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季主讲 | 专题二: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十四五”规划(一)

 liujia1107 2020-07-30



十四五”规划编制方法及重点问题研究线上系列专题研讨会VOL.2
专题二: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十四五”规划(一)
主讲导师:李季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十四五”规划涵盖了“十四五”文旅产业发展的方向、路径与策略、如何推动文化旅游全域发展、如何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如何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文化旅游产业智慧发展的路径、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如何在产业空间中做合理布局等内容。

2020年新冠肺炎已经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疫情下美国推动逆全球化,给我们带来新挑战,中国的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如何保障?
 
美国2019年GDP22.1万亿美元,美国内需拉动占其中80%,可以看到中美相去甚远,这也是疫情出现后,从文旅部到各个省市都在讨论的文化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核心原因。如果没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拉动,我国的文化安全就无从谈起,现阶段文化旅游行业承担着重大历史使命,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各地对文旅行业的重视程度将远超其他时期。
 
文旅行业消费的基本特征包含精神性、非标性、异地性。在未来10-15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大概率会超过美国,印度的经济总量在本世纪末也会大概率超过中国,为什么印度的经济总量会超过中国?答案是:人口。

印度将会在本世纪末成为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将带动整个国家的消费产业大发展,这是带动全球各个国家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人流、物流、商流就没有经济的活力。面对此次疫情各个国家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保经济还是保生命?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东西方的差异,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文化和社会制度上的不同。


个性化、数字化、分散化为背景的新技术革命带来了新文旅时代,也就是消费个性化时代,过去大规模复制化的文旅项目建设模式和文旅招商模式已行不通。未来多元化、个性化的文旅项目落地模式和投资模式在“十四五”期间已摆在我们面前。

文旅投资的逆向思维是什么?未来A级景区可能不会再按传统的AAAAA级、AAAA级景区来限定,而是形成AAAAA级旅游集散地、AAAA级旅游集散地,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把文化旅游看作一个静态的、局部片面的产业来对待,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全社会消费产业和三产领域的引擎产业来看待,这是文旅投资逆向思维中很大的转变。

“十四五”时期的文旅产业规划和“十三五”、“十二五”时期的文旅产业规划会有很大不同,“十四五”期间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由每个省、市的发改部门、文旅部门来主导,由各地的文旅集团落地执行。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打造政策、机制、环境、氛围,而各地的文旅集团将“十四五”规划付诸实施。政府一定要打造良好的环境把外部的人流、物流、商流引进来并且留得住,吸引更多传统企业、投资机构、房地产企业进入文旅行业。

如何推进落实文化旅游行业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动机和推动力,进而拉动本地消费,这是文旅行业在“十四五”期间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

今天,从政府到学术界、投资界、产业界再到文旅界所讲的文化旅游融合已不再是传统的“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这个概念。而是将各地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传统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也就是转化为产业资源,这需要产业模式创新、运营模式创新、投资模式创新。

政府和企业要协作分工,政府打造扶持政策,打造环境氛围;企业充分利用政府打造的平台、环境、政策做好企业分内的事。


农文旅融合的发展建议

农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和文化旅游的融合从产业角度讲是一产的三产化,即一产如何与三产融合带动一产高附加值和高质量发展。新视角下的农文旅融合是如何把我国大量的高山、戈壁、沙漠、湿地、近郊、乡村、城乡融合片区和文化旅游的消费结合在一起。

工业与文旅融合建议

2019年第二产业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已下降到36%左右,二产与三产(文旅)融合的案例很多,煤炭企业、汽车企业、酒水企业等都在与文化旅游融合。如资源型城市抚顺最大的矿坑,也是亚洲最大的矿坑,下一步将与赛车体育旅游结合,这是工业和文旅融合非常好的模式。世界上工业和文旅融合做得非常好的企业包括德国奔驰、意大利法拉利、南非黄金城,它们都是典型的工业和文旅融合案例及模式。

非遗旅游的产业化和资本化建议

截至2019年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了69万种,这还不是全部。中国有41626个乡镇,接近100万个自然村,80%-90%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集中在乡镇和乡村,因此新一轮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应当承担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的使命,不能再走过去城市化发展的老路,割断城市的地脉文脉。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很好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丽江纳西文化,纳西文化是丽江旅游核心竞争力,丽江摩梭族走婚习俗也被打造成旅游资源,在各地此类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旅游业态大量存在。

旅游与新潮消费业态的融合建议

旅游与新潮消费业态的融合就是旅游与时尚产业的结合,旅游与时尚产业的结合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重要的吸引核,如意大利米兰的时尚产业每年吸引众多旅游观光者,上海、北京、青岛将时尚产业当做拉动文化旅游和拉动内需很重要的发动机和引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各个“世界之都”,文学之都、音乐之都、时尚之都、设计之都、新媒体之都等都是旅游与新潮消费业态融合的模式。

旅游与移动办公业态的融合

疫情之下空间和距离已不是办公和产业发展的制约条件,反而可能成为一个新业态,特别是疫情下“宅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文艺演出、影视院线都受到重大影响,但与“宅经济”相关的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电子商务等成为这个领域发展强大的驱动力。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模式的发展,未来的旅游景区、旅游胜地或将成为一些新兴科技集团的研发中心以及办公聚集地。

疫情期间,各个部委以及国务院出台“六个坚持”中一再提到,如何利用市场化的手段调配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源。各地成立的文旅集团不能再走过去国有企业或垄断性行业的发展道路,文旅市场已是一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发展壮大要靠市场手段、要靠商业模式创新,而不是依靠核心资源垄断,否则又会回到门票模式、旅游地产模式、餐饮模式的套路中,这会大大拖累文化旅游新兴业态和新兴消费模式的发展。

各地寻找地区特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道路要采取调查研究的方式。疫情对各地的民宿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2019年是民宿行业发展的高峰期,很多企业刚注入重资就遭遇这次突发事件。如何根据各地的发展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以差异化来满足未来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共同的课题。

文旅招商是目前行业非常棘手的问题,从最近国务院和各部委出台的政策中可以看出,国家不仅不希望2020年的经济发展出现滑坡,更加期望在去年99.7万亿元的基础上有5%-6%的增长,这对各地的招商体系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文旅招商已不是传统的重资产模式,而是在各地旅游景区平台上用创新的机制把外部的人流、物流、商流引进来,如果只是做一些硬件的建设,那么这个片区的经济发展是没有活力的,对于文旅行业的发展来说这也是死路一条,所以文旅招商的内容是未来各个地方更为看重的。

在疫情下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保民生把过去的建设资金都用来发放“消费券”,现在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一些经济发达的片区,政府对文旅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扶持资金还会保持从前的力度以外,很多地区在扶持资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如何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投放到区域文旅发展的引擎项目和爆款项目上,是各地文旅部门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