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重庆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

 汀澜书院 2020-03-06
       作者  刘绍文  来源  重庆行政  2019年第3期
      重庆市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方面亮点不少、有所作为,但存在“两个调”“两张图”“两不清”“两不足”等障碍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快探索促进重庆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科学路径。
  一、重庆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基本情况及成效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经过一定阶段的积累和发展,都处于培育和蓬勃发展的上升阶段。据统计,近年来,重庆文化产业以年均26%以上的速度实现快速增长,2018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32亿元,涨势超重庆市GDP涨势;2018年重庆市国内外旅游收入合计4344.15亿元,累计同比增长31.32%。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发展,加快实施了《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召开了首届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年10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全市文化旅游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关键性的第一步。在这块“新的牌子”的聚合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正式拔锚启航。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重庆市依托宗教文化、三国文化、古镇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工业文化等文化资源促进旅游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项目建设亮点突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下,重庆市兴建了一大批文化旅游重大项目,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以重庆奥体中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湖广会馆、洪崖洞、重庆大剧院、重庆美术馆等为代表的大型文化旅游设施,已经成为我市文化旅游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中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二是以大足石刻、白鹤梁、张飞庙、白帝城为代表的一批文物景点,实现了保护、传承、开发为一体的可持续利用;三是以长寿古镇、合川文峰古街、万盛动漫主题公园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文化旅游项目得到快速发展;四是以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武隆》、歌剧《钓鱼城》、实景演出《归来三峡》等一批文化旅游演艺项目的开发落地,极大地丰富了旅游景区产品类型,提升了景区内涵,促进了景区转型升级。
  (二)节庆活动品牌凸显
  全市以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创新策划举办了“春观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赏雪”等不同主题、不同系列的旅游文化节会推广活动100余项,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重点、周周有亮点,有力地刺激了重庆旅游消费市场,成功培育出三峡国际旅游节、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西部动漫文化节、都市旅游节、巫山红叶节、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等一大批知名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吸引聚集人气,扩大了重庆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三)购物广场焕然一新
  近年来,重庆市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旧城改造中,特别考虑了文化旅游功能与需求,以旅游扮靓城市、以旅游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建成了解放碑、观音桥、南坪、沙坪坝、杨家坪五大步行街购物广场以及两江四岸休闲长廊等休闲旅游购物场所,以解放碑、磁器口、洪崖洞、南滨路、北滨路、两江国际影视城为代表的休闲旅游购物景区已成为都市一日游的精品线路和重要组成部分。这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生活内涵、提升了市民生活质量、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大大提升了重庆直辖市形象和都市魅力。
  (四)演出节目丰富多彩
  按照中央要求和市委部署,近年来,重庆市应改制的市级一般性国有文艺院团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发展活力初现,面向市场打造出一大批优秀演艺节目。重庆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民营演艺企业不断涌现。文化企业与旅游企业深度合作,精心策划和排练了《渝美人》《巴渝情缘》《娇阿依》《归来三峡》《烽烟三国》等贴近市场、贴近游客的演艺节目,丰富了景区产品内容,提升了景区文化内涵,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特别是文旅部门精心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武隆》,創新了文旅融合平台,成为我市文旅融合的优秀案例。
  (五)管理和发展都有典型
  直辖以来,武隆区以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来统一全区思想,一以贯之“不折腾”,从实际出发,形成了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主要是区委一班人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在历届区(县)委书记带领下,一届接着一届干:成立全县文化旅游管理决策机构,由区(县)委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分管文化、旅游,政府副区(县)长的分工与之对应,区(县)文广新局局长和旅游局长都兼任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有力地促进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融合。这是武隆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进入良性循环的制度保证,是值得总结推广的好经验。红色旅游是重庆文化旅游的特色和亮点。重庆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免费开放红岩联线14个红色旅游景点,增加特色参观项目、增设电子阅览室、提供人性化的免费讲解和专家咨询服务,采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形象化、特色化”服务。塑造了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起到了“寓教于旅”、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收获。
