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海派面塑艺术

 关福 2018-12-20

海派面塑艺术

面塑,又叫江米人,俗称捏面人,是一种用面粉加彩以后捏塑成各种人物、动物等形态的陈设。捏面艺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利用一柄竹刀、一把剪刀和些许面团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深受百姓欢迎。

“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资料视频

面塑艺术的文字记载最早在汉代已经出现。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唐代永徽四年(653年)的陪葬品——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这些都是陪葬品,民间面花最初是作为祭品用于祭祀而存在的。

面制男俑


在上海,面塑的历史已有上百年,最初是从手捏花色糕点成为“面花”演化而来。上世纪初即清朝末期,上海民间就流行用面粉捏成色彩鲜艳的物品作为供果。农家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花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馍、花果馍、礼馍、玩具馍等。面塑是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方面。

面花


“海派面塑”起始的上海老城厢地区,属上海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域,商业发达,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汇集于此,人口稠密,各方人士交流频繁。在这一个区域内,各种富有当地特色的产品与文化交易日益发达,带来了经济水准的提高,具有地方风格的民间艺术在此纷纷大显身手,争奇斗艳,有了开阔的市场和发展的潜力。上海又是一个开放的国际都市,类似土山湾这样的海外文化逐渐渗透进入,带来了与中国传统截然不同的近、现代风貌。这样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本地人开阔的眼界和宽泛的见识,而本地的工艺美术品种及艺人,受到多种文化意识交叉影响,形成了独到的“海派”地方艺术风格。上海面塑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自己的海派面塑体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面塑艺人俗称“江米人”


面塑制作的主要材料有白面粉、糯米粉、盐水、蜂蜜等,制作面塑必须使用原面,把百分之六十的白面与百分之四十的糯米粉混合在一起,用浓度达到饱和状态的沸盐水和面,并用力揉压,面块揉搓好以后压成饼状,放在蒸笼里蒸半小时。

海派面塑——读西厢


有着“面人赵”美誉的面塑艺术家赵阔明是海派面塑的代表人物,他研究创制了不裂、不霉、不蛀的面塑,尤其擅长塑造戏剧人物。在将面塑这种民间小玩意儿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海派民间工艺品的过程中,赵阔明可谓是功不可没。1950-1960年代,他系统总结了面塑制作的“手掐八法”和“工具八法”,后来又总结出“立身披戴法,人体多形传神法”等多种口诀方法传授后人。这套技法的形成又引申出许多新的技法,使面塑有可能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的相貌神态以及各种材料(如人物所穿衣物的毛线、绸缎等材料)的质地。

赵阔明在指导女儿赵艳林

赵阔明面塑作品《老寿星》


海派面塑人物表情细腻传神,服饰飘逸、质感丰富。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形象逼真、具有雕塑效果,是海派面塑的四大审美特点。相较北派面塑的古朴、粗犷、豪放、深沉,海派面塑艺术更多地体现出了细致、优美、婉约、精巧。海派面塑创造了上海地方乃至江南面塑艺术的典范,代表着中国面塑艺术的最高成就。

栩栩如生的面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