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渝地区可考虑出台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

 陈燕书院 2020-06-03

重庆马路社

来源:微渝中

在两会上,文旅发展是热门话题。比如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提出,为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目标,应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扶持力度。在跨区域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提出了《关于建设成渝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议》,旨在打破城市间壁垒,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高效配置,增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谋划中,四川省文旅厅和重庆市文旅委也紧密地加强合作,签订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建立健全川渝两地联动机制,协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5月16日,在重庆弹子石广场、成都太古里两大城市地标,川渝两地同步开启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活动。

在这个大背景下,做好成渝地区文旅产业“十四五规划”的制定,非常有必要。
 
一、跨区域文旅规划是个趋势

当前,粤港澳、长三角均将跨区域文旅发展规划作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共建人文湾区”“构筑休闲湾区”,并将“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确定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为将之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谋划出台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据报道,有国家文化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港澳办、广东省、香港特区、澳门特区等有关方面参与其中,相关调研组分别赴鹤山古劳水乡、东莞南社明清古村、肇庆市智联科创梦工厂等地进行走访调研。

今年4月,重庆洪崖洞与成都宽窄巷子携手

长三角也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围绕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扎实推进长三角文旅合作走深走实,江浙沪皖三省一市文旅部门联合制定了《2020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重点工作计划》,包含6方面31项重点工作。

京津冀目前在文化和旅游方面的格局是,省市一级层面,天津市对《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十四五”规划》正在调研谋划,北京市、河北省对本省市“十四五”规划项目进行了招标。在整个京津冀层面,《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2019年-2020年工作要点》出台,《京津冀签署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总体来看,粤港澳正在谋划跨区域文旅规划,而长三角、京津冀离制定出台跨区域文旅规划也不远了。成渝地区作为“第四极”,也需要谋划出台跨区域的文旅规划。
 
二、成渝地区文旅发展即将迈入规划引导阶段

当前,在川渝两地签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的背景下,亟需打通行政壁垒,加强区域一体化,在这方面制定规划可以起到指导和协调作用。

省际区域一体化,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的表述,主要有7个方面:①一体化发展市场体系;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③科创产业深度融合;④生态环境共保联治;⑤公共服务普惠共享;⑥区域一体化项目协同;⑦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跨区域文旅一体化发展,既依托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也对区域一体化发展从项目上、制度上、产业上、利益上提供了支撑。景域文旅产业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就体现了文旅区域协同发展与城市群、经济带的发展高度相关的趋势。

景域文旅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目前,成渝地区是全国热门旅游地之一,也在文创产业的总盘子里占有相当的比重。在2020年“五一”假期,重庆市全市已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共计415.38万人次;四川省已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88.9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556.40万元;成都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6.5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153.05万元。

成渝地区的文化产业也具备了一定实力。2019年度,重庆“晒文化·晒风景”成为文旅营销、经济美学的创新范例,赴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旅推广活动100多场次,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2019年四川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5%,全省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789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12.68亿元。在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西部文化产业指数(2019)”中,四川、陕西、重庆蝉联前三甲。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图2019》  来源:文化创意产业网公众号

成渝地区的领导也对文旅发展很有思路,这是成渝地区文旅竞争力的体现。比如陈敏尔书记对重庆的特色文旅资源作了高度概括,并强调要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生态宜居、城乡风貌的升级版。重庆2019年召开的西旅会,吸引了全国超过20个省市文旅部门组织超过160家旅游企业参展,共有140个文旅综合项目进行签约,签约总金额为4190亿元,这显示出西旅会已成为中国西部旅游行业的第一品牌活动,以及重庆在西部旅游产业发展中极强的集聚辐射能力。

目前成渝地区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正从跨地协作、景区联动、项目协同、流量互济,推进到以跨区域规划为引导,品牌建设为灵魂、机制建设为支柱的崭新阶段。只有尽快出台成渝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才能推动成渝地区文化和旅游一体化迈入“规划为纲”的2.0阶段。
 
三、《规划》需要考虑的一些重点

谋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成渝地区文旅规划》),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些特点,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组建研究班子。鉴于《成渝地区文旅规划》涉及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可考虑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四川省,以及国内外知名文旅类咨询公司、研究机构组建专题研究组。研究组中,部委人员不定期到访,重庆市、四川省及相关咨询公司、研究机构人员日常组团,赴成渝地区文旅搞得好的两江新区、天府新区、渝中区、青羊区等区域开展调研,摸清成渝地区文旅“家底”,广纳发展经验和意见建议,为更好地做大成渝地区文旅规模、推动成渝地区文旅协同发展准备好扎实的一手资料。

二是构建规划体系。成渝地区要打造文旅发展联动机制,构建成渝地区、省(市)、地市(州)、区县(自治县)、功能区域等多极文旅规划体系,《成渝地区文旅规划》在制定阶段,就考虑与省(市)、市(州)、区县(自治县)、功能区域相关规划的联动,倒排工期、配套出台。在编写过程中,要吸收已经出台实施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等跨区域文旅规划的有益经验,让《成渝地区文旅规划》的制定过程少走弯路、多出实招。

三是明确工作重点。今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对西部文旅发展发展给予关注,提出了推动“互联网 旅游”新业态发展、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盘活农村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等举措,这些重点对《成渝地区文旅规划》是重要引导。同时,结合本地实际,还要着眼于跨地联系协调、产业错位竞争、业态携手共育、资源协同匹配、品牌共建共育、双创生态共享等内容做好着墨。

四是加强协同设计。《成渝地区文旅规划》涉及到成渝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如何构建,成渝两大城市的文旅增长极作用怎么夯实,中间城市的文旅产业如何联动配套等问题,这涉及到经济区、产业带、增长极、利益链有机组合的问题,需要认真谋划。此外,《成渝地区文旅规划》涉及到文旅产业与开放通道、科技走廊联动打造,文旅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农田林地保护、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工作的联动,这些都需要细致的谋划和思考,使得《成渝地区文旅规划》可以更好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