  (六)乡村振兴旅游扶贫作用初步显现
  近年来,重庆市开展了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名镇旅游主题活动,将发展乡村地区旅游作为解决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助推剂和“试金石”,通过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塑造旅游品牌,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据测算,2018年全市乡村游游客突破2亿人次,综合旅游收入突破60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广大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重庆市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我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重庆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兄弟省市相比,差距还较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发展思路“两个调” 

  一是不少地方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上存在“两个调”。文化旅游的发展规划上都是以各区县为单位,各自为阵;投资较为分散,财政资源没有打捆、成片开发,形成聚合效应,而是重复投入,不强不大,效益不好。例如,巫山、奉节、巫溪、城口等地均有红叶,但是未能联手举办红叶节。二是区域内步调不齐。文化和旅游业都是投入大、收益率低、回报慢,被认为是一个“富民不富财政”的产业,一些区县为了追求GDP高增长,热衷于短、平、快的制造、矿产、地产等“钱袋子”产业,因此在有的地方,文旅产业实际上一直未得到各级党委的重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更是提不上日程。 
  (二)规划布局“两张图” 
  受行政体制约束,文化专项规划往往更多注重于文化传承、文物保护,对于文化利用和开发,特别是旅游开发与利用关注较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则仅以旅游资源为依托进行产业布局规划,而很少从利用文化资源、发掘文化内涵方面做文章,两个规划从根本上没有实现融合,造成规划布局“两张图”的问题。同时,受文化的地域性和广泛性及资源的同构性、相似性影响,各区县较为注重的是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区域合作与抱团发展的意识还不强,单打独斗,各自为阵,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产业规划布局与实际建设的偏离,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空话。 
  (三)利益分配“两不清” 
  一是文旅部门的职责利益“两不清”。在每年重庆市都要举办不少重大文化、旅游活动,分别由文化、旅游部门承办。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项工作的“利益”(经费投入、资源整合、行政指挥、效益回收等)都是在系统内循环。比如,文物景点保护管理和文化活动举办,没有多少景点和活动的经济效益,因此久而久之也就不关心经济效益,难以产业化;在旅游宣传、策划、游客接待方面,满足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参与文化活动(如艺术节等)的营销较少,这无形中妨碍了旅游的成长空间。再比如,在大力倡导“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主导思想下,认为文化只是个出力的配角,而旅游是可以出彩得利的主角,长此以往文化是越抓越无工作激情,甚至产生逆反。二是企业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利益“两不清”。比如,在“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大力推动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工作,市旅投集团收购了部分地方旅游景区,实现了做大做强。但是,对其他市场主体培育不够,这不利于市场竞争。在推动文化、旅游发展上,市旅投集团受投资规模和精力的限制,一时还难以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促进业态快速发展壮大;而地方政府由于不再是景区发展的责任主体,进而认为没有利益可赚,也缺乏参与和服务文化旅游产业的热情,越位和缺位的情况都存在。 
  (四)文化旅游创新能力“两不足” 
  从全国范围来看,重庆市文旅资源总体上优势并不突出,很难和东部的现代文化旅游服务业及西部的云南、陕西、山西、西藏等地的民族、民俗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相提并论。在文化旅游融合创新上存在“两不足”。一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创新不足。在文化资源开发上,重庆最缺乏的就是原创,更多的就是模仿外省市的做法,导致游客审美疲劳,很难获得盈利空间。例如,继《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云南印象》等印象系列推出后,重庆市再推出《印象武隆》《天上黄水》《烽火三国》等山水实景演出,明显属于模仿作品,以至于投资上亿元的《印象武隆》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多次上报文化部争取资金支持,都无缘国家文化产业专项补助资金,其重要原因都是印象系列泛滥,缺乏创意,不属于国家鼓励扶持项目。这样的项目有利于延伸地方旅游产业链,但是很难在全国形成影响力。可以有一,而不可有二三。二是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不足。重庆市多数景区景点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原创,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彰显不够,包装不精,科技应用水平不够,产品模仿雷同现象突出。80%以上文化产品卖场属于小摊小店经营,在重庆市能见到的饰品,在外地同样能够买到,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普遍化严重,不能很好彰显重庆地域文化特色,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一些很好的文化资源,如走马古镇及其走马民间故事均属于国家级旅游资源,却至今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旅游影响力和市场知晓度极低。 
  三、促進重庆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为加快促进重庆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委市政府要求,抓住机遇,加快促进我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通过调研,建议从五个方面探索加快促进我市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 
