北京游乐园紧邻庞大而萧瑟的龙潭湖公园,龙潭湖有东湖、西湖、小龙潭三个湖,东湖为龙潭湖公园,在北京游乐园东北侧,小龙潭湖在北京游乐园西北侧,三块地域连成了一片,再加上南面的植物园,组成了一片北京城内罕见的巨大无人区。


△没脚的鸭子


△随着微风咯吱转动的摩天轮


△张牙舞爪的鳄鱼



而曾经繁华热闹的北京游乐园就在这四块区域的中间。废弃了7年之久的北京游乐园非常荒凉,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干涸的河床,长满杂草。



地址:北京市崇文区左安门内大街19号


京城摄影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方,曾经风靡一时的京城最大人造景观建筑,名称是“世界风情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投资预算高达三亿,对,就是3亿,曾经美好的规划最后却因不可控因素沦为烂尾工程。


△ 残柱站立夕阳之下


△ 时间酝酿出些许沧桑


△ 规划里这是个邮局


△ 迪斯尼风格大门


△ 荒凉的别墅区(拍恐怖片景都不用改)



地址:位于北京玉泉路


首钢作为北京为数不多的以“首都”冠名的企业,已成为一个结构完整,设施齐全的现代钢铁工业社区,拥有“十里钢城”之称,占地8.56平方公里。


△ 炉火熄灭,首都的钢铁巨人走了


△ 这架势是要逆天啊


△ 陈旧复杂的机器


△ 最高产钢近1000万吨



地址:首钢位于石景山区的首钢老厂区(老首钢)


这在当年是一家集型材挤压、成品销售于一体的铝型材企业,如今破败不堪,满目萧然,却是个不错的采风点。


△ 厂房内凌乱不堪的景象


△ 阴暗寒冷的环境(不适宜手脚冰凉的童鞋)


△ 残留在墙体的口号


△ 夕阳照进厂房暖意浓浓


△ 厂房外瓦砾散落荒草之间



地址:北京通州梨园小街东


1958年因环保而建,2008年前却因环保而停,承载了光荣与悲壮的中国工业历史,他为北京雾霾也做出了贡献,输送商品煤气减少了燃煤量。


△ 厂外一片狼藉,黯淡的建筑与天色对比


△ 焦化厂落幕后的凄凉


△ 有点像集中营的房屋


△ 厂里的一些重工设备


△ 泛黄的墙体和脏乱的窗



地址:北京北五环的垡头


两栋西洋小楼据说是皇帝大约在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末给英国人建的教堂号称京城四大鬼宅之首,这栋废弃的小楼曾多次被电视剧组使用,《朝内81号》就是以此为剧情。


△ 虽破旧但依然有韵味


△ 从不同角度展现出的效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81号院


规划中“亚洲最大的游乐园”,童话风格的欧式建筑,1994年斥巨资开发却被荒废的烂尾工程今日也已锈迹斑斑,改建购物中心,不再有孩童的欢声笑语。


△ 占地123.04顷的豪华游乐园


△ 夕阳下的游乐园依然梦幻


△ 日落下锈迹斑斑的钢架


△童话风格的欧式城堡建筑


△ 高耸入云的建筑



地址:于八达岭高速两侧


王平煤矿位于门头沟王平村,交通还算便利,可以从城区直接开车到。坐公交车的话,从苹果园地铁出来乘坐公交车892/929王平村下即可,然后看到铁路,沿着铁路走就可以走进王平煤矿。


△王平煤矿的正门


据说这个屋子里有狗


△在王平最高的一栋楼上,有一个五角星



地址:王平煤矿位于门头沟王平村


时光流转,当一辆崭新的汽车由新变旧,油漆剥落,零件老化,最终走向停止行驶的结局,它们最后的归宿往往就是“汽车坟墓”。



现在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500万辆,每年都有大批的汽车面临报废。这里废旧汽车堆积如山,感觉像是行走在一个废弃的世界中。这里也就变成了汽车的坟墓,等待它们的是工人最后的切割处理。


△BRT LINE 1 前门-德茂庄



地址:天河北路与天河西路交叉口东南100米


“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始建于1953年,是以平板玻璃生产和深加工为主的建材企业。其前身是由28人组建的南口手工业荆编生产合作社,1960年发展为玻璃厂,1972年建成年产20万重箱的小平拉玻璃生产线,1981年建成年产80万重箱的六机垂直引上玻璃生产线,1989年改称北京市平板玻璃工业公司,进入国家大型二类企业行列。2002年改制成为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成为全国最大建材企业500强之一。”


△玻璃特写,幽绿中带一点蓝,颜色可真美。


棚顶危险,小心哦~



地址:昌平区南口村(昌平线的最后一站)


(以上为北京的几处废墟。)


喜欢废墟的人,不完全是为了寻求那一种“悲感”——体会一种发生在他人身上,赤裸裸的死亡感,以及那种怅然若失的惆怅情绪。



一些人迷恋这种近似自虐的沉重,享受心脏隐隐作痛的不适感。这是安全的悲观主义,毕竟位置离得足够远,足够客观,能体会现实残忍,却不凿心。


更多拥有废墟情节的人,实际上是在躲避焦虑。



废墟与“末日情结”十分相似,我们借助真实的图景去感受自我的渺小:房屋会倒塌,村庄会迁徙,或伟大或卑微的人都会离去,我们毕生所有引以为豪的成就包括我们自己,终将化为尘土。


这样绝望而平静的想法安抚着我们焦虑的心 —— 我们被迫从十年、百年甚至千年的尺度去看待生命,这种宏大的单位与个人短暂的生命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能够从容接受自己不满现状的身份焦虑。


我们很累、很难,我们微不足道。


但生活依然需要继续,万物有兴废,终点常常也是起点,加油。


(提醒一句:废墟探险确实很酷,还是要在保障安全以及不触犯法律道德的情况下理性“探险”。)


部分内容来源:Voicer、厘米照相馆、有样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