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统计局>>重庆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宏观环境分析

 莎莎图书馆1984 2018-12-20

  文化与科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者的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为科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素材,丰富了科技产品的内涵;科技提升了文化产品的价值和品质,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科技相关产业的更新升级,促进新兴文化业态的形成发展。只有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快融合产业发展,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的文化科技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文化企业竞争力。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以文化创意为内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通道,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具有市场潜力的产业。包含了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概念认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将科技注入传统文化产业之中,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即“文化的科技化”。广义的概念是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作为两种要素资源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双向融合的跨界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广义概念。科技与文化融合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但二者并不只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要形成“1+1>2”的叠加效应,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价值,进而提升文化科技相关产业、相关产品的品质,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重庆加快迈进文化产业繁荣、科技实力雄厚的大都市。

 

  二、重庆市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本文采用宏观环境分析方法( PEST分析方法)对影响重庆市文化与科技整合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开展分析研究,其中P是政治(Political),包括方针、政策、法律等;E是经济(Economic)包括经济形势、经济水平、经济结构、收入水平、发展趋势等;S是社会(Social),包括教育水平、人口素质、人口流动趋势、风俗习惯、价值观等;T是技术(Technological),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和变革。通过PEST来分析产业所处的背景及宏观环境,有利于抓住有利时机,规避风险,准确产业制定战略目标,把握提升产业的快速应变能力、创新变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政策环境分析。

 

  1.宏观政策导向。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科技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国家文化与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文化部制定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与科技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与增强文化和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把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强化与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明确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着力点和基本要求。自2012年中央提出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以来,重庆市委市府也相继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关于推进全市文化市场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80多个,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基础。

 

  2.财税和金融支持。20125月,重庆两江新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被国家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委首批认定为国家级示范基地。重庆充分利用两江新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国家级示范基地在财税扶持、科技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试的契机,率先在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加以落实完善。财税扶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和高技术企业减免税收政策,推动重庆文化科技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文化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退税政策,推动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金融支持主要指对文化与科技企业的投融资和担保扶持。近年来,重庆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扶持政策,积极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多渠道直接融资,面对文化与科技型等轻资产文化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投融资和担保扶持,引导金融扶持科技政策向文化科技企业倾斜。

 

  3.资金和人才扶持。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和放大效应,重庆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投入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逐年加大科技计划专项经费、文化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文化科技企业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和文化装备研制。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公共服务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积极鼓励和支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重点领域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创新投入方式支持企业创新能级提升。三是制定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加大创业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逐步完善高层次人才落户、居留、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政策。

 

  (二)经济环境分析。

 

  1.经济基础扎实。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商贸物流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从1996年至2017年,重庆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市GDP实现19424.73亿元,是1996年的14.8倍。人均GDP达到6.34万元,是1996年的13.9倍。作为衡量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1996年重庆人均GDP仅为4574元,低于全国水平1324元。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起重庆人均GDP已达到全国水平,并逐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1 1996-2017年重庆市GDP和人均GDP(单位:亿元、元)

  

 

 

  2.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居民文化消费需求进入快速扩张阶段,但收入水平仅仅决定的是文化消费的可能规模,却不呈现对文化消费的内容要求。从2007201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文化教育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来看,城镇居民对文化教育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占比呈现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态势,农村居民对文化教育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占比呈缓慢上升趋势。这说明重庆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和需求存在较大矛盾,造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居民的需求,使其消费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 20072017年重庆居民收入及对文化教育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占比(单位:元、%

 

 

 

 

  3.居民消费多元发展。从图3中可知,20072017年重庆市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居民恩格尔系数基本都维持在30%40%之间,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逐步缩小。根据惯例,恩格尔系数在60%及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低于30%则为最富裕。可见重庆市居民已进入富裕阶段。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类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划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居民进入富裕阶段,物质消费相对过剩时,居民消费需求观念将发生重大变化,希望在消费商品的同时得到一种心理情感的认同和满足追求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由此可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具有较大收入弹性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产品消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前重庆市居民消费向多元化发展,主要表现为情感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需求层次相对较高。

 

3 20072017年重庆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恩格尔系数(单位:元、%

 

  

 

 