  路径之一:在发展思路上融合。用科学的融合发展思路,引领两个产业加快融合发展。一是把握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律。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核心是划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各就各位,做好自己的事情。融合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政府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企业打造产品,创造价值。政府整合资源、打造品牌,这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包括围绕品牌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行业标准、氛围营造、培育市场主体等等。而企业打造产品、创造价值是指,不论文化产业还是旅游产业,都应该是市场行为,要按市场规则办事,政府不能包办代替。这就叫“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真正地而不是口头上确立融合发展的理念。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质是富民第一,只要把为民富民放在执政的最高位置上,就没有想不出的办法,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更没有打不破的利益固化的藩篱。三是可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区县文旅部门和文旅企业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到陕西、云南、浙江等文化旅游融合较好的地区参观学习,实地感受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引导大家牢固树立文化和旅游一盘棋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 
  路径之二:在规划引导上融合。一是统一规划布局文化旅游产业,调整现行的文化专项规划和旅游专项规划指标体系,使之在融合上做到沟通和衔接,同时适时编制十四五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二是加强规划内容编制引导,文化专项规划编制要充分考虑旅游的功能和需求;旅游专项规划编制要突出文化内涵挖掘,提高文化资源的旅游产品转化成功率。三是加强规划审查,文旅部门在评审规划时,要充分表达和吸纳相关意见。

路径之三:在财政投入上融合。目前,全市在文化、旅游建设上投资分散,景区景点规模和产业链整体弱小,不易发挥集聚效應。尤其是政府财政投入分散,没有发挥“1+1=2”的作用。建议对纳入市级规划的各区县(自治县)文化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中央和市级文化旅游产业专项资金、市区(县)两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以及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等渠道资金打捆使用,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整体性和完美性。各出资人按比例出资建设,建成后交由专门的公司管理运营,所获收益按比例共享。同时,设立重庆文化旅游投资基金,加大政府调控手段。通过投资资源的整合切实做大做强重点旅游项目,最终实现全市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分类经营的目标。 
  路径之四:在利益关系上融合。一是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鼓励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合作,鼓励区县之间合作开发文化旅游项目,鼓励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合作,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资”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建立政府—企业协作机制,文旅部门要负责指导企业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三是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政策扶持。建议研究出台扶持市内重大文化旅游设施建设、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开发的系列政策措施。 
  路径之五:在提升创新能力上融合。建议重点抓好“四个创新”。一是创新打造市场主体。在全市文旅产业投资和营运管理上,建议在市旅投集团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职能,打造新的市场主体,分别成立重庆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负责全市的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及重点项目建设和全市文化旅游项目的经营管理,产生竞争新优势。二是创新发展思路。在旅游景区打造和旅游产品开发上求突破。对有文化、有传说、有故事而无景区、景点的地区,应注重利用文化元素,因文造景。对自然资源特色突出,而文化底蕴不足的景区、景点,应立足无中生有、因景创文,不断提升景区、景点的文化魅力。三是创新文化旅游品牌。建议从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中精选3~5个品牌进行重点策划、包装、培育和打造。从精品培育上,重点选择世界文化遗产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题刻为主导的涪陵白鹤梁、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以遗址为主导的合川钓鱼城、堪称“世界之最”的自然遗迹为主导的奉节天坑地缝和武隆天生三桥;以及全国唯一的丰都鬼城、奉节诗城、长寿寿文化、酉阳桃花源等。从地域精品培育上,主城重点突出都市温泉养身文化、历史遗迹文化游;渝东北突出长江生态文化长廊游;渝东南突出民族民俗休闲文化游。在文化旅游产品上,重点突出民族、民俗、民间“三民”特色和国家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产品的开发、培育和生产。四是创新营销理念。其一,借船出海,联动推出。加强与湖北合作,把渝东北长江生态文化长廊游融入长江三峡游整体包装、策划;加强与四川、山西、甘肃等地合作,把大足石刻、潼南大佛寺等佛教文化,融入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等西部宗教文化旅游环线,打造世界知名的宗教旅游区域;加强与湘西、黔北等地合作,把渝东南民俗文化游融入武陵山区民族风情游,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其二,多措并举,加强宣传。进一步加大重点旅游品牌的宣传,办好重庆旅游网,用好微博、微信、微电影、LED、网络论坛等新媒体载体,扩大重庆旅游品牌影响力。其三,依托产品,扩大影响。目前,重庆市文化产品外销逐年创新高,迎来了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无一家专门从事文化产品跨境销售的企业。建议以市属文化改制企业为依托,推动成立一家以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司,推进重点产品规模化生产、旅游景区“一站式”特色购物商场建设,实现文化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巴渝文化底蕴深厚和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跨区域和跨境销售,充分展示巴渝文化魅力。 
  作  者: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旅游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