  (三)社会环境分析。

 

  1.文化底蕴深厚。重庆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定重庆为陪都,重庆同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一道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指挥中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所形成的“红岩精神”是激励重庆人民的巨大精神动力,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直辖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依托现代科技的支撑,发挥重庆文化资源优势和集聚效应,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对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科教资源丰富。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截至2017年,重庆市集聚了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65所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在校学生数80.52万人;普通中学1118所,在校学生数159.22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98%;全市2314家单位开展了R&D活动,拥有研究机构1803个,R&D人员合计13.2万人。重庆市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众多的科教资源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观念和意识的传播与普及,为重庆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技术环境分析。

 

  作为科技活动的重要创新元素,科技论文、科技著作、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新产品开发等科技创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的活力。

 

  1.科技论文及著作逐年增加。2017年,全市共发表科技论文40452篇,是2010年的1.3倍。其中高等院校科技论文发表量最多,全年发表科技论文32854篇,占全部科技论文发表量的81.2%;企业发表科技论文2080篇,2017年增速最快,达到了12.9%。全市出版科技著作1571种,是2010年的1.8倍。其中,高等院校出版科技著作1444,占到了全市总数的91.9%

 

4 20102017年重庆出版科技著作和发表科技论文情况(单位:万种、万篇)

  

 

 

  2.发明专利快速增长,专利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以来,重庆市科技活跃度明显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不断增加,且近年的专利申请量以每年大约2500项左右的速度增加。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数【1】为25680件,是2010年的3.4倍,其中发明专利8953件,是2010年的3.3倍。专利授权数为5123件,其中发明专利为2023件,占授权数的39.5%。有效发明专利22836件,是2010年的4.5倍;其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分别为971件、7684件、14022件,分别是2010年的7.2倍、2.8倍、6.2倍。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618件,获得收入1.49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5倍、2.0倍。这反映出近年来重庆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专利申请质量逐步提高。

 

5 20102017年重庆专利申请情况(单位:件)

 

  

 

  3.新产品开发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达11227项,是2012年的2.0倍。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为325.23亿元,是2012年的2.6倍。新产品产值达5285.66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速17.0%。新产品销售率达25.6%,高于20126.7个百分点。销售收入为5322.70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其中新产品出口额实现1302.18亿元,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24.5%,比2012年提高18.1个百分点。新产品开发持续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1 20122017年重庆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和销售情况

 

指 标

单位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开发项目数

5693

6820

8580

7352

9243

11227

开发经费支出

亿元

126.61

143.86

186.38

238.85

302.58

325.23

销售收入

亿元

2429.92

2696.11

3610.78

4535.12

5014.35

5322.7

 其中:出口

亿元

156.11

134.47

387.38

1073.2

714.99

1302.18

新产品销售率

%

18.9

17.6

19.6

22

21.3

25.6

 

  三、PEST主要结论及建议

 

  通过PEST分析可知,重庆具备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有关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为重庆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提供了相关法律依据,在制度层面保障了融合产业的运作。在经济环境方面,尽管重庆离东部及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消费趋于多元发展,其市场潜力可观,发展空间巨大,这有利于重庆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融合,拓展产业链。在社会环境方面,重庆文化资源和科技资源丰富,在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方法具有思想观念优势,这为融合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技术环境方面,近年来重庆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有力地推动了重庆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

 

  因此,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推动文化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群,是重庆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和加深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意义所在。

 

  一是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加深产业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应围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取向,不断加大培育扶持力度。依托重庆文化资源和高科技优势,实施关键技术突破,培育新型产业业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二是继续创建示范基地,建立产业集群。以两江新区为载体和借鉴对象,继续打造一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专业镇和市重点布局的功能新区创建和实施一批具有特色的示范工程,形成文化科技融合集聚区,广泛集聚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实现集群发展、集约发展。

 

  三是引进和打造一批骨干文化科技企业。文化科技企业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科技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着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总体质量和水平。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核心是通过研发创新,不断提高文化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高科技为支撑,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能够生产出科技含量高、内容品质好的文化产品的文化科技企业。

 

注:【1】本文中所用的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和发明专利是研发统计调查口径,与市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口径不相同,因此二者不能